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自从Chomsky(1981)的管辖与约束理论提出以来,无论是韩国语还是汉语,对反身代词的研究成为了各自语言本体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先从韩汉反身代词的回指特性上找出二者的特点,然后再试图从结构形式上找出各自的回指对象及其分布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自从Chomsky(1981)的管辖与约束理论提出以来,无论是韩国语还是汉语,对反身代词的研究成为了各自语言本体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先从韩汉反身代词的回指特性上找出二者的特点,然后再试图从结构形式上找出各自的回指对象及其分布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话语表达理论(以下简称DRT)为理论框架,以英汉两种语言的代词回指和时间回指为研究对象,探索影响回指理解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代词回指理解的因素为语法角色,指称形式以及前后句子间的逻辑意义,影响时间回指理解的因素为逻辑关系和事件动词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Taylor(2002)的schema-instance(纲要-实例)概念,来探讨上下义词在语篇中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上义词一下义词"与"下义词一上义词"回指型态的语篇功能,并且将这两种回指型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把”字句是一种很重要而且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把”字句中“把”后宾语前后具有篇章回指现象,“把”后宾语前后的回指主要有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  相似文献   

6.
夏爽 《华章》2007,(11):192
本文主要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回指用法入手,着重探讨了在现实生活中有关"他"的用法的特例.在深层回指理论基础上,对作为特例的话语分别从语境因素,话题在心理表征中的突出度,激活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有关第三人称的回指问题不应局限于语言表层中明示出来的语言成分的关系,而应更多的考虑语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考测点导航 1.反身代词以-self,-selves结尾的代词称为反身代词。反身代词通常用于回指分句或句子的主语。反身代词要与回指的词在性、数上取得一致。反身代词主要作宾语和同位语。  相似文献   

8.
零形回指是语篇中一种常见的指示现象,是语篇的一种重要衔接手段。零形回指涉及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其中零形回指的界定、分类等相关问题一直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以《Яесть,тыесть,онесть》语篇为例,将可及性理论与俄语语篇结合,从可及性理论和认知推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俄语语篇零形回指现象以及影响俄语零形回指确认的因素。通过例证发现,在俄语语篇中零形式的回指语具有最高程度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义上,回指主要指篇章中指称代词、名词与其先行词的对应关系。作为语言一种范畴和语义表现形式,体貌作为语篇回指研究的可能性以及回指机制的研究未能得到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兰纳克的认知语法体貌分析框架,依据回指研究的基本理念,尝试勾画出认知语法视角下的体貌回指认知图示。  相似文献   

10.
俄语与汉语在许多回指方式和运用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对比,找出俄汉语篇衔接方式的异同,并从语言系统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汉语零形回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来汉语零形回指研究作了回顾:零形回指的确定及其研究范围、小句的划分、先行词的确定、零形回指的功能及其制约因素等,最后对汉语零形回指研究做了简要评述。文章旨在梳理、回顾汉语零形回指的研究成果,以期对零形回指研究的内容、方法有一了解,从而有助于汉语零形回指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代词回指语先行项的可及性”、“代词回指语的功能”、“代词回指语的数量分布”等三个方面论述汉语和阿拉伯语篇章中代词回指语表现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种语言本质上存在的不同所决定的。在进行两种语言的篇章理解和互译时,只有充分考虑到二者在代词回指语使用上所呈现出的特性,才能对篇章语义正确地理解,进而得到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在同一语篇中,如果指称同一对象的名词前后分别运用了不同量词来称量,则称之为量词异形回指。从形式上看,根据参与回指的量词项可分为单项回指和多项回指;根据在话语序列上先行量词和回指量词构成的回指链可分为单链式和多链式。量词异形回指的动因主要有语体差异的适应、事物形态的呈现、认知资源的分配及指称意义的区分。  相似文献   

14.
回指照应是语篇衔接连贯的常用手段,本文就常见的三种回指照应,如人称回指、指示回指、比较回指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回指照应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指是话语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三人称代词回指则是回指的一种。在第三人称代词回指中,有时会出现先行语状态变化的现象,即先行语的实质未发生变化,但其形态发生了变化。从语境中的经济原则、就近理解原则和认知语境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帮助人们更为正确地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16.
对回指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指称词语的研究,而且是对话题的建立、保持和转换与指称词语的关系的关系的研究。汉语零形回指与话题有着密切关系,话题连续和话题转移的情况下,零形回指出现的模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回指是一种复杂而有趣的语言现象,回指因其丰富的自身形式特征及在篇章衔接方面的重要功能而成为近四十年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对回指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指代及衔接等相关范畴进行了澄清,之后文章回顾了篇章回指的相关研究,重点评介了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篇章回指研究.  相似文献   

18.
桑彤 《文教资料》2014,(1):28-29
语言回指理解包含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且极其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并且该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针对回指加工机制的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语言系统中多种因素对句子理解加工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使研究者透过语言回指加工的窗口。对句子理解过程中各种机制协调运作的情况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19.
话题是篇章分析中不可避免的概念.篇章中不同的话题标示手段标示了所引入的话题的不同重要性.话题的不同重要性就决定了不同话题在下文被提及的次数.被提及的次数也就是被回指的次数.本文探讨了英语篇章中不同话题标示手段与篇章回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有关语篇回指的讨论由来已久,语言学家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从认知角度研究语篇回指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通过在心理空间理论的指导下对语篇回指进行尝试性分析,发现心理空间理论对语篇回指,尤其是先行语缺省、回指语缺省及指称晦暗(referential opacity)等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