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近几年,视频网站的注册会员数量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付费会员逐渐成为网站盈利的重要来源。本文在查阅一定的数据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了视频网站付费会员迅速增长的契机,并从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出发,结合整个视频网站付费会员的发展状况,总结出当前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模式的吸睛点。最后,在指出网络视频付费平台存有不足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时下,视频网站付费模式受到认可,利用大数据精准预测,不断培育受众付费意识,以爱奇艺为代表的各主流视频网站皆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之上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呈现出与传统视频网站迥异的诸多新特征. 2016年6月14日,爱奇艺公布其付费会员数已于6月1日突破2000万,关于互联网视频网站付费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业界与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冷若冰 《青年记者》2017,(15):91-92
视频网站的基本盈利模式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45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4.5%.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接近5亿,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71.9%.随着4G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手机资费的下调,网民通过手机观看短视频的行为更加普遍. 1.用户付费模式.现有的主流视频网站的付费模式主要包括包月模式和单片付费模式.其中包月方式也可以扩大为包年、包季等.这种方式中,用户通过支付一定费用,获得在一段时间内的视频收看权限,在这段时间内,用户可以免费浏览视频网站上的视频.单片付费是指专门购买单个视频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思瑶 《今传媒》2016,(9):96-97
移动互联网时代,视频网站付费模式开始逐渐被我国广大受众用户接受,会员制独家用户体验成为视频网站盈利的一大突破口。本文以爱奇艺视频网站为个案研究对象,在爱奇艺视频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商业发展模式及盈利方式,探索付费视频网站未来发展的对策,以期对视频网站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被充分重视.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深入发展,更使文化产业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同时,社会科学技术、移动通讯等技术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改变着文化的传播方式.视频作为互联网主要的文化传播手段,其发展带动了一大批视频网站的涌现.尤其自2011年以来,我国网络视频用户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版权工作刚刚展开,观众付费观看习惯尚未形成、网站观看体验不佳等情况使得网站难以突破现有盈利困境,版权付费模式的展开更给网站带来运营挑战,同时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阻碍.  相似文献   

6.
Netflix是美国经营比较成功的在线视频播放服务商。本文以Netflix的经营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从它的传播发展模式、盈利模式与推荐引擎三个方面来探析它的成功之处。新媒体语境下,流媒体服务已成为视频网站竞争的热点,Netflix会员付费制模式具有很大的优点,它围绕此业务来优化推荐系统,为用户提供贴心服务,维持并吸引更多用户。Netflix的经营模式对当今视频网站的发展困境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韦文杰  黎书 《传媒》2019,(9):62-64
在5G技术赋能网络视频发展、重塑产业生态的时代,国内三大视频网站爱奇艺、腾讯和优酷都尚未实现盈利,纷纷亏损。而与此同时,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视频类网站,YouTube却在加强原创内容竞争的同时,受竞争驱动、资本惯习、趋势变革等因素的影响,改变目前网站的会员付费盈利模式,回归传统的免费应用,实施广告盈利模式,突破了现有会员付费盈利模式营收增长乏力的瓶颈,实现2018年全球营收204亿美元、与2017年全球营收150亿美元相比,增加了54亿美元,具有典型性和实践意义,能够为国内视频网站会员付费盈利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焦以璇 《视听界》2014,(6):70-73
近几年,互联网视频行业快速发展,网络视频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用户成本效用的分析视角,从视频网站发展的外部环境、技术层面、网站内容建设和定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国内视频网站付费视频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移动端网络视频发展迅猛,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视频网站的使用意向,本文在对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民生学院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对于视频网站使用表现出的新的消费现象和规律:手机终端占主导地位、APP客户端成为首选、视频网站与社交媒体交互性发展、大学生乐于分享视频但网络付费意愿较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美剧在国内的传播历程,介绍了视频网站的受众基础和随之而来的广告效应。从视频网站的营销推广策略和选购美剧策略的角度,分析了搜狐视频、乐视网、腾讯视频等国内几大视频网站的美剧之争。最后,探讨了视频网站的贴片广告模式和付费点播模式,为美剧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14,(24)
正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与黑龙江省版权局、哈尔滨市版权局组成专案组,对第一教育网(www.1jyw.com)涉嫌侵犯著作权案立案调查。经查,唐某某于2012年6月开办"第一教育网",未经许可,从其他网站上下载大量教育视频和影视视频存放在涉案网站,为付费会员提供下载服务,涉案作品涉及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美国电影协会等多个权利人。该网站已发展会员1600余名,下载次数650000余次,非法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国内视频网站的收入来源于广告主,而面对高额的带宽和版权成本使其不得不拓宽盈利模式,付费视频成为了一种选择。从成立于2004年的乐视网一开始就坚持付费业务,到2008年激动网推出付费频道,之后PPStream、酷6、优酷、土豆等也纷纷试水付费业务,近日奇艺网也宣称即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付费业务。  相似文献   

