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一个问题,然而并不是全球每一个角落都会在这个大趋势之下变得越来越热,科学家预言说,北欧很可能反而会变冷。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海洋气流的变化。人称“大西洋传送带”的大西洋南欧环流,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洋流,它会将赤道地区的表层温暖海水带到北方地区,再将北大西洋下层的冰冷海水送回到赤道地区,从而实现赤道与北大西洋海域的冷暖交换。千百年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条暖气片一样的洋流,才使得北欧地区不至于过于苦寒。然而现在,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这条洋流正在逐渐减弱。在过去12年中,大西…  相似文献   

2.
在距今大约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世界上不少地区都被海水淹没了,但我国的辽西地区却是例外。这里气候温暖、湖泊交错、植被繁茂,是蛙鸟鱼龙等动物们生活的乐园.各种各样的生物们在这个“白垩纪公园”里演绎了一幕幕生命进化的好戏。  相似文献   

3.
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芳  康建成  周尚哲  郑琰明  吴涛 《资源科学》2008,30(10):1592-1599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2002年发布的全球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及温盐数据库资料(WORLD OCEAN DATABASE 2001),研究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的三维时空过程。结果表明:表、底层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均从西向东减少,底层水至东海大陆坡—冲绳海槽又出现高值;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向东海入侵路径在底部呈现营养盐浓度高值带;表层营养盐的浓度普遍低,尤其是黑潮流经区表层海水,表层浓度次高值仅在长江口外海区季节性的出现。东海外海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分布变化和海域营养盐的输入量、海水温度、营养盐的物理扩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生物活性及温、盐跃层强弱有关,东海宽广的大陆架底形也有重要作用。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研究表明,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是东海营养盐的重要补充途径,涌升流区成为渔业资源丰富、发展前景看好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12,(17):68-69
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流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了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相似文献   

5.
容重是土壤最基本的物理性状之一,是衡量土壤退化的核心指标,研究其空间变化对防治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统计学、GIS空间技术和地统计学的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0~20cm)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容重频率分布为正态分布,K-S单样本检验表明,其峰度为0.14,偏度为0.15,变化范围为(1.01~1.50)g/cm3,平均值为1.25g/cm3,变异系数为7.6%,属于弱变异性;表层土壤容重的块金值为0.0056,基台值为0.0083,块金效应为32.5%,为中等相关性;空间尺度上,表层土壤容重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逐渐减小;普通克里金(Ordinary Kriging)插值表明,表层土壤容重南北走向呈条带状,东西走向呈斑块状分布格局;气候、母质等自然因素是表层土壤容重变化的内在因素,土地利用加速土壤容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孢粉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孢粉(科)属优势度计算的生态学方法,对巢湖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以来孢粉(科)属优势度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全新世早期,孢粉优势度总体上相对较低,气候较温暖,湿度变化不大,适宜多数植物生长;2)中全新世早期,孢粉优势度降至最低,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流域内各种类植物生长繁盛;3)中全新世晚期,孢粉优势度逐渐升高并达到最大值,流域气候有向寒冷干旱方向发展的趋势,极端冷干的恶劣气候条件使某些适应类型的植物大量发育而另外一些植物类型被抑制;4)全新世晚期,孢粉优势度相对较低反映了气温的回升,但是波动频繁,优势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流域气候由温暖向干凉方向转化。通过对比和计算可以看出,孢粉(科)属优势度变化可作为孢粉组合分带的辅助方法之一,优势度曲线变化的拐点与孢粉组合的分带对应较好。这也说明计算孢粉(科)属优势度及其演化分析可以为古地理、古气候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1979年,科学家们首次在大西洋发现了“黑烟喷口”现象——海底喷涌而出的高温矿物热流遇海水结晶后形成的黑色喷口,它为微生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20多年之后,科学家在靠近大西洋中部区域又发现了与“黑烟喷口”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奇特世界——“白色喷口”,科学家将它称为“迷失之城”。“迷失之城”白色喷口与“黑烟喷口”由于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等的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这里,冲破海床的液体温度仅为66~76℃。整个海水环境呈极强的碱性,这点与黑色流体包裹体环境的高酸性是截然不同的。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微小虾和蟹,其中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很多地方目前进入了冬季供暖季节,在人们享受温暖的时候,供暖部门的“供暖要烧多少煤”、环保部门的“取暖会向大气排放多少灰尘”等问题却不可回避。而随着另外一种取暖方式——“海水中央空调”技术的出现,这两个问题就完全不用担心了。目前“海水中央空调”技术已经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大连、烟台、青岛等地应用。日前山东海阳国宾海景酒店的开业,则标志着“海水空调”技术已进入我国沿海的一些县级城市。  相似文献   

9.
科技日报“向阳红09”船6月30日电(特派记者高博)“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今天在距离南海海山区一天路程的区域作业。继6月29日海底采样后,船上的科研团队今天布放了CDT(盐度深度温度测量仪)和海水颗粒物过滤收集器。  相似文献   

10.
一、磨削烧伤的本质磨削烧伤是淬火处理后的钢材在磨削加工中一种常见的缺陷。磨削烧伤可分为三种类型:裂纹、二次淬火烧伤及回火烧伤。尤以回火烧伤最为常见。众所周知,钢材磨削时,磨削接触区的温度是很高的,例如磨削区表层最高温度可达1000°C。由于温度升高,必然引起钢材表层组织的变化。当温度超过相变温度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随后就被钢材心部较冷的基体淬硬,得到淬火马氏体,这就形成钢材表层的二次淬火烧伤。即使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下,也会使回火马氏体向屈氏体或者索氏体转变,使表层软化,就形成回火烧伤。必须指出,磨削区内瞬间高…  相似文献   

11.
李育  朱耿睿 《资源科学》2015,37(3):605-618
气候类型作为一个地理学概念包含了综合性的气候信息,同时研究气候类型变化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气候类型面积变化这一地理学指标来探讨中国1961-2010年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型的划分基于国际通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计算了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南亚夏季风指数(SASMI)、夏季西风指数(SWI)、东亚冬季风指数(EAWMI)等指数,分析这些气候要素的强弱对各气候型面积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主要气候型为草原气候(Bs)、沙漠气候(Bw)、常湿温暖气候(Cf)、冬干温暖气候(Cw)、冬干冷温气候(Dw)和苔原气候(ET);2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地区,青藏高原西部,400mm等降水量线附近以及梅雨边缘区,年代际尺度的气候类型变化表现为整个中国出现变暖趋势,除南方地区外都出现变干趋势,年际尺度的各气候类型面积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升温趋势,而未表现出明显的降水变化趋势;3东亚夏季风(EASM)主要影响沙漠气候(Bw)、常湿温暖气候(Cf)、夏干温暖气候(Cs),南亚夏季风(SASM)主要影响沙漠气候(Bw)、常湿冷温气候(Df)、夏干温暖气候(Cs),夏季西风(SW)主要影响苔原气候(ET)、常湿冷温气候(Df),东亚冬季风(EAWM)主要影响冬干冷温气候(Dw)、草原气候(Bs)、热带疏林草原气候(Aw)、夏干温暖气候(Cs),而其中对中国大陆气候影响区域最广,影响程度最明显的是东亚冬季风。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