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为了明晰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现状,探讨校园暴力与大五人格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的《青少年校园暴力问卷》和张建新修订的《简式大五人格量表》,对随机取样的55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校园暴力的发生频率随学级的升高而提高;②身体暴力与心理暴力有高度的相关;③两种暴力类型与责任感、相容性、情绪稳定性都有着显著相关,心理暴力还与外向性有显著负相关;④大五人格中的相容性、责任感和情绪稳定性对身体暴力的预测力为7.6%,情绪稳定性、相容性对心理暴力的预测力为9.9%。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比较分析了中国与韩国的1000名初一学生关于校园暴力的经历,以及他们对校园暴力成因、危害性、责任归属、预防及应对的认知程度,并对我国提高中学生校园暴力的认知水平、预防及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班级环境问卷、暴力态度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调查了1213名中学生暴力态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班级环境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暴力态度水平偏高;男生的暴力态度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的暴力态度水平;中学生的暴力态度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对中学生暴力态度的交互作用显著。(2)班级环境能够间接预测中学生的攻击行为,即暴力态度在班级环境与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生活经历调查研究问卷,对校园暴力特别是生生之间的躯体暴力和心理暴力进行调查研究,以调查中学生暴力行为一般状况和特点。研究发现,心理暴力得分在是否班干部上有显著差异;总暴力得分在是否班干部和在父亲职业上有显著差异。暴力实施者的得分在是否班干部上有显著差异;暴力受害者的得分在性别、是否班干部、母亲文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暴力目击者的得分在性别、是否班干部、父亲职业、父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校园暴力作为社会问题之一在全国屡有发生,在网络和自媒体机构发达的今天,校园暴力一幕幕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对校园暴力的调查研究,找出解决校园暴力的方法,给中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让青少年们能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中学生对教师实施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中学生校园暴力教育提供参考,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某区选取中学生1851人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对教师实施语言、情感和躯体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25.7%、12.9%、1.3%,高中生语言和情感暴力的发生率(34.0%、19.1%)明显比初中生(17.9%、7.1%)多。(2)男生躯体暴力的发生率(2.4%)明显比女生(0.3%)多,女生语言暴力的发生率(29.3%)明显比男生(21.6%)多;城市学生语言、情感暴力的发生率(30.2%、15.9%)明显比农村学生(21.3%、10.0%)多。(3)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度低是中学生对教师实施躯体、语言和情感暴力的关联因素。结论:中学生对教师实施校园暴力的情况不容忽视,应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增加学生学习投入度、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引导中学生减少和避免对教师实施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中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和发展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非常重要,我们对广州市八所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自然观察能力的测试调查,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东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选取800名中学生为被试进行生命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主流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困惑、功利世俗的倾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性别、年级、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是影响中学生生命价值观的重要因素,而是否独生子女和来自城镇还是农村则对中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语言暴力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文通过中学生中语言暴力的来源、教师对学生实施语言暴力的状况以及语言暴力对中学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表明家庭、教师和社会都对中学生语言暴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中学生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暴力行为量表(MSSVBS)的暴力遭遇分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山东省和山西省5所学校共800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在遭遇心理暴力和躯体暴力上均显著多于女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高二年级学生暴力遭遇频率最高,问题行为得分也最高.实验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在中学生暴力遭遇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SCL-90和王极盛编写的MMHI-60为研究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分析了青海不同学历阶段及学历层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在城乡、民族等因素上无明显差别;亲子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之间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存在差异且各学校不同年级之间有差异;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家庭结构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校园软暴力属于校园欺凌的一种,是一种心理上的暴力,主要包括言语欺凌(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威胁等)和关系欺凌(恶意造谣中伤、挑拨、排挤、孤立等)。相较于殴打、冲撞等肢体欺凌,校园软暴力潜在的危害常常被忽视,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自编高中校园欺凌调查问卷,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校园软暴力频发的原因及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哭泣的校园     
近年来,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30%的中学生有心理障碍,存在心理殿堂表现,15%的中学生有心理疾患,5%的中学生面临校园暴力威胁。于是,原本圣洁的校园有了罪恶的猖獗,于是,校园的欢乐,也被呻吟,器声所代替……  相似文献   

14.
调查广州市水螅资源分布情况,并在实验室与校园池塘饲养水螅,以优化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节中"观察水螅结构"这一实验。  相似文献   

15.
校园暴力与体育暴力是当今社会的两个热点问题,作为在学校一线从事高职体育教学及心理教学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本文试图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来研究校园暴力问题,分析原因、探索策略,以有效解决日益凸显的校园暴力问题及体育暴力问题,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国内校园暴力问题及体育暴力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广州市中学生开展气排球前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广州市部分中学体育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知目前广州市中学生开展的体育项目相对单一,形式较集中,且身体对抗较强、技术要求较高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在广州市中学开展气排球的可行性,得出广州市目前已经具备中学开展气排球的条件,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期通过开展气排球这项运动满足中学生阶段的生理成长的要求,及为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冒湘妃 《家教指南》2003,(10):41-44
当前,中学生的早恋日渐成风,并呈上升趋势。据广州市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反映,有30%的学生正受着异性交往、早恋及青春期"性问题"的困扰。另据广州市青少年婚恋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谈恋爱的占19.5%,其中15岁以下的占3.7%。实际的数据要远远高于此。又有上海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上海5个区、6所中学的早恋学生占17.5%。对早恋持支持态度的占34.2%,认为对学习"没影响","影响不大"或"有利于学习"的大有人在。并在校园中形成了一定的早恋小气候。现在的上海街头,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相依相偎的穿着校服的中学生。他们或懵懂或清晰地玩着感情游…  相似文献   

18.
罗小英  王美娟 《教师》2011,(15):126-128
"校园暴力"与"体育暴力"是当今社会的两个热点问题,作为在学校一线从事高职体育教学及心理教学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本文试图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来研究校园暴力问题,分析原因、探索策略,以有效解决日益凸显的校园暴力问题及体育暴力问题,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国内校园暴力问题及体育暴力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屡次发生,各种心理疾病、校园暴力及青少年犯罪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这说明了我们面临的教育形势极为严峻。因此我们一定要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调节中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20.
校园暴力是学生暴力行为的反映。在心理学层面上,学生暴力行为被认为是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是指学生经常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与校纪、校规及社会规范相违背的,侵犯他人的具有攻击性和对抗性的行为,对中学生的身心成长影响很大。一、校园暴力的心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