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民法要求将公民的环境权、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监督保护权、消费者安全权等作为独立的新型的民事权利加以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适应了现代民法权利保障的要求,是新型民事权利的最重要的诉讼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习惯权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习惯权利的法律保护有利于规范人们行为。保护习惯权利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序进行起着定纷止争、平衡利益的作用。习惯权利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事实层面对民事权利体系的完善、民法典的制定等方面都有推进作用,因此完善侵权法对习惯权利的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民法基本原则含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的根本准则及具有一定宣示价值的特别规则.公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近、现代民法价值取向的特征分别是安定性和妥当性,它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都是公平和秩序.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等和其它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含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权利主体在行使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时同其他主体的合法民事权利或社会公共利益相矛盾或抵触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知识产权内部冲突与知识产权外部冲突两种形式 ;在司法实践中 ,法官应遵循意思自治、优先权、时效、效益最大化等原则 ,裁判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以探索民法的追求作为民法本位研究的逻辑起点.透过民法的历程,梳理国外、国内民事实定法本位的流变规律,探索民法本位演变的方向.回眸法本位观及中西民法本位理念的源起与流变,正视民法本位观在现今的争鸣,破解民法本位社会化问题,质疑民法社会本位说,提出我的民法本位观即近现代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论.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性等多学科、多视角的方法对民法本位的种种基础进行分析.民法本位即指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法本位就是民法最核心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载形式.以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观作导引,对民事实定法之物权法所有权个人本位的兴起及社会倾向进行辨剖,对债法合同自由中个人本位思想及社会化补修作些析辨,分析定式合同的主体本位自由与社会化制限的原因,结合司法实践中案例,论析对于合同的社会顾虑与本位原则.对于民事立法实践,建议以带有社会顾虑的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6.
论公民体育权利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分析了公民体育权利从逐渐提出、日益明确到纳入法制运行实践领域的历史进程,认为公民体育权利是现代社会与现代法治发展的必然产物,探讨了确认和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在丰富人权体系内容、顺乎社会发展趋势、契合市场经济取向、反映现代法治要求等方面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为何缺乏"公共性"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公"、"私"观念的真实底蕴究竟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塑造出如西方近代社会那样的"公民社会",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应立足现代公共哲学之新的理论立场和方法,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历史性生成的角度,对中西社会的某些主导性的公共价值观念进行比较性理论观照,从中透析社会成员公共观念以及行为选择背后的深层的文化理据,并以此为正遭遇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实践的当代中国社会民众公共精神的确立、国民公德心和公共人格的普遍养成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8.
权利本位就是以权利作为法律的出发点、重心,其基本含义是指义务应当来源于权利服务于权利并从属于权利.主张权利本位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在我国,权利本位为依法治国方略的观念基础,对于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确立这一观念,必须澄清各种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实然上看,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法律制度虽然有不少关于农村集体和农民土地权利的规定,但总体上而言,国家本位非常明显;从应然上看,农村集体土地法应当是以人为本,强调把农民作为立法的终极价值和归宿,赋予农民广泛的权利,并保障农民的权利的实现,这是人权保障理念的根本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现的时代需要,是实现法的公平价值目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律意识就是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于维护自身的权利,监督公权力的正常运行,遏制腐败,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法律意识的提高受到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本文从中国广大偏远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入手,深入调查他们法律意识的状况,以及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能力本位论观点,从文化深层意义上探讨了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核心价值观问题。但如果认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及“核心文化理念”是能力本位,则仍有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必要。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仍属于应然的理想设计,并非实为的必然状态;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推行的能力主义政策加剧了社会发展的危机;以成就本位及人格本位取代能力本位已成为21世纪新文化价值定位的优先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和人格尊严。人权保障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关于精神权利的司法救济也不断完善,本文从立法、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三个方面阐述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分析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质疑我国现行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目的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基础性、本质性的问题。目前,对学校体育目的界定的观点较多,这对体育课程的选择与制定影响重大。“体质派”认为体育教育目的是增强体质;“体育多目的论”认为增强体质不是体育教育的目的,或不是唯一的目的,体育教育是运动教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翻阅大量与学校体育教育及教育目的等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从健康与体质的辨证关系;从体育教育的社会本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及两者的辨证关系来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体育教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由的一般规定是人的自主活动不受限制的状态。自由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是人们对自身主体状态的渴望,不受限制的行动。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网络中,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享受自由的权利,而权利是和义务、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即公民的言论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要有法律的规范。本文从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让公民享受自由的权利出发,分析网络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传统历史悠长,特征明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在灵魂,同时又对中国现当代教育继续产生着影响。本文认为,教育从属于政治、重"入世";强调学以致用、重视人文教育;强调社会本位、重社会科学轻自然科学等是中国教育传统最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对公司,尤其是国有公司而言,产权界定尤为重要。公司对其财产享有的权利———法人财产权是我国公司立法和国企改革中出现的一项法律权利。关于其性质,学者们争论颇多,莫衷一是。有"法人所有权说"、"双重所有权说"、"经营权说"、"准物权说"、"权利束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各有利弊。本文作者对以上学说进行考证后,认为,法人财产权在性质上不属于传统权利理论里的任何一项具体民事权利,而是一个综合权利,是具体权利的上位概念,是包含所有权、他物权、股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多项权利在内的集合权利。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为中国的翻译理论建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把翻译事业和民族文化的复兴与改造国民性结合起来,从用科幻小说开拓国民思想的归化编译到为中国文化能从西方文化汲取更多营养而采用的原汁原味的"宁信不顺"的直译,尤其在做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时,鲁迅重视儿童发展,从立人出发,翻译具有童真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用儿童的语言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体现了儿童本位的翻译观。不同时期,鲁迅的翻译目的也不同,在特定目的下采用的翻译策略也有变化,这些都与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理论不谋而合,弗米尔的目的论主旨在于译者要根据译本的目标读者的需求而采用适合的翻译方法。比如直译、意译或是编译等翻译策略,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译者首先要明确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乡社会结构性断裂引发的体育产业城乡布局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结构层面,分析中国社会的城乡结构性断裂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社会出现了结构性断裂的问题:人们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不同部分人群从事体育活动的主客观条件产生了不同。客观方面,人们拥有或从事体育活动的物质技术条件、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主观方面主要是造成了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和价值观的不同。通过分析得出:在中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性断裂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乡村社会是不具备发展现代体育的现实条件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城乡布局问题,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农村,如果把体育产业结构按照城乡结构分类的话,城市应该占较大的比重,农村占较小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西方近代教育权利观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受教育权利平等,即全体社会成员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现已成为各国教育民主的基石。教育作为公民权利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已被普遍确认。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种原因,可能平等的受教育权并不能...  相似文献   

20.
国风 《职大学报》2013,(2):80-82
在现代的西方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虽然表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利流动,但在统治集团的操纵下,同时也变成了"自上而下"的权利扩展与延伸。也就是说,它既可以被民众启动,形成对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有效制约,又可以被统治集团利用成为政府进行社会控制的利器,因此,大众传播媒介被人们称为"双刃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