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一次,父亲发现我因学习成绩优秀而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于是当着我的面点亮一支蜡烛,问:"这支蜡烛是在自己燃烧、自己发光吗?""当然是。"我说。父亲把蜡烛放进一支玻璃试管里,然后密封开口。这时,只见蜡烛的光焰在慢慢变小,很快就熄灭了。"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父亲问。"因为试管里的氧气耗尽了。"我说。"是啊!蜡烛燃烧,不只是蜡烛在燃烧,还有氧气在参与燃烧;蜡烛发光,不只是蜡烛在发光,还有氧气在参与发光,蜡烛的光里,有氧气的光芒。"父亲说,"假如人生是一支蜡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3,(9):12-13
熄灭蜡烛爸爸想考验一下米米的创造力,就拿来一根较长的粗铜线,让米米用这根铜线将点燃的蜡烛熄灭,但又不许他用铜线碰到蜡烛。聪明的米米很快就想出个好办法,顺利地用铜线熄灭了点燃的蜡烛。你知道米米用的是什么办法吗?  相似文献   

3.
熄灭蜡烛     
《家教世界》2015,(3):12
爸爸想考验一下朋朋的创造力,就拿来一根较长的粗铜线,让朋朋用这根铜线将点燃的蜡烛熄灭,但又不许他用铜线碰到蜡烛。聪明的朋朋很快就想出个好主意,顺利地用铜线熄灭了点燃的蜡烛。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吗?  相似文献   

4.
水淹蜡烛     
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牛奶瓶、盘子、硬币。1先点燃蜡烛,然后滴一些蜡液在盘子的中央,用来固定蜡烛。2在蜡烛两边各放一枚硬币。3把玻璃杯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盘子里,水要没过硬币。4用牛奶瓶罩住蜡烛,并让牛奶瓶的瓶口压在硬币上。5不一会儿,蜡烛就熄灭了。此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牛奶瓶里的水位居然比盘子里的水位高,并且没过了蜡烛。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看到蜡烛在燃烧时,不断地缩小,最后没有了。蜡烛燃烧掉后变成了什么啦?把桌上的蜡烛点燃,用一只玻璃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你会看到,杯里起雾了,杯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滴。这些水就是蜡烛燃烧时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1.预先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实验时先点燃一支蜡烛,用长镊了把它伴放到盛氧气的集气瓶底,盖上玻璃片。可看到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待蜡烛火焰熄灭了,这时集气瓶里充满二氧化碳气体。2.取一段约5cm长的镁条,用砂纸擦亮,然后用对锅夹住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集气  相似文献   

7.
教学《二氧化碳》一课,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物品(空罐头瓶、醋、碱粉、蜡烛等),旨在使学生人人动手,自行探求和获得自然知识。课上指导学生先将蜡烛粘在瓶底,放上碱粉、点燃蜡烛,再将醋沿瓶壁徐徐倒入瓶内,使酸和碱混合在一起,这时学生看到瓶里冒出许多气泡,并听到声音。很快,蜡烛的火焰就熄灭了。但在汇报实验结果时,学生意见发生了分歧,大部分同学说,二氧化碳能灭火,理由是蜡烛的火焰熄灭了,少数同学说,二氧化碳不能灭火,理由是瓶内的蜡烛没有熄灭。有十几位同学的蜡烛没有熄灭,这是怎么回事呢?全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  相似文献   

8.
核桃蜡烛     
用核桃壳做一个浪漫的蜡烛,要是和蜡笔一同熔化,就能做出多种色彩。材料:核桃(带壳的)、蜡烛、蜡笔工具:锤子、牙签、空罐、锅用锤子敲击核桃把它敲成两半。别太用力,多敲几次,一点点地敲开。用牙签挑出里面的核桃仁。在空罐内放上蜡烛和蜡笔(上色用),再把空罐放入装有热水的锅里,熔化蜡烛。(责任编辑雯雯)在空核桃壳里加一根芯,注入熔化的蜡烛水。用火柴将芯点着。摆上几支,看看效果。核桃蜡烛  相似文献   

9.
带着蜡烛头上学的翟志刚 翟志刚读高三时,班里每天晚上补课,但由于总停电,教室内只能用汽油灯照明。翟志刚坐在班级后排,汽油灯光线不足,非常累眼睛,于是他每天口袋里都带着一小截蜡烛头。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是这一小截蜡烛头,翟志刚也只是在上课时用,一下课马上吹灭,用纸包起来装进口袋里。  相似文献   

10.
晚自习的铃声响过后,教室里一片寂静。不一会儿,灯光突然熄灭,安静的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欢呼声。很快,班主任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大家立即做出要抓紧时间学习的样子——在抽屉里翻寻蜡烛。  相似文献   

