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我国女子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诊断及未来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状况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 :现时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竞走技术符合新的规则要求 ,但身体重心垂直位移及头部的垂直位移过大会给裁判员一种模糊腾空感觉。建议重点抓好优秀队员的全面素质训练 ,特别是髋部、腿部及踝关节的均衡力量、柔韧等素质的提高 ,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女子竞走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竞走项目是我国在世界田坛上最具有竞争实力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女子竞走,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在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陈跃玲荣获女子10公里竞走项目金牌,也是我国田径项目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1996年国际田联公布了新的“竞走定义”,对竞走技术规范了新的技术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因动作不规范被取消比赛资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使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与奖牌失之交臂,而且让业内人士对我国运动员的竞走技术产生了一种成见,比赛中对我国运动员判罚格外严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依照竞走定义的要求,对我国优秀少年女子运动员竞走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诊断研究,使我们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少年女子运动员竞走技术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确定今后少年女子运动员努力训练的方向,建立正确的竞走技术动力定型,为我国竞走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及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有效的训练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竞走     
G821.01 20024168对我国女子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诊断及未来发展的探讨[刊,中,A]/田中原,赛庆彬,陆仲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35-36表3(SJ)女子//竞走//技术分析//优秀运动员//发展//素质训练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状况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  相似文献   

5.
女子竞走运动在我国始于1981年。1982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春季竞走比赛中,首次设立了女子五公里场地竞走的比赛项目。在短短的几年中,我国的女子竞走运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优秀运动员徐永久、阎红、关平曾多次打破过世界纪录和创造世界最好成绩。要保持我国女子竞走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加强竞走技术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旨对1985年全国春季竞走比赛女子五公里场地竞走前四名运动员的步长、步频等技术进行研究,为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役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比赛现场采样、摄像法、录像解析法及数据统计法、关键技术会诊法,对中国现役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研究的创造点是:(1)针对奥运会竞走项目,依据国际田联“竞走定义”的技术标准,规范我国现役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时间空间特征;(2)纠正“小步幅、快步频、直腿扒地”的传统技术定型,建立被国际竞走裁判员承认的新技术定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田径优势项目竞争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IAAF公布的各项目世界最好成绩,筛选在中国田径优势项目中,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中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比赛成绩,运用Excel 2003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趋势分析和指数平滑等方法,对中国运动员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中国运动员在男子110 m栏的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奖牌的可能性较大;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在该项竞争中,占有较明显的集团优势;男子50 km竞走和女子20 km竞走有望冲击奖牌;女子链球运动员获得奖牌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23~28届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比赛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了我国田径的整体实力,研究结果显示: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女子投掷和男子跳跃四大类项目为我国奥运会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男子110m栏、女子链球和男子竞走等项目为奥运会田径新兴潜优势项目;田径整体水平不高的局面没有实质性改变,争金夺牌的项目偏少,优势项目成绩稳定性差,滑坡现象普遍存在,参赛能力有待提高,培养大量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应作为我国田径运动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立体定点定机摄像与解析、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技术动作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认为:我国优秀男子、女子竞走运动员目前的技术特点仍是在采用高步频的竞走技术风格;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符合当今世界竞走运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竞走     
G821.014.6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The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n technique of eliteChinese female race walkers[刊,中,A]/郎雪梅,纪仲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31-32.35表3参14(XH)竞走∥女子∥技术∥诊断∥力学分析 采用摄像及录像解析等研究,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与分析。研究表  相似文献   

11.
中外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表现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我国十项全能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与我国优秀运动员水平相接近的8000分国外运动员进行对比.找出了我国在这一项目上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选手在快跑类项目上占据优势,耐力水平相对较低,提高各单项发展的均衡性,是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以历届全运会比赛福建省田径队获得的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综合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优势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跳"、跨栏、短跑、全能和4×400 m接力是福建省的重点优势项目。针对今后福建省优势项目的发展提出狠抓优势项目、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服用兴奋剂的打击力度、竞教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800m跑中的一种抢道跑技战术。并从跑距和力学原理方面论证了这种技战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分析了广州赛马 7年来的开展情况 ,认为我国的赛马所具有的“规则性”、“公开性”、“公平性”、“公益性”的性质 ,决定了他的特点是“有奖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活动 ,并且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全程的时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和3届世界杯竞走赛的男、女20 km和男50 km竞走运动员比赛分段时间的研究,分析我国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差距,影响成绩的主要时间指标.这对于了解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况,以及和主要对手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等,为运动员改进技术,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对策,掌控训练强度,检验训练效果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保障;也可对继续构建和完善竞走的高水平训练平台以及今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武汉市商业赛马赛事为例,结合赛马运动和赛马博彩的特点,讨论我国商业赛马风险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以及商业赛马赛事可能引发的政策法律、管理体制、经济及赛制等风险。针对以上风险进行评估、管理和控制,构建我国商业赛马赛事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为史料来源,整理研究有关龙舟竞渡的浙江方志史料。研究发现,浙江方志中有大量记载龙舟竞渡的史料,主要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当地龙舟竞渡活动的开展情况,竞渡场地及龙舟制作,龙舟竞渡伤人及其治理措施,龙舟竞渡奢靡、废农耗业等现象及其治理措施以及竞渡诗词等内容。方志竞渡史料不仅可为浙江地区竞渡史研究提供文献史料支撑,还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为传统民俗体育研究以及传统体育的现代传承提供史料来源。此外以地方志为史料来源可为体育史学研究打开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三因子"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一个县域龙舟竞渡文化的时空变迁进行考察,并以此个案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动力。研究认为: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物质文化将向多样化的社团娱乐工具转变;制度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社团龙舟的礼仪竞技精神。但在其变迁中,礼仪经济始终是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共同的经济基础,"礼仪"是贯穿各时期龙舟竞渡文化变迁共同的、核心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认识,进而认为中国传统龙舟即礼仪龙舟,"礼仪竞技"是民间传统龙舟竞渡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对中、外女子400m栏的技术与节奏、步数、速度和跨栏跑技术及栏间跑的自然顺畅等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少年运动员跨栏训练实践,集中探讨女子400m栏间节奏的相关因素,研究和分析在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如何打好跨栏跑节奏的基础训练。提出少年运动员跨栏技术训练和栏间跑的节奏训练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三因子"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一个县域龙舟竞渡文化的时空变迁进行考察,并以此个案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动力。研究认为: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物质文化将向多样化的社团娱乐工具转变;制度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社团龙舟的礼仪竞技精神。但在其变迁中,礼仪经济始终是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共同的经济基础,"礼仪"是贯穿各时期龙舟竞渡文化变迁共同的、核心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认识,进而认为中国传统龙舟即礼仪龙舟,"礼仪竞技"是民间传统龙舟竞渡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