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目的]利用画像技术从多方面刻画受到美国制裁的中国企业的共性特征,以期推动美国实体清单研究从国家、产业层面向微观企业层面的深入,并为卡脖子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研究方法]提出卡脖子企业画像研究框架,首先从基本属性、创新竞争力、经营活跃性、受限根本原因、受限属性5个维度建立卡脖子企业画像指标体系;接下来,融合多源数据对企业画像信息进行采集;最后,采用K-Prototype算法对卡脖子企业进行聚类和画像。从2018—2021年实体清单新增中国大陆企业中筛选出华为和35家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利用上述研究框架对其画像。[研究结论]发现存在制造业骨干企业、高研发驱动企业、规模领先企业3类卡脖子企业画像。制造业骨干企业的共性特征是投入平平和产出偏低;高研发驱动企业尚未将研发投入转化为创新和市场优势;规模领先企业代表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受此启发,还应高度关注尚未列入实体清单的高风险实体,如行业标杆、卡脖子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利用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和商品管制清单公开信息,识别中方卡脖子技术群体、发现卡脖子技术的高区分度特征、揭示卡脖子技术蕴含的核心主题,以期为卡脖子企业及潜在高风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研究方法]提出卡脖子技术识别研究框架,首先计算实体清单收录企业的美国专利族与商品管制清单技术管制类别的文本相似性来识别卡脖子技术;其次,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卡脖子技术的关键属性;最后,采用LDA建模提炼卡脖子技术主题及其演化规律。以2018-2021年实体清单新增中国大陆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从191家中国集团企业受限时持有的17 760件美国专利族中发现889件卡脖子技术;卡脖子技术的影响力、保护力度、市场前景、经营创效等属性均高于对照组;受专利中技术要素跨管制领域流动的影响,卡脖子技术蕴含的三大主题间具有明显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有研究考察大股东参与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揭示不同企业文化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差异。此外,探究大股东与经理人间信任对大股东参与度,及进一步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82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参与度负向影响自主创新;信任程度与大股东参与度间存在U型关系;大股东参与度中介信任程度与自主创新间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官僚型文化可以弱化大股东参与度对自主创新的负向影响,论证了官僚型文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国当前的科技创新政策和研发预算进行研究,在分析美国近期强化"实体清单"阻碍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美国科技创新政策新动向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在当前形势下的新机遇。对比美国的具体做法,提出妤解"实体清单"对我国经济主战场和科技创新的影响、面向我国重大需求完善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举国体制等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研究制约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对于建成自主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基于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测算了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并从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角度,主要考察了自主创新、协同研发与外国技术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协同研发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外国技术却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反映出我国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有待完善;东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差异在进一步缩小;教育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作用,这表明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改革教育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王雪标  祝伟展 《软科学》2023,(5):71-76+86
利用2010—2020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实证研究CEO管理能力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CEO管理能力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占比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提高实体企业CEO管理能力能有效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过快增长趋势,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表现出极强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提高CEO管理能力能显著提高实业资本运行效率和企业管理效率,从而有效降低实体企业金融资产占比,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较高的增长潜力能强化CEO管理能力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而融资约束则有相反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组织控制的控制与创新双重角色这一内在本质切入,阐释了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内在依赖性,构建了以组织文化为调节变量的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不同创新路径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对170家企业的问卷调研,应用层次回归分析发现:(1)强调战略控制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而强调财务控制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2)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正向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负向影响企业合作创新;(3)集体主义文化能够强化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正向影响,个人主义文化能够削弱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合作创新路径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是培育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R&D投入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为剖析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本文以2008—2010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资本结构对R&D投入强度的影响以及R&D投入对企业成长性与盈利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剖析了政府R&D补贴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R&D投入与资本结构负相关,R&D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不明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显著性影响,政府R&D补贴对企业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有负向影响,尽管不显著。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余东华  王青 《软科学》2009,23(8):74-81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2—2017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并考察创新对美国的进口竞争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的进口渗透率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利润率具有抑制效应;创新对二者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美国制造业的进口渗透率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利润率的负向影响;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创新都有助于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利润率的提升,但只有自主创新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抵御美国的进口竞争。  相似文献   

11.
研发能力是衡量企业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正致力于提高国家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美国税改和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本文选择2017至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非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比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反应和受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税改和中美贸易摩擦两个时期,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股价均发生了负向波动;中美贸易摩擦负向效应的持续期间逐步缩短,甚至出现积极效应。面对现状,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从营商环境、税收政策等方面,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美对华实施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为场景,分析技术封锁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美对华实施的技术封锁显著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策略选择,即抑制企业的策略性创新,但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在民营企业、高投资者关注度企业、高政府补助企业和南方地区的企业,技术封锁更能促进其实质性创新。机制检验表明,非效率投资是技术封锁影响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主要渠道,融资约束是技术封锁影响企业策略性创新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实质性创新有利于缓解技术封锁加剧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相关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价和破解美对华的技术封锁,为关键技术的自主突破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替代或互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替代互补关系的数理刻画,研究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替代互补关系。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具有较弱的互补关系;科技人才是影响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及技术水平三个层次来考察可以发现,在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技术工业企业以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二者的互补关系较强,而在低技术工业企业中二者则显现出替代关系。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正确定位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新失败作为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客观现象,可能会影响企业后续创新决策,然而现有相关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企业创新失败后再创新行为的研究更是缺乏。创新失败是否会降低企业再创新绩效,高管薪酬激励能否成为缓解这一影响的“良药”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基于此,本文以2007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委托代理问题、管理层短视和前景理论视角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模型推演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失败会显著降低企业再创新绩效;相较于高管短期薪酬激励,长期薪酬激励可以显著弱化创新失败对企业再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与策略性创新相比,创新失败对企业下一期实质性创新的负向影响更大,说明创新失败后企业创新“质量”下降严重,但同时高管长期薪酬激励可以更有效的削弱创新失败对实质性创新的负向影响;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创新失败对国有企业再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大,高管长期薪酬激励的正向调节作用也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企业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新是涉农企业构建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但存在长周期、高风险等问题,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必须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基于此,本文使用SSBM网络-DEA模型测算了我国9959家涉农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而实证检验自主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并探究政府行为(政府补助与创新政策)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自主创新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2)政府补助与创新政策均正向调节自主创新未超过阈值时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正向影响。但创新政策有助于缓解自主创新超过阈值后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负向影响,而政府补助却未起到相应的缓解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提供了涉农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证据,还为政府与涉农企业优化自主创新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涉农企业研发体量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现实约束下,选择开放式创新以获取异质性知识资源对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使用SBM—网络DEA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14—2017年我国2 144家涉农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开放式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CEO经历、吸收能力与集成能力平衡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呈倒U形;开放式创新未超过阈值时,CEO学术经历与研发经历均正向调节其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反之,CEO学术经历有助于缓和开放式创新的负向影响,但CEO研发经历未起到缓和作用;吸收能力和集成能力不平衡度负向调节开放式创新未超过阈值时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且加剧了其超过阈值后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拓宽了开放式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较好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自主创新五个视角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了50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将现有文献划分为五个研究视角: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途径、过程和系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量指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以文献作为样本对五个研究视角分别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就这些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出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高层梯队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国际化速度、CEO特征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权变模型。以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国际化速度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后发现:CEO的国际经验削弱国际化速度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CEO任期、CEO两职兼任增强国际化速度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CEO的年龄与教育水平对国际化速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和检验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外部技术和政策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和制度安排因素,与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联合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塑造、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和企业创新宽容环境培育等因素,是影响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最后,在分析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增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低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研发经费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研发人员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并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FDI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