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博斯腾湖湖滨带绿洲土壤盐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博斯腾湖湖滨绿洲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土壤调查和采样,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博斯腾湖湖滨绿洲土壤盐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0~10cm、10—30cm与30—50cm土壤表层总盐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5.35%、37.00%和39.71%呈现中等变异性;对土壤含盐量影响最大的离子是Na++K+、CL^-、SO4^2-;在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盐分含量均值最高,而裸地、耕地和林地的盐分含量均值较低,分别为2.74g/kg、2.70g/kg,2.38g/kg和2.63g/kg.  相似文献   

2.
蚌埠地区设施土壤盐分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蚌埠市怀远和固镇两地不同年限设施土壤的盐分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土壤剖面各层次中的盐分总量和Na+、K+、NH4+、Ca2+、Mg2+、NO3-、H2PO4-、Cl-、SO42-、HCO3-等10种离子的含量,根据这10种离子之和与盐分总量的比值计算"盐分回收率".结果表明,大棚内土壤表层的盐分总量是露地土壤相同层次的2.4~5.7倍,盐分主要聚积在0~15cm土层中,尤其是0~5cm层次中;随着大棚使用年限的延长,盐分总量有增加趋势;除Na+和HCO3-外,NH4+、Ca2+、Mg2+、NO3-、H2PO4-、SO42-在大棚表层土壤中都有明显的累积,尤以Ca2+和NO3-累积严重,怀远大棚表层土壤的Ca2+和NO3-占盐分离子总量的63.8%,固镇大棚表层土壤的K+、Ca2+和NO3-占盐分离子总量的73.3%;根据"盐分回收率"推断,除了本文测定的10种离子外,还有相当数量(约占总盐的15%~23%)的其他重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存在于大棚土壤中.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安宁区城市道路绿化土壤调查分析与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兰州市安宁区城市道路绿化带的25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为3%9%,容重为1.29%,容重为1.21.9 g/cm,总孔隙度为37%1.9 g/cm,总孔隙度为37%49%,通气孔隙为28%49%,通气孔隙为28%37%,土壤PH值为6.037%,土壤PH值为6.08.1,土壤盐分为88.1,土壤盐分为827g/kg。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827g/kg。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825mg/kg,2725mg/kg,27110mg/kg,43110mg/kg,43197mg/kg,其平均值分别为15.89mg/kg,59.63mg/kg,134.95mg/kg。综合分析结果后本研究认为,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壤含盐量高、速效氮含量低、N/P比例失调、土壤物理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18,(2):61-65
为了解滨州市典型平原引黄水库对周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以思源湖和三角洼水库为例,采样测定了0~20cm、20~40cm、40~60cm、60~80cm不同剖面土壤Cl-、Na+等7种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化学型主要为Cl-Na型,且土壤底部离子总量均高于上层,表明未因为水库蓄水的原因,而出现周边土壤离子大量迁移到表层土的现象。土壤中Na+、Mg2+、K+、Cl-、SO2-4随水迁移,是造成周边50m范围内土壤出现轻微次生盐渍化的主因。思源湖水库周边土壤渗透性好,对周边土壤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三角洼。总之,两个引黄水库对周边土壤盐渍化有轻微影响,但生态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北川驴蹄草的生长环境,采用环境调查法及土壤样品分析方法对其根系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研究分析,利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其进行等级划分,以更好掌握新物种驴蹄草生长所需土壤养分含量,更合理保护其生长环境.结果表明:片口自然保护区驴蹄草根系土壤的全氮含量属一级(>2),速效氮含量属于四级(6080);全磷含量属二级(0.880);全磷含量属二级(0.81),速效磷为三级(101),速效磷为三级(1020);全钾含量为二级(2020);全钾含量为二级(2025),速效钾含量为一级(>200).钾元素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氮元素,最后是磷元素,其中钾元素的含量和积累是氮元素的4倍,是磷元素的20倍.充足的土壤含水量,丰富的钾元素含量这种生境下,能够促进驴蹄草植株生长旺盛,成丛分布.  相似文献   

