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比起传统的美术活动教学,现在的美术课堂已经变得生动活泼。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以孩子们学习技能为主,教师出示范画,孩子进行临摹,最后呈现的作品,只会是千篇一律的临摹画,孩子们在活动中并没有真正深入到美术课堂中。情境性的美术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而只有当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时,才能激起创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小学美术第二学段是指小学三、四年级的美术学习阶段。凡教过小学三、四年级的美术教师 ,无不叹息孩子们的创作画束手束脚 ,敢说敢想而不敢画。分析其原因 ,是由于十来岁左右的孩子思维进入一定程度的理性思维 ,而“眼高手低”是学习美术的通病。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不屑于再画一、二年级时期画的“意象化”作品 ,往往会因画不像头脑中的形象而弃笔不画。在此阶段 ,如果教师未抓住契机去引导孩子进入新的绘画境界 ,那么我们可爱的“小画家们”就只能在艺术路途中昙花一现。引导孩子们渡过这段所谓“困难时期”最好的、最有意义的方法 ,不是临…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小班幼儿年龄小,美术活动很难开展。往往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大通,结果孩子们两三分钟就画好了,或者说:"老师,我不会画!"如何在小班开展好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呢?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的这个活动。通过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惊险紧张的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创造力日益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推崇。为此,近年来社会上以各种方式举办的美术培训机构也一直长盛不衰。这一现象足以反映家长对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视,但重视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在下列片断中,我们可窥探一斑。一次美术兴趣班活动结束后,家长纷纷去接孩子,小家伙们欢呼雀跃地扑到父母面前,高举着绘画作品骄傲地说:“看,我画的!”孩子们兴奋得涨红了的小脸,介绍作品时的天真烂漫,依偎父母时的期待眼神,那一幕真的让人很动容——孩子们在传递一个信息:期待赞许,期待与父母分享画内、画外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陈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4,(40):241-242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因而我们在工作中要对这一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认识、理解能力,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孩子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美术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活动,在活动方式上更具有灵活性。从这一程度上讲,愉悦活动法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兴趣活动中逐步地渗透理解知识,以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美术知识,打下一定的美术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术,通常被家长们理解为画画,而画得像、画得难则被称之为画得好。许多家长不惜出资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孩子们去学绘画,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画得更“像”一些。那么,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不是也应该迎合家长们的口味,从画的难度、画得像不像这些角度出发,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呢?笔者认为,幼儿园应更注重对幼儿进行审美型的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们农村初中有很多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不太感兴趣。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初中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观念转变的差异,使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一直滞后;二是美术学科不纳入升学考试,家长和学生总认为美术学科对升学、打工就业无关紧要,所以学不学无所谓,只要文化成绩好就行。农村学校美术教育一直不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家长观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我们把家长看做是我们的服务、培训对象,如今我们把家长看做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为此,我们必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我们达成教育观念上的共识,从而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最后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梁,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曹玉环 《教育革新》2010,(10):76-76
我们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改变家长过去的教育观念。使他们逐步与幼儿园达成共识。近年来我们在进行家园共育的活动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其中转变小山(化名)小朋友家长教育观念的案例是较为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0.
情况分析本活动是我班“家园联系”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不少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时间很少,有的家长因忙于家务而对孩子的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参与;有的家长虽重视了孩子的活动,但方法成人化,孩子不感兴趣。另外还了解到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理解,不懂得游戏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从幼儿方面来看,多数孩子在家习惯父母为自己安排一切,遇到困难总是求助于父母,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活动的能力。为使家长理解我们的工作,并让家长在与孩子们共同活动中,正确估价自己孩子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有家长参加的半日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王卫红 《教师》2014,(2):110-110
明天又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美术活动了,尽管孩子们很喜欢我的课,我对他们自由自在、不受限制地“乱涂乱画”也总是积极鼓励,可是我的心情却一点也不能轻松自如,因为明天安排的美术活动是“有趣的滚珠画”。  相似文献   

12.
谭琳 《山东教育》2020,(5):86-86
我们幼儿园一直以发展幼儿创造力为教育特色,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在平日的美术活动中,我总是引导幼儿要画得与别人不一样,欣赏讲评美术作品时,也引导孩子从有创意、有新意方面来评价作品。在我的眼中这就是创造,这就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好途径。孩子们仿佛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看到一样的就认为是不好的。一直到那一天的美术活动,给了我新的启示。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有临摹天安门的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一、活动背景本月我们开始了"小司机"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陆续带来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汽车,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了自家的车,有的家长还和孩子一起用废旧材料做了漂亮的车,孩子们对车子的喜爱之情日趋强烈,时不时会听到孩子和同伴说"这是我和妈妈画的小汽车""这是我和爷爷一起做的大货车"于是趁热打铁,利用个别化学习时间,我在美工区中也投放了汽车美容的操作材料。二、材料介绍废旧纸箱、汽车轮廓、颜料、橡皮泥、刷子等。  相似文献   

14.
<正>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幼儿的绘画兴趣是一关键。成人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标准、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幼儿作品作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画不好、画不像的胆怯心理,这样孩子们画出来的作品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一、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培养幼儿的创作兴趣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  相似文献   

15.
美术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每周都有的活动,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孩子们的区域活动,抑或是涂鸦墙,孩子们都对美工活动非常感兴趣。而创意美术是基于美术活动基础上的一种创意活动,不单单只是用画笔来创作,可以利用我们身边各种不同的物件,如毛线、瓶盖、吸管等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创意美术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开发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初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能力发展不平衡,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不适应学生,导致他们迷恋网络虚拟世界,为此,需要教师和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联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理解、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快乐、进取的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如今,让孩子们去学点艺术已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每逢周六周日,各种各样的艺术班挤满了正在学习的学生和期待的家长.美术这个古老而新颖的话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重新认识.谈到美育,很多家长和老师理解为对艺术技巧和艺术知识的学习.在他们眼里,画几幅画,就获得美育,其实不然,我认为学生的美术教育首先应该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祖国的未来,美术教育切莫急功近利,我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看到众多的学生美术作品,这些来自各个学校、各个年级的美术作品,色彩滨纷,手段各样,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看着一大堆美术作品,满意和喜悦以及遗憾,一齐涌上心头,对于学生的美术教育,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胡梅  杨庶 《今日教育》2007,(3):F0003-F0003
有的家长对幼儿园要求收集废旧物品不能理解,对此我们开放了幼儿园的部分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孩子用废旧材料进行的创作,通过教师的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大胆制作,各班的区角被孩子们灵巧的双手装扮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9.
王祎楠 《山东教育》2012,(33):61-62
为了让新幼儿园的环境更加美丽,开学初我们发动家长集思广益,制作不同形式的装饰作品美化教室,没想到有位家长制作的吸管画特别受到孩子们的青睐。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们便设计开展了"小吸管中的大学问"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美术课堂相对来说局限性比较大,大多是孩子们跟着老师一笔一笔的去画,不能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美术学习的兴趣。有了多媒体的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的多样化,帮助了孩子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做到了多媒体与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