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怪”孩子     
中一班辉辉小朋友的大名,我在他入园不久就知道了。那时,他班的唐老师很苦恼,说班里来了一个“怪”孩子,吃饭时要背对着老师和小朋友,不允许老师和小朋友看他,否则,他宁可不吃饭。他上课时不发言、不插嘴,就连老师和他说话,他都怕得要命,更别说和小朋友交往了,班里的一切活动似乎都和他无关,整天都是一个人呆呆地坐着。后来,中一班的唐老师请病假,我临时去顶班。第一天数学活动时,我请辉辉在黑板上进行分类计数的操作,没想到全班小朋友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他不会!”我心里不由得一紧,走过去,蹲在辉辉的跟前,拉着他的  相似文献   

2.
地点:教室 活动:扮演游戏 人物:女孩、男孩A、男孩B 年龄班:6岁班 事件实录:故事扮演游戏开始了,几名幼儿同时想扮演主要角色。男孩A说:“让老师扮演吧。”女孩拿起头饰说:“我来扮好了。”但戴上头饰又放下了,男  相似文献   

3.
一天下午离园活动时,我们班的保育员王老师给一些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阳阳小朋友听了故事后。用胖乎乎的小手摸摸王老师的脸颊说:“王老师,你真有本领,没想到你还会讲故事!”听了这个4岁孩子煞有介事地说的话,我和王老师都禁不住笑了。阳阳的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思索。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以前我们确实忽视了向幼儿较为全面地介绍保育员的工作,致使幼儿只知  相似文献   

4.
中一班的实习老师要上一节常识课——认识韭菜。她设计了一个“韭菜姐姐”与小朋友交谈的内容,请我去扮演“韭菜姐姐”。我俩做了个头饰,把几根韭菜粘在上面。我戴上头饰,往镜子里一瞧,忍不住笑起来:头上立着几根韭菜,就像古代官帽上插的翎子,那模样怪极了。我真担心孩子们会怎样看我。上课时,我戴着头饰走进中一班,我面带微笑,用韭菜的口吻和孩子们交谈……那天下午,我到中一班去取东西,正在自由活动的孩子们一见到我,立刻亲热地喊:“韭菜姐姐!韭菜姐姐!韭菜姐姐好!”还没等我回答,一双双小手就拉住了我,这个说:“韭菜姐姐,你看那是我画的画。”那个说:“韭菜姐姐,那只小鹿是我捏的。”到后来,孩子们的纠纷也要叫“韭菜姐姐”来解决了。弄得我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5.
我班幼儿(3岁半~4岁),在玩音乐游戏《看明友》时,我发现他们不感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原因是这个游戏的玩法和《猜猜他是谁》、《猜领袖》等基本相同,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其次是游戏中规定:听“客人”的声音猜他是谁,以训练幼儿的听觉。但一个班的幼儿整天在一起,彼此的声音都已熟悉,一猜即中。为此,我把这游戏的玩法改了一下。我们先让每个幼儿戴各种动物头饰,坐成半圆形,开口处为门,再请一个“小动物”来当“朋友”,大家去它家作客。坐在门里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游戏形式开展一些教育活动,可以使新班幼儿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里谈一点做法和体会。首先要让新班幼儿熟悉同伴,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我先和他们玩“小鸭子找朋友”的游戏,出示小鸭子的头饰,对他们说:“这些有趣的小鸭子要和小朋友做好朋友。小鸭子可聪明了,都认识你们,叫得出你们的名字。”然后便依次叫幼儿名字,并给他带上头饰。这些幼儿在家时人们都亲昵地称呼他们的小名,入园后改称学名了,他们的反应往往较慢。现在,他们被这个游戏吸引了,全神贯注,等着小鸭子来找他,当叫到他的学名时,马上点头。当每个幼儿都戴上头饰后,你看看  相似文献   

7.
目的: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的认识,能说出与某一几何图形相似的物体。准备:各种几何图形的头饰。方法:幼儿坐成圆圈,请一位小朋友戴上一种头饰,在圈内按音乐边拍手边走,全体幼儿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音乐一停,戴头饰的小朋友即停下来面对最近的幼儿,问:“请你说一说,什么东西象我?”说对了,这幼儿就跟在戴头饰的小朋友后面,按上面方法,继续进行下去;如果说错了或说  相似文献   

8.
游戏中,听话、乖巧的幼儿,教师会不自觉的多爱他们一些,通常教师对这些爱捣乱的幼儿采取的措施是批评教育,结果却是成效不大,让人头疼。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小朋友的关爱。我们班有个叫李航的小朋友,他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爱捣乱的孩子,在与小朋友游戏时特别容易出现“冲突”。通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李航其实很爱与小朋友做游戏,每次区域活动中他都很积极并且很希望老师、小朋友注意他、喜欢他。但是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正确,所以导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注意多在平时关注他,多模一下他的头,多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多与他交…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中,必须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最近,我们组织大班幼儿去金山观大海,就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一次实践活动。选谁当组长我们放弃以往由老师点名或者经老师提示确定小组长人选的做法,而采取由孩子自己选的办法。大(一)班教室里,幼儿在踊跃发言:“我说,小组长应该很灵活的,会帮老师忙的。”“我认为小组长要能管好小朋友的。”这时一个调皮的男孩说:“我会管好小朋友。”其他孩子纷纷对他提意见:“你平时连自己都管不好,还能管好别人?”“哦,对了!当组长的先要管好自己才行!”就这  相似文献   

