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翦伯赞全集》的付梓,是我平生作为责任编辑最后一个选题的终结。此时,从心底涌现出的话语,只有笔耕墨播纸做田了。  相似文献   

2.
羹隐公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杜预曰:“食而不啜羹,欲以发问也。”杨伯峻曰:“羹,肉汁也。《尔雅·释器》及《仪礼》郑《注》并云:‘肉谓之羹。’此即指上文所舍之肉,盖熟肉必有汁,故亦可日羹。”按:“羹”即肉。上言“肉”,此云“羹”,《传》变其文耳。《尔雅·释器》:“肉谓之羹。”《说文·(?)部》: “(?),鼎实。”段玉裁注:“肉谓之羹,菜谓之芼,皆主谓孰物实于鼎者。”《说文》又云:“(?),五味和羹也。从(?),从羔……羹,小篆从羔,从美。”古代食肉,用鬲、鼎之类的器具烹煮,食用时  相似文献   

3.
邓雷仓 《出版科学》2001,(3):35-35,34
读《中国当代记者随笔丛书》,我深为丛书作者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们尤为可贵的是对书海情有独钟,不懈泛舟夜航,永远不知疲倦。其共同点是“三不”:无一人不苦读,无一人不自成风格,无一人不勤于笔耕。我想,一位称职的编辑不是也需要这“三不”吗?  相似文献   

4.
郑铝报     
《郑铝报》是中共郑州铝厂委员会主办的企业报,1966年1月1日正式出版,原名《革命战报》。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停刊。1975年1月复刊,更名为《郑铝战报》。1980年5月改名为《郑铝报》。该报厂内发行到班组,每期印发5000份。现用报头为毛主席手书体。报刊登记号为HN3—51。《郑铝报》为四开四版周报。一版为要闻版,设有栏目“铝城纵横”、“有色战线”、“读者来信”等;二版为生严建设版,主要栏目有“企业管  相似文献   

5.
我们翻阅《新民晚报》,几乎天天都读到林放同志的文章。据说,他写文章快而精,有“倚马可待”的功夫。许多写作爱好者问林放:“您写文章有什么诀窍呢?”林放诙谐地回答:“什么诀窍也没有!”“凡事都是逼出来的,熟能生巧。”林放1934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本与中文系、新闻系无缘。初学写东西,困难重重,有时半天写不出一行字,苦得很呐!但他坚持读写结合,苦练不怠,提高很快。毕业后,他到南京的《朝报》当了编辑。《朝报》是刚创刊的商业性报纸,工作很紧张。一个人编国际版,每天还要交一篇言论,晚上七  相似文献   

6.
2006年第一期的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特别策划推出“为民好书记”郑九万先进事迹为“开年大作”。其中,作为主打的长篇人物通讯《分量——“为民支书”郑九万和他的236位村民》, 用6个页码的文字和图片,全面介绍了郑九万“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事迹与精神,很好地诠释了  相似文献   

7.
编余随笔     
余从编十余载,深感此道之苦辛.编余常览杂书以调节.无“好学深思”之风,有“不求甚解”之乐.故年齿渐增,而学识依旧.有时自省,则引陶令为同道而自嘲.虽然,翻览之中自感兴味者亦随手作记,然多不成文.近日偶翻旧记,发现有关编辑工作者数则,现择出其三,稍作整理,录之以飨同好云.“润笔”与稿酬古无稿酬之说,而自《隋书·郑译传》始有“润笔”之称.据《隋书·郑译传》载;隋文帝时,郑译被封为沛国公.内史令李德林受命写诏书,丞相高颎开玩笑对郑译说:“笔干子.”言外之意是暗示郑译需花钱买墨了.郑  相似文献   

8.
做官与做文     
现如今有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大凡走上领导岗位做了“官”的就很少写文章了;写文章的又多不是当“官”的。据闻,有些地方领导手下总有一个或几个笔杆子在“伺候”着,一旦有了写文章的任务,便由这些笔杆子执笔代劳。这几年国内各种各类的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的多起来。众家报刊争相为不同层次的领导们开辟笔耕的园地,诸如某某书记谈什么什么、某某长谈什么什么之类。那登出来大小不一的文章,据说为数不少就是他们手下那些摇笔杆儿的小“秀才”们造出来的。甚至还有个别好心的编辑先生,在这上头也学起雷锋,当起无名英雄来,不惜…  相似文献   

9.
“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郑九万的先进事迹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2月17 日,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郑九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授予郑九万同志“为民好书记”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广泛开展向郑九万同志学习;3月15日,新华社播发了题为《好支书郑九万》的通讯。目前,学习郑九万的热潮正在浙江  相似文献   

