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小学学生普遍缺少劳动自觉性和主动性;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相对较少;学生劳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劳动体验;用劳动技术教学代替劳动教育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永康街小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方案,通过构建康乐课程图谱,开展校内外多种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劳动中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
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培养“四有”新人的唯一途径。为此。我们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劳动技术教育是其他各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同时它又影响着其他各育的发展。我们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缺少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师资较弱、学生劳动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推进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设计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自律、学会劳动、学会分享”的“九会”劳动周课程,实施一个劳动周值班制度、一个劳动周课程计划表、一个劳动周管理流程图和一个线上劳动教育学习空间的“四个一”劳动周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名言     
素质教育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李岚清教育名言@李岚清  相似文献   

6.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让每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发展素质教育,意味着对…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劳动分层教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育人教育。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劳动才能在他们的思想和品行中牢牢扎根,才能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万奕 《上海教育》2023,(1):71-72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学校理应承担起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责任,重视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践行“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知”是指学生对劳动知识的认知,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认同;“行”是指学生的劳动实践。知和行内在统一,相互贯通和促进。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践行“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形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技能、传承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劳动课,学生掌握了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技能和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刁春娜 《现代语文》2006,(10):100-101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很好的基础。而作为创收育人的勤工俭学则为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尤其在我国教育尚欠发达的情况下。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是实施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是其它教育活动所不可替代的。笔认为勤工俭学对素质教育功能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鸿江同志在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劳动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就教育的现状来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不抓劳动教育,我们在其...  相似文献   

12.
劳动技术教育课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为学生毕业后升学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南京市四方小学创建于2005年,建校以来,逐渐形成了“七彩园艺·七彩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园艺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知识、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有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是郑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贵州教育》2023,(6):22-23
<正>近年来,龙里县谷脚小学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探索劳动教育工作新思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绘制出劳动教育发展的“新蓝图”:建成占地5200余平方米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根据季节种植玉米、南瓜、豇豆等10余类瓜果蔬菜;现有兼职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师18名,劳动实践课教师46名,每学期均邀请农技专家进校开展劳动技能讲座;劳动课程开课率达100%,全校学生分学段均能熟练掌握1-2项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最近颁发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意见》中指出,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为毕业后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铁岭中学从1982年起,针对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养成性差的状况,进行《城市初中劳动教育实践》试验的结果。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每学期安排每个班级集中劳动一周,内容包括校内外公益劳动、校办工厂劳动、食堂劳动和家务劳动等,边劳动边学习基本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参与社会适应能力。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教育效果,形成了学校教育管理的一大特色。一、劳动教育指导思想、目标、途径和管理的探索 1、指导思想和目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一技之长,提高社会服务的适应能  相似文献   

18.
王小红 《天津教育》2023,(28):105-107
<正>劳动教育是语文学科实施全面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实践交相融合,能够发挥跨学科整体育人的积极优势,深入发掘语文课程隐含的劳动教育价值和作用,激励学生勇于参与劳动体验,在劳动实践中享受语文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群众的美好情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融合推进劳动教育,亟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电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素质教育,具体到学生身上来说,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艺术教育以全面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美、鉴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是现代艺术教育的主体意识。素质教育则是要求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当前,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国家教委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