10.
明明是大班的孩子,父母都是老师,3岁时他已经能认识不少字了。明明在班里很懂事,从来不跟小朋友吵架。当老师比较忙时,他会主动帮老师维持班里的秩序。许多老师都很喜欢他。我去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把他介绍给我:“这是明明,我们班最聪明的学生。”明明仰起脸,稚气地叫了我一声“老师好”。我想,这样有礼貌的孩子怎么能不讨人喜欢呢!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见这种现象:幼儿间喜欢互赠东西(尤其是大班幼儿),如图书、玩具、彩色笔等物,可隔段时间又去讨回。于是便常听见幼儿向老师报告:“老师,某某小朋友拿了我的彩笔不还给我。”“老师,某某小朋友把我的图书拿回家去不还给我”等。而某某小朋友却说:“他自己说要送给我的!”  相似文献   

12.
小熊来了     
目的:练习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准备:小熊头饰一个。玩法: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选一名幼儿扮小熊,戴上头饰,蹲在圆圈中间。老师说:“我们去散步,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全体幼儿按圆圈一个跟着一个整齐地走,边走边拍手。当老师说“小熊来了”时,幼儿马上站立不动,扮小熊的幼儿站起来检查是否都站好不动了,谁没有站好还在动(包括(?)),(?)“吃”的幼儿站到圈外,老师又说:“把这吃人的小熊赶走。”扮小能  相似文献   

13.
一日,去某村小借班上课。临别时,送给他们每人一个纸头饰,恰巧多了一个。“老师,把这个送给沈洋洋吧。”“他没拿到吗?”“不是的,他爸爸妈妈离婚了,我们应该多关心他!”“X老师说,凡是多的东西都要给他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一个男孩局促地站在那里,旁边很多孩子指着点他,“老师,他就是沈洋洋!”我楞了楞。“他和你们一样,不用多给一个头饰的,是吗?沈洋洋?”男孩点着头,脸涨得通红。走出教室,心却是沉甸甸的。X老师的用意是好的,希望沈洋洋能在父母离异后获得更多的来自同学、老师的关爱。可是,这过多的异样的爱会不会反加重他…  相似文献   

14.
一次,在玩动物百货商店游戏中,我给幼儿介绍了“售货员”孔雀姐姐。当我拿着孔雀开屏的头饰,让一名女孩扮演孔雀姐姐时,有个小朋友说:“老师,孔雀姐姐不开屏。”我问:“为什么?”他说:“我爸爸说‘雄孔雀开屏,雌孔雀不开屏。’”孩子们一听都笑了。顿时,秩序大乱,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  相似文献   

15.
中班语言课复习儿歌《桌上一瓶花》时,老师讲解“诚实”一词,与幼儿作了如下的谈话。老师问:“这个小妹妹好不好?”幼儿齐声说:“好!”老师又问:“为什么小朋友们都说小妹妹好呢?”一位小朋友说:“因为她打破了花瓶,自己就承认了。”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这位小朋友之后,说:“自己做猎了事,就自己承认了,这就叫诚实!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他。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呀?”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愿意!”老师又问:“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你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拿了别人的铅笔,我还给人家,承认是我拿的,不承认就不诚实。”老师笑着说:“对,这是诚实。”  相似文献   

16.
我不当老鼠     
一天下午,我组织小朋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先讲了游戏规则,然后请小朋友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为了让小朋友掌握游戏的要领,我先扮猫。于是,我给自己戴上猫的头饰,然后再一一给小朋友戴上老鼠的头饰,当戴到杨蕊函小朋友时,她把头扭向一边,然后说:“我不当老鼠。”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几乎每学期都有幼儿转园,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一、组织惜别留言活动我班林乔小朋友要转入其他园所,我组织班里小朋友开了个小小欢送会。我先用依恋的口吻把林乔要转园的事告诉小朋友,说了几句道别的话,再请林乔向大家讲几句。林乔含着眼泪说:“老师、小朋友再见,我走了会很想老师、小朋友的。”接着,小朋友开始自由发言。有的说:“林乔,你可要回来看我们呀!”有的说:“林乔,你走了要给老师小朋友写信。”有的说:“你在外面小心点,别让车撞着。”“你在外边注意  相似文献   

18.
开学不久的一次晨间活动,刚开始一会儿,就有几个幼儿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陈波不讲卫生,在地上‘打虎跳’啦!”我走到陈波面前,他顿时慌了神,脸红到了耳根,怔怔地望看我,其他小朋友也停下来静静地看着我。我环顾四周微笑着问:“小朋友怎么不活动了呢?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培养幼儿的听辩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准备:狗、猫、鸡、鸭的头饰若干,手帕一条。玩法: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请一名幼儿站在圆圈中央,用手帕蒙住他的眼睛做盲人,另请几个幼儿戴上头饰做小动物,在圆圈内不停地走动。教师讲“开始”后,盲人立即捕捉小动物。捉住后,问“你是谁?”如被捉住的是小猫,小猫立刻回答:“喵喵喵!”盲人根据声音判断是某个小朋友后,说:  相似文献   

20.
【镜头回放】大班体育活动“小马过河”开始了,教师T戴着大马头饰说:“孩子们,我是马妈妈,你们做我的小马宝宝,好不好?”幼儿答道:“好。”接着,教师T发给每名孩子一个小马头饰。有的孩子自己戴上了。有的孩子的头饰圈太松或者太紧,需要调换。等孩子们都戴好头饰后,教师T说:“小马们,让我们排好队出发吧!”教师T在队伍前面左手“拉缰绳”、右手“扬鞭子”,学起了马跑。孩子们跟着他,围着圆圈跑了起来。由于幼儿多、场地不够大(圆圈直径5米~6米),有的小马想快跑,但是跑不开;有的小马头饰掉了下来去捡头饰.后面的小马涌了上来,混乱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