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沧浪诗话.诗辨》中,严羽指导学诗者选择最优秀的诗歌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是"悟"的过程。严羽的"第一义"应指优秀诗歌的客观标准,"悟"是艺术思维的领悟能力,"悟"的对象是"第一义"的诗歌。郭绍虞先生将严羽的"悟"分为"第一义之悟"和"透彻之悟",并不符合严羽的本意。严羽将"悟"划分为"透彻之悟"和"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这是与其认定的诗歌的艺术水准的高下相对应的。严羽的"妙悟"一词应该解读为"巧妙地悟",属于"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激发兴趣,熟读成诵""体味意境,激发情感体验""多媒体教学,提高诗歌鉴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诗歌鉴赏。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面对诗歌教学,我们很多师生不能把握诗歌教学的主线,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真正领会诗歌的实质、把握诗歌的灵魂就明显弱化了。笔者认为,诗歌教学一定要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情景交融的特色,从而以"景"开始,探寻诗歌的"美"。  相似文献   

4.
诗歌教学中,"做活诗人,做活时空,做活诗声,做活诗情,做活诗脉,做活诗言"就会做活诗歌教学。诗歌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诗情画意,"情"就是诗情,"景"就是画意.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对诗歌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技巧、方法做一些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诗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我国古典诗词更是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为此,高考特地设置了诗歌鉴赏题,但每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都较低。为改变现状,可采用"读、悟、评"多样化结合的方式,即从诵读入手,感悟和评价相结合,探索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双向的诗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诗歌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诗歌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中具有先期垂范性。语文课堂"陶冶场"形成应从诗歌教学"陶冶场"的建构开始。本文以具体典型的诗歌教学素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蓝本,对诗歌教学"陶冶场"进行理论研究指导下的实践观照。力图探寻诗歌教学理论创新的支点,为建构诗歌教学"陶冶场"奠定理论基础,并以此为契机,尝试通过比较不同文本教学状态下的"陶冶场"氛围,探究诗歌教学"陶冶场"建构策略,尝试实践研究,从而使理论的研究更具丰满的血肉,达到新的理论与实践高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诗歌教学中的难题,结合叶圣陶先生"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谈谈在诗歌教学中"依学而教"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笔者有幸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裕华区教研员(兼职教研员)高级研修活动",在该活动中亲耳聆听了多位博导专家的学术研修报告,深感受益匪浅。感悟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通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博士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讲座,笔者粗浅地认识到:要想"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  相似文献   

9.
在"古典诗歌"单元教学方面,不少老师能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做到有的放矢;知人论世,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以读促情,注重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注重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过,还存在下面一些主要问题,希望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目的在于探寻  相似文献   

10.
古诗教学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就古诗词教学的"读"与"写"两个角度,分别从读诗有利于情感的抒发、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文艺审美能力、激发读书写作的热情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古诗的教与学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要有"美教"意识:通过层次性的朗诵指导,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时爱上诗歌;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感悟诗歌的意境美中走进诗意的世界;引导学生用散文化的现代语言赏析、改写古典诗歌,让学生在表达中内化诗歌,为日后的成长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教学大多注意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音韵的赏析,这种"长短脚"的诗歌解读现象不利于整体把握诗歌。所以,本文从音韵、吟诵、写作三个方面整体阐述诗歌的教学,以期提高诗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诗歌内容是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但这也是高中诗歌教学工作中一大难点:老师难以施教,学生难以掌握。其中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是基本。那么,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得学生读懂诗歌和理解诗歌呢?根据本人在一线教学工作的经验,下面浅谈一下,本人将"三步法"运用到高中诗歌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诗歌的生态教学,可以是"诗"与"歌"的和鸣。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可以向"多学科综合"经典文本的拓展""乡土文化的延伸"三个方面展开探索和实践,让诗歌学习更具立体感、层次感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诗歌的“情味”、“意味”、“韵味”、“诗味”出发,探讨了诗歌教学过程中“四味”教学的方法,体现了诗歌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诗歌能力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不仅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悟"的能力培养,而且把"悟"作为考察和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之一。本文将从三方面谈怎样去教会学生"悟",使他们真正懂得分析、理解的技法,提高语言感悟力。  相似文献   

17.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赶"着把自己的教学感悟传递给学生;"赶"着把优秀学生的学习感悟强加给其他学生;"赶"着让学生快速得出结论,使"赶"悟不自觉地替代了感悟。数学课堂的学习不能一味追求热闹,需要张弛有度,需要让学  相似文献   

18.
周韫 《广东教育》2009,(11):33-35
[诗歌与诗歌形象] 高尔基曾说过:“在诗歌作品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鉴赏古典诗歌亦当如是。的确,诗歌因形象思维尽显风流,诗人借诗歌形象抒情言志。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诗歌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9.
古诗鉴赏历来是考试中的难点,教师认真教学之后的效果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诗歌本身的跳跃性、不确定性让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到诗歌的主旨。掌握诗歌鉴赏的"打开方式"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提升诗歌鉴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攻克古诗鉴赏这道难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赶进度、快节奏、把新课上成复习课等现象,导致部分学科育人功能丧失。"慢悟理"教学主张倡导物理教学不忘初心,回归物理教育本源,坚持以"物"为本,凸显知识的建构过程,着力科学思维和创新创造精神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