6.
以临沂市区公路沿线土壤的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集了05cm和205cm和2025cm处的表层土壤,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的Cd、Cu、Pb和Zn 4种重金属的含量,以查明当前公路两侧土壤受交通工具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沿公路线的土壤中存在较严重的污染,主要是Pb和Cd出现中度乃至重度污染,同时也说明公路交通也会对其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商洛学院学报》2016,(4):49-51
为明确商洛烟区土壤及烟叶中氯元素含量状况,进而探讨提高氯含量途径,对2002年和2013年商洛烟田土壤以及近10年烟叶氯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商洛烟田土壤氯含量为510 mg·kg10 mg·kg(-1),烟叶氯含量0.20%(-1),烟叶氯含量0.20%0.41%,均处于较低水平。可通过增施氯化钾、改善烟田土壤结构等措施,提高烟田土壤氯含量,改善商洛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梅州市主要植烟区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烟区土壤质地为砂壤土或壤土;土壤容重范围值为1.01.3g/cm3;土壤比重平均值为2.66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值为47.3%;土壤自然含水量约为19.83%;土壤pH平均值为5.05;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约为2.0%;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87ppm,烟区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力与不足.针对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改善烟区土壤,保证烟叶的优质稳产.  相似文献   

9.
盐害是西北土遗址病害中主要的病害类型之一,而其他一些病害,如片状剥离、根部淘蚀的发生发展也与盐害有着密切的关系.银川西夏陵存在的严重盐害对西夏陵的保护具有很大的威胁,调查西夏陵盐害分布现状及其成因对西夏陵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先后对西夏陵3号陵、6号陵的盐害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盐害主要发生在西墙、北墙和南墙的部分地段,通过取样分析,西夏陵的易溶盐阳离子含量Na++K+>Ca2+>Mg2+,阴离子含量SO2-4>Cl->HCO3->CO2-3.本文还对西夏陵墙体的盐分分布规律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20,(5):122-126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罗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土壤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45%~2.17%,杉木林土壤含碳率高于桉树林。杉木和桉树0~2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44.68 t.hm(-2)和26.8 t.hm(-2)和26.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桉树人工林各林龄和杉木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到过熟林的土壤碳储量均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果园生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有机质、矿质养分、pH值、物理性状、水分、温度、微生物和酶活性等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北平原京津以南地区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初步研究了其酸度特征和酸化敏感性,结果显示:大气酸沉降、氮磷化肥的过度施用、作物盐基离子的吸收以及农药的滥用是造成土壤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碳酸钙含量是河北平原土壤酸碱缓冲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组织教学实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是中国地质大学建校以来的突出特色。本文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角度出发,阐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实施过程和收获。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四个结合:教学与生产、室内与野外、理论与实际以及技术人员与师生。  相似文献   

14.
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弱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技术在粉土层及砂土层中的应用,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水分与硼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和硼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分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显著;硼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不显著;水分与硼互作对大豆株高和干物重影响也不显著.在水分胁迫时,施硼显著影响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形成.干旱胁迫施硼无效;偏涝时,施硼能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地理学和水力学两种学科的理论,研究了广东亚热带花岗岩崩岗形成的各个阶段,花岗岩区表层流作用,地表迳流作用,崩岗泥沙的冲刷和搬运,崩岗的类型和逾分水岭侵蚀等5个问题.并介绍了在广东水土流失区所导出的“水沙流失预报模型”,该模型在五华河流域作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土的基本组成和水的作用特点,运用物理学、土力学等原理,讨论了水对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认为粗粒土受水的影响小,细粒土受水的影响大。水具有二重性,对土的作用既有益,又有害。提出要特别注意科学用水和防水,用其益,防止害。并提出了一些科学用水、防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土壤地理学》实践与理论并重,实验室建设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阿坝师专地处西部民族地区,由于限制因素较多,地理实验室发展缓慢,已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专升本机遇和专业定位,提出了丰富实验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野外实习工作等方面的建议,不断改进土壤地理学的实验实践教学,满足专业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根据我国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利用生物螳原理,介绍了治理土壤污染的一些方法,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较好地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荒草地、农田、油松林及松栎混交林四种植被的养分效应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植被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的效应不同,农田和松栎混交林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均呈正效应,尤其松栎混交林的作用更显著,其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5.1%、47.8%、35.9%,与之相反,油松林对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效应基本上是负效应,分别为-9.6%、-21.7%、-28.8%。但是从对全磷和有效磷效应方面看,荒草地和油松林具有较强的磷素积累能力,松栎混交林、农田都是耗磷型植被,不利于土壤磷素的积累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