11.
晚自习的铃声响过后,教室里一片寂静。不一会儿,灯光突然熄灭,安静的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欢呼声。很快,班主任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大家立即做出要抓紧时间学习的样子——在抽屉里翻寻蜡烛。  相似文献   

12.
蜡烛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在现行九年级上教版化学教材中到处都闪烁着蜡烛燃烧的光芒.一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化学道理,有关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一、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例1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相似文献   

13.
车宏 《黑河教育》2011,(3):22-22
教材简析:课文记叙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和她的一对儿女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把一只杯底放着餐巾纸的杯子杯口朝下笔直地竖放进水里,不松手,几秒钟后,拿出杯子,餐巾纸是干的,还是湿的呢?为什么? 用手心把一个瓶口浸过洗洁精的瓶子捂热,会发生什么事呢?为什么?《砰砰爆米花》答案:1.能。在吹气的时候,吹出的气忽在瓶子前面分散、滑过瓶子两侧,在瓶子后面汇合,慢慢蜡烛就灭了。2‘蜡烛会很快熄灭。蜡烛在燃烧的时候,需要消耗瓶千中的氧气、一旦瓶子中的孰气消耗完,蜡烛就灭了。3,瓶口会胃出泡饱。瓶子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从瓶口溢出来,这就是瓶口留出炮泡来的原因。4.千的。因为水和餐巾纸之间隔了一层空气,是空气让它不…  相似文献   

15.
正我曾经拜访过一位老者。攀谈时,我询问她是否收到过珍贵的礼物。她的眼睛突然一亮,娓娓道来:在那个没有电灯的年代,家家都用洋油灯。蜡烛是很珍贵的东西。某日城里的表姐来她家,送给她一支笔直的白色的蜡烛。她很喜欢,像收藏宝贝一样把蜡烛用一块布包好,然后放在柜子里。她一直舍不得使用,总想在某一个特殊的日子点燃那支蜡烛。可是她挑来选去,觉得没有哪个日子可以让她取出蜡烛。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空气的成分》一课时,我先做了课本上第一个观察实验,即用一个空玻璃杯罩住一支点燃的蜡烛,让学生观察现象(蜡烛慢慢熄灭),然后当我提出杯中的蜡烛为什么会慢慢熄灭时,学生却七嘴八舌,有的说空气烧完了,有的说杯中还有空气,而且争得面红耳赤。形成认识矛盾后,我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即:将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里倒入一些染红的水,点燃蜡烛再用玻璃杯罩上,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学生观察后回答:蜡烛还是慢慢熄灭,但是红水上去了一截。当我再问他们,为什么蜡烛会慢慢熄灭?杯中的空气用完了吗?学生还是…  相似文献   

17.
自制爆米花     
这天老师教了我们做爆米花,材料有火柴、蜡烛、玉米粒、铁勺。老师先把两三粒玉米放在铁勺里,然后用火柴把蜡烛点燃,接着把装了玉米粒的铁勺放在火苗上。过了一会儿,爆米花就做成功了!老师还给了我几粒玉米,让我回家去也试着做。我回到家,马上找工具,蜡烛就用妈妈的艺术蜡烛,铁勺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在探究灭火的原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点燃的蜡烛上倒扣一只烧杯,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如图1)。由于实验结果学生都可料到,缺少悬念,因此实验的吸引力不大。为了增加实验的吸引力,突出实验的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学中,笔者将一只蜡烛改用两只蜡烛(一长一短)进行实验,学生由于受固有思维的影响,往往会猜想短蜡烛先熄灭,而实验事实得到了与学生猜想恰好相反的结果。在这种意想不到的实验事实面前,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图2)。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材料要准备吸水纸  这个实验除了教材上应准备的材料外 ,还要准备吸水纸。实验开始时 ,学生把点燃的蜡烛粘在玻璃片上 ,放进水槽里 ,盖上有底烧杯 ,蜡烛熄灭了 ,杯子里的水上升了 ,说明燃烧了一部分空气。为了证明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坚接着把水槽中的器材翻起来 ,把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 ,擦燃火柴放在小缝里 ,火柴会熄灭。由于学生的手是湿的 ,很不易点燃火柴 ,这时就要用吸水纸擦干手 ,再进行实验。2 水槽中水的多少和蜡烛的长短要适宜  学生实验时 ,水槽中的水太多会淹没蜡烛 ,太少进入杯子里的水有时不明显 ;蜡烛太长烧…  相似文献   

20.
在什么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什么时候,我读过一首诗。这首诗很快就被我忘了……但第一行却留在我的记忆里。玫瑰花儿那时多美丽,多鲜艳……①如今正值冬天,严寒使窗玻璃蒙上了一层冰霜;幽暗的房间里点着一支蜡烛,我躲在一个角落里坐着,头脑里总是回响着,回响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