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博物馆藏元赵孟頫行书《雪赋卷》是研究赵孟頫及其书学的重要文物。该卷是大德二年(1298年)冬至日为班惟志所书,是年春,赵孟頫以奉诏入大都书金字《藏经》并举荐多位善书者同行,成为南北方及朝野公认的书坛领袖,因此,该卷在时间点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雪赋卷》书写时间与周密题跋时间的考证,推断出周密去世时间应为大德二年冬至日之后,可补史料缺如。并且根据班惟志是受书人这一明证,结合卷后题跋及收藏印鉴,对文物的流传经历做了详细的考证,此卷先后经元代班惟志、明代源伯、清代李蔚和现代周伯鼎收藏。文章还通过梳理赵孟頫《雪赋卷》真伪的鉴定过程和相关依据,提出对赵孟頫的成长历程要有客观而全面的把握,不能简单地以其成熟期作品作为参照来进行鉴定。并进一步指出,书画鉴定不应当以个别败笔来否定一件作品,而应当以其妙笔所达到的高度来全面判断文物的真伪。  相似文献   

2.
《困学斋杂录》(以下简称《杂录》)作者鲜于枢(1246—1302)是元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鉴藏家。鲜于枢,字伯几,号困学民等。"困学"语出《论语·季氏》:"困而学之。"谓有所不通才学,后用以指刻苦学习。鲜于枢以困学为号,又名所居为"困学斋"。《杂录》是鲜于枢传世不多的诗文墨迹中篇幅最长的一  相似文献   

3.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影响颇大的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但学界鲜有论及这些著述的编刻流传情况,本文对其《须溪先生记钞》、《须溪集》、《须溪四景诗》等进行了详细考述。  相似文献   

4.
顾崧,字维岳,号"憩闲主人",是明清之际苏州时人所推崇的书画收藏、鉴赏大家,但有关他的生平和书画收藏、鉴赏活动却不为后人所知.文章通过对相关史料的钩辑,对其生平和书画收藏情况作了一些考证,希望这一抛砖引玉式的工作能对当今的书画鏊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近日,张晋奇同志向四川省档案馆捐赠了《百将墨迹》、《百将墨迹》续集、《将军书画.情系电大》三册将军书画收藏集。张晋奇同志是广东省大埔县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爱好收藏将军书画真迹,于2008年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收藏将军  相似文献   

6.
方树梅是云南近代的著名藏书家,所编著《滇南书画录》而为后人所知。《滇南书画录》体现了收藏和研究的完美结合,对于研究后世云南艺术书画的创作和收藏、鉴赏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博物院,现有藏品近10万余件,始自远古,及至近现代,精华荟萃,内涵丰富,其中尤以中国历代书画和古代东北边疆民族高句丽、渤海、满族的文物收藏独具特色。为迎接国庆六十周年,特筹备举办《国宝神韵——院藏十大国宝展》,在院藏文物中精选出书画、青铜器、  相似文献   

8.
过云楼轶事     
正过云楼是清代宁绍台道顾文彬的收藏楼,他在《过云楼书画记》自序中称:"书画之于人,子瞻氏目为烟云过眼者也,余既韪其论以名藏秘之楼。"顾氏父子精心打造的过云楼在晚清民国时期声名赫赫,素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美誉。过云楼受到各路人马的追捧,古董商们纷纷向顾氏父子推销书画作品,与顾文彬交好的张之万、沈秉成、李鸿裔、吴云等达官贵人都向过云楼借阅书画,顾沄、胡三桥、陆恢、吴昌硕等书画家曾在过云楼流连忘返,连  相似文献   

9.
"石渠"之称,来源于汉初萧何在未央殿北建造石渠阁,收藏入关所得的秦代图籍。而《石渠宝笈》是清内府书画收藏的著录,是对宫廷书画收藏的系统整理和信息登载。《石渠宝笈》初续三编的编录过程,也是鉴定整理的过程。编纂者的工作包括辨别真伪,进行筛选、著录和考证。对决定入录者,记其尺寸、本地、书体、画法、内容、题跋、印章等信息,还要考订作者、相关人物、流传过程,以按语形式标出。因此也可以说,此书还是参与整理编纂者治学能力集大成的体现。人们渴望出版图文并茂的《石渠宝笈》,在于这种影印著录原文与彩色图像的全信息对照,不仅将满足创作、鉴定、收藏、欣赏、学习、借鉴的需要,而且为研究故宫旧藏书画在流传中发生的变化提供了方便,也会为书画艺术史的研究——无论在架起语言与图像的桥梁上,还是解释造假背景的手段上,都因系统资料的推出而发现引人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石渠"之称,来源于汉初萧何在未央殿北建造石渠阁,收藏入关所得的秦代图籍。而《石渠宝笈》是清内府书画收藏的著录,是对宫廷书画收藏的系统整理和信息登载。《石渠宝笈》初续三编的编录过程,也是鉴定整理的过程。编纂者的工作包括辨别真伪,进行筛选、著录和考证。对决定入录者,记其尺寸、本地、书体、画法、内容、题跋、印章等信息,还要考订作者、相关人物、流传过程,以按语形式标出。因此也可以说,此书还是参与整理编纂者治学能力集大成的体现。人们渴望出版图文并茂的《石渠宝笈》,在于这种影印著录原文与彩色图像的全信息对照,不仅将满足创作、鉴定、收藏、欣赏、学习、借鉴的需要,而且为研究故宫旧藏书画在流传中发生的变化提供了方便,也会为书画艺术史的研究——无论在架起语言与图像的桥梁上,还是解释造假背景的手段上,都因系统资料的推出而发现引人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致季宗元札》是其早年书法真迹,研究者对其书写年代说法不一,以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说影响较大。信札内容反映的官职任满待迁及日常政务繁冗、督责严苛等现象,对比元朝官员任期和职权来分析,符合赵孟頫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任职兵部郎中时的实际情况。信札中提到赵孟頫获见大量唐宋绘画名作,也应是在大都任上才有此机会。故此,《致季宗元札》书写年代应为至元二十七年。  相似文献   