13.
视频分享网站由于播放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视频作品而常陷入著作权纠纷之中.在著作权纠纷案件中,视频分享网站多被判致诉.通过多渠道解决视频分享网站的著作权问题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视频分享网站应当承担起合理注意的义务、加强与其他媒体的著作权合作、独立创作视频作品等,以避免著作权侵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视频网站十年进化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乐视网上线算起,我国视频网站经历了10年发展期.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视频网站群体的发展简史,从视频网站发展模式、版权、内容、渠道、业务五大方面剖析其进化脉络,并展望我国视频网站未来的发展亮点.  相似文献   

15.
朱新梅 《传媒》2018,(7):66-68
美国在线视频服务商奈飞(Netflix)成立于1997年,最初只为用户提供DVD租赁服务.1999年,奈飞开始提供在线视频服务,此后经过近20年的发展,奈飞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视频网站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奈飞的全球用户接近1.2亿,海外付费用户达5783万,全年收入超过110亿美元,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赵宁 《传媒》2016,(2):47-49
我国的视频网站历经十余载,从2004年乐视网作为首个购买影视版权的视频网站上线,到众视频网站强强联手、合作打通的今日新格局.在视频网站行业争斗战火弥漫之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网站资金短缺、内容同质化严重、盗版侵权、盈利模式不成熟等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7.
郭瑞涛 《编辑之友》2015,(10):90-92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网络视频网站在经历了百花齐放期、版权混战期、资源整合期,到今日的独播、自制并行发展期,一直努力向正版化版权竞争的道路迈进,尽管这条路曲折而艰辛.文章以版权视角为切入点,结合近几年视频网站涉及版权问题的典型案例,探究我国网络视频网站发展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8.
纵观目前我国的各种提供微视频的网站可以发现,目前视频作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用户上传,另一个就是和媒体合作。而其中由用户自行上传的视频作品占到大多数,这主要是由于目前视频网站为用户上传视频提供了一个比较低的技术门槛,具体来说,用户只要在视频网站上免费注册成为会员后就可以将自己拍摄或者收集的视频文件轻而易举的上传到网站上,让其他人点击浏览,不需要缴费,也不需要留下什么私密的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字化时代,国内视频网站发展迅猛,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定位、版权、同质化和盈利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视频网站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视频网站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国内视频网站核心竞争力缺失的表现发展特色不明显。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视频网站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忠诚度高于对网站的忠诚度,其中47.7%的用户通常在固定视频网站上查找并观看视频,51.3%的用户通常根据想看的  相似文献   

20.
视频网站的盈利困境——拿什么拯救你自2005年土豆网成功融资以来,我国的视频网站产业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这8年间,视频网站的用户规模一直维持稳定扩大的态势,截至2011年l2月,国内视频网络用户规模已达到3.25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64.3%。然而,大多数视频免费向用户开放,虽然不断有视频网站尝试推行用户付费业务,但是国内用户对付费视频的消费习惯和付费意识还没有普遍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