10.
我多次在一些报刊上看到文章和报道,称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如最近某报报道宣传系统招聘,在头版就作出标题:《3000学子竞聘“无冕之王”》;有的记者为民呼吁,沟通市领导解决了一个问题,在副刊写文章,题为《“无冕之王”的权力》;有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书名就是:《“无冕之王”》、《无冕女王》……新闻记者果真是“无冕之王”吗?非也。说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是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欺人之谈。据《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关于“无冕之王”的解释是:“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社会地位崇高,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  相似文献   

11.
浙江《共产党员》杂志2006年第一期,特别策划推出“为民好书记”郑九万先进事迹为“开年大作”。其中,作为主打的长篇人物通讯《分量——“为民支书”郑九万和他的236位村民》,用6个页码的文字和图片,全面介绍了郑九万“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事迹与精神,很好地诠释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分量就有多重”的深刻内涵。报道刊发后,引来了方方面面的好评:一些农村党员来信说通讯感人至深,“是流着眼泪读完《分量》的”;省委办公厅一位领导称《分量》很有分量,有一种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力量;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  相似文献   

12.
古人写文章很重视立意。唐代文学家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无意”是不能“为文”的。清初学者王夫之在他所撰的《姜斋诗话》中又这样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一篇诗文没有明确的立意,就好比军中失去了主帅,没有主帅的军队,只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13.
新编《辞源》,内容丰富,方便读者,其功不小,然亦有未尽善处。今举三条,辨正如次。一、《辞源》“骨更”字条下云:“(一)食留咽中。见《说文》”。按:《说文》曰:“骾,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晋语》:卜籀曰:狭以衔骨。韦注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曰骨骨更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食骨留咽中,,这个“骨”字是少不得的。如果仅是“食”留咽中,则为因噎废食之“噎”矣,不成其为“骾”了。旧本《辞源》作“骨留咽中也”,省一“食”字,犹不失原义。今《新华字典》解作“骨头卡在嗓子里”,非  相似文献   

14.
蒋磊 《新闻界》2001,(4):42-42
“轻薄为文”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绝句,其诗开头两句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为文”,就是指写文章;“轻薄为文”则是指写文章时,作者态度不严肃认真,轻浮,不庄重。这是一种极坏的文风。当年,一些轻浮文人不负责任地写文章讥笑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而且当时浮艳之风盛行,因此杜甫写下《戏为六绝句》,予以了针锋相对地批判。且不管当年杜甫写诗批判效果如何,作为一种不好的文风,却谬种流传,至今尚存影响,在新闻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其一,讲大话。作者写作时信口…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一年的辛勤笔耕,我被县报《武昌报》评为94年度“优秀通讯员”,同时还被县委宣传部授予“优秀新闻通讯员”称号.报社不仅给我发了奖金和证书,而且还给我赠订了一份指导新闻写作的刊物《新闻前哨》.  相似文献   

16.
这里的“您”。是指编辑、记者及一切经常写文章搞文字工作的朋友。对这些朋友来说.读读《说文解字》大有好处,它能使您写文章的时候少写错别字;它能使您审阅、编改他人稿件的时候把住关,不使错别字“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报纸上最早出现的短评,是在1904年上海出版的《时报》上,称为“时评”.短评的创始人便是《时报》主笔陈景韩. 当时,因受梁启超时务文体的影响,充塞报纸版面的是空洞无味的长篇论说.甚至革命派的报纸也是用简单的口号代替说理分析,空话、套话连篇累牍.当时办报的人大都是半路出家的主人,他们习惯沿用老格式写文章,无病呻吟,八股味甚浓,读者不爱看,影响报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有“报纸”这一文献类型,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史学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报学界则认为“邸报”就是我国古代的报纸,它又名“邸抄”、“条报”、“杂报”、“朝报”、“状报”、“录报”、“塘报”、“驿报”等等,道光以后称为“京报”,因而“一部中国古代报纸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邸报史。对“邸报”产生的时间,报学界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先秦或两汉,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唐代,目前后一种说法占上风。如梁家禄在《中国新闻业史》中称:“最早的报纸是距今一千二百余年出版的《开元杂报》”;郑如斯和萧东发在《中国书史》中也称:“‘邸报’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6)
桑义燐教授在《征询意见表》中填写的意见和建议喜欢的栏目:“CN号大观”、“红绿灯”、“经营管理之道”、“亮宝台”、“新闻三昧”、“佳作荐赏”、“笔耕之歌”、“报海钩沉”、“域外报刊”、“秦中随笔”。喜欢的文章:《<社会大视角>的风采》、《三栖报人杨玉...  相似文献   

20.
木东 《今传媒》2005,(10X):63-63
马少华,1983年北京大学毕业,曾长期担任《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并曾为FM365网站、搜狐网站签约评论员和《新民周刊》“一周评论”专栏主持、《青年参考》“一周国情”栏目新闻点评,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栏目主笔。是近年来时评文体之最有力倡导者与笔耕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