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因调控方式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调控人和生物的生理、行为和疾病,但是基因调控到底有多少种方式和程序,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属于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课题。了解功能基因的调控方式也即是了解人和生物生老病死的秘密,也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2.
细胞的智慧     
现在的生物学告诉我们,我们是基因的产物,我们只是一部生化机器。对于每种生命现象,科学家都要从基因上寻找原因。例如,科学家认为,快乐的人,体内存在快乐基因,并寻找这种快乐基因,当发现了一种特定的基因在快乐人群中更活跃时,就马上宣布,快乐基因找到了。普通人也经常为自己的缺点寻找客观上的基因理由,例如:“老板,你总说我懒,但我只是遗传了爸爸的基因的结果,是我的基因让我懒的,我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在整个20世纪,有3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随着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  相似文献   

4.
文辉 《百科知识》2003,(11):17-18
基因这个词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耳熟能详了,基因这个概念也已经有了1个多世纪的历史,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也已经取得了轰轰烈烈的成果,但是,人到底拥有多少个基因呢?这个答案却似乎越来越渺茫了,为什么呢?因为归根结底人们发现,问题出在我们还没有真正明白基因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冬雪 《百科知识》2014,(18):8-10
正把一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另一种原来并不含这种基因的生物体内是基因的拼接和重组,也就是转基因,这种技术是基因工程的一种形式。目前的转基因主要分为对植物基因和对动物基因的转移两大类。本文描述的是植物转基因。转移植物基因的两种方法一种或多种外源性基因是如何转入另一种植物(作物)体内的呢?可以用一种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例如,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固定的家庭成员,除了血缘的紧密纽带关系外,还有经济和其他的关系把家庭成员固定在一起,家庭成员不会轻易分离,同时一个家庭也不会让陌生人进入。一旦有另一  相似文献   

6.
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寻找长寿良方的步伐从未停止。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FOXO3A"的基因能够助人长寿,此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也发现,这种"长寿基因"在95岁以上、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科学家据此认为,这个在不同血统人身上存在的"长寿基因"应该就是人类关键的"长寿基因"。这个发现意味着  相似文献   

7.
寻找和确定功能基因对于治病和防病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找到了致病基因,也就找到了疾病的根源,从而可以找到有效的药物或基因疗法的手段,有效地治愈疾病。那么,功能基因是如何找到和确定的呢?  相似文献   

8.
死亡是人类心中永远的痛。千百年来,为了逾越死亡这道鸿沟,人类可谓绞尽脑汁,穷其智慧。然而,不要说长生不老,就是活过百岁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时至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0岁。那么,生命这条界限该如何打破,死亡这道鸿沟该如何跨越呢? 基因控制长寿意大利和芬兰科学家最近声称,他们经合作研究发现,一种基因与长寿有关。这种基因已为科学家所知,但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该基因的作用只  相似文献   

9.
一本名为《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忧思录》提出“惊世骇俗”的观点:SARS既不是来自于动物,也非自然生存,而是针对中国人种研究的基因武器。许多基因研究专家对这种假设付之一笑。他们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基因变化规律还没搞清楚,当前不可能研制出针对不同人种基因差异的武器。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也说,“现在SARS病毒的基因测序已经出来了,如果是人工合成的,肯定会留下拼接的痕迹。”当这种观点被专业人士贻笑大方的时候,我们不妨来谈谈基因武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一直很困惑:蝙蝠与老鼠同样是啮齿动物,为什么蝙蝠那么长寿,而老鼠却很短命呢?蝙蝠的平均寿命是30年,而老鼠的平均寿命也就是3年,这也相差太悬殊了吧。这种悬殊就像: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约为70岁,而有一种人种却可以活到700岁!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要把那种人看成神仙了。对此,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研究。是蝙蝠的那套基因是长寿基因吗?说实话,也看不出蝙蝠的基因到底优越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因此利用基因剪刀修改基因来治疗疾病是当代医学的一种突破,也是未来根治疾病的一个方向。今天,修改基因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对胚胎或生殖细胞如卵子中的基因进行修改,因为这可以从胚胎发育时就清除在未来可能引发疾病的致病基因,从而一劳永逸地根除疾病。但是,这种尝试引发了巨大争议。永久性治疗乳腺癌现在,对于癌症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例  相似文献   

12.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今天的基因时代所提的一种观念是,人类的疾病90%以上都可以从基因中找到原因。同样也有人指出,人类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吃的食物可能会影响我们几乎所有的基因。研究者用酵母作为研究模型进行试验,以此来模拟人体的一些基本过程。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不仅基因的活动能影响新陈代谢,同时,新陈代谢也可以反之作用于基因,人体细胞对于营养物质的有效摄取也可影响基因。细胞的行为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包括自身基因的影响和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化学反应,也  相似文献   

14.
<正>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朱健康与其合作者通过测序获得了1.69 Gb的基因组草图,这是人们首次测序极端耐脱水的植物。基因组分析显示了进化过程中的两次全基因组加倍痕迹,也显示了大量的特有基因。该基因组含有49 374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29.15%是旋蒴苣苔独有的基因,20%的基因在转  相似文献   

15.
如今活跃在我们身上的一个基因在进化过程中一度“死”去,而后复生。这是人们首次发现基因也可以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6.
<正>生命的核心是遗传物质,也即脱氧核糖核酸(DNA),人的DNA包裹在细胞核中,一个人的DNA包含了其所有的生命和遗传信息。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能通过对DNA编(剪)辑来根治人的疾病,甚至可能操控生命。编辑DNA的利器编辑DNA需要工具,这些工具实际上就是一些蛋白酶,它们可以在特定的位置切割和编辑基因,因此也可以视它们为基因剪刀。现在,最厉害的基因剪刀或基因编辑器是CRIS-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水稻的栽种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一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它也是研究单子叶植物的模式生物。水稻的产量与生殖器官的发育息息相关,近年来,对水稻花序的发育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对控制花器官的发育的基因研究更为深入。MADS-box基因对花器官的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了MADS-BOX基因的起源,结构,功能以及最近研究者对影响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基因的研究,并对其将来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林森 《百科知识》2012,(1):23-26
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关,同时也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近年来,科学家们找到了人类大脑中第一个与语言能力有关的基因——FOXP2基因。这种基因不仅与语言还与人的认知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最近,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一些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可能是他们的基因排列失常造成的;而且同样的基因失序,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4)
BCCIP是一个与BRCA2和p2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众多细胞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也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本文通过引入P53基因来研究BCCIP抑制肿瘤的生物学功能,验证BCCIP与P53之间的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