12.
《文献》1998年第1期第49页张固也《<续世说,的作者李垕是宋人》一文,说李垕是宋人是正确的。但张文中说李垕是"明(?)丹棱人","明州"误,应是"眉州"。《宋史》卷388《李焘传》:"李焘,字仁甫,(?)州丹棱人。……子垕。"可证李垕为眉州丹棱人。而明州有二,皆为唐时置。一在今浙江境内;一为羁縻州,在今贵州境内。均与"丹棱"无涉。《李焘传》中说:"[乾道]五年……子垕  相似文献   

13.
由王子庆编剧、郭凯敏导演的六集电视剧《采油女》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南阳广播电视报》、《南阳日报》发了王子庆的专访,王子庆本人也在《中国石油报》上发表了《采油女》创作笔谈。这几篇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这些年他痴迷于文学创作所付出的艰辛。他的一首诗道出了他生活的另一面:作家梦在书海里变幻/勤读书是每日第四顿饭/在风急浪高的大海奋力搏击/在陡峭险峻的山峰艰难登攀。  相似文献   

14.
赵孟頫的知名,得之于他的书法艺术。元代以后,倘谈书法者,无不论及他,那名气,在唐宋之后,是颇大的。观赵氏的字,秀而雅,其内在学识,可知一二。历代文人,凡在一领域有所建树者,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恐怕都通一点。这是中国文化神秘的地方,凡精神界之现象,大多相通相近。赵孟頫也不例外。他其实很有才华,能诗能文,能琴能画。《元史·赵孟頫传》说他多才多艺,其成就“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他在音乐上造诣非凡,写有《琴原》、《乐原》,史称“得律吕不传之妙”。这从另一侧面,说明他在书画上取得  相似文献   

15.
书画类文物真实全面的记录着历史信息,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博物馆文物收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书画类文物自身耐受性较差,在实际收藏及展出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其损坏,书画类文物的修复工作也是博物馆工作中被高度重视的部分。本文以沈阳故宫博物院对院藏文物《清何桂清行书七言联》修复工作为例,分析其病害原因,简单介绍博物馆书画类文物的修复过程,分析并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对修复后的收藏保护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万柳堂图》表现的是赵孟頫、卢挚等人在廉氏花园雅集的情境。以往此图常被认为是记录史事和呈现古代中国北方私人园林的图像资料。不过,从绘画风格和印鉴来看,《万柳堂图》并非赵孟頫真迹,而是后人根据元代以来诸种笔记所载万柳堂雅集故事编绘而成。万柳堂今已不存,对比文献记载和历史地图综合考量,其旧址当在今阜成门外西南方位,而《帝京景物略》中有关记述不足采信。至于其时万柳堂雅集的主持者廉野云,当为廉希宪五子廉恒。《万柳堂图》画上有赵孟頫题诗,字非真笔,内容则系赵氏诗作,康熙间始收入赵孟頫全集,诗中既有对雅集的记录和对主人的赞誉,也暗含赵孟頫复杂的退隐心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南宋拓《道因法师碑》一册,十分珍贵。1987年,北京庆云堂将这本碑帖售予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馆藏《道因法师碑》中的最早拓本。此册拓本内有清代宋权、宋荦父子、民国时期蒯光典、蒯寿枢叔侄等人钤印共计17枚;清代乾隆时期大臣王文治题跋多则,可谓递藏有序。更为重要的是,这册拓本属于古代碑帖中少有的“赐本”,是清初顺治皇帝赐给大臣宋权的“御赐”之物;民国时期,收藏者蒯寿枢更是带着这册拓本参加了京师赈灾书画展览会,成为古代碑帖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8.
一、元明公私收藏的概貌我国古代的收藏可分公藏及私藏两种。公藏为帝王的内府御藏,私藏为帝王之外的民间收藏。元明两代有数位皇帝嗜好收藏,如元文宗图帖睦尔建有奎章阁收藏书画古器,与虞集、柯九思等书画博士常聚阁中讨论法书名画。明成祖朱稼也常与侍从之臣赏鉴古玩,滕用亨待诏善鉴古器,获得朱禄的赏识。元明皇帝于旧藏之外,还费心搜罗新品,增加御藏。元代皇帝曾几次遣使赴江南征书。明宣德、成化年间,朝廷数度派太监至民间采集珍异古玩。万历时期,张居正当朝,将太祖皇帝在南京置下的宝玩尽取北京,以充实内府。然而,元明的帝…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图书馆》2014,(2):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  相似文献   

20.
李波 《兰台内外》2023,(29):61-63
万历《青州府志》现存足本众书目记载不一,概括起来有三个足本,分别为国家图书馆藏本、河南省图书馆藏本和暂存台湾地区的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藏本。经比堪梳理,对万历《青州府志》足本有新发现,一是国家图书馆并未收藏此志,系众书目将“北平”甲库本误作“北京”“国图”所致。二是甲库本非万历刻本,是不同于康熙十二年《青州府志》的另一种康熙刻本。三是河南省图书馆藏本是目前所知唯一的足本,并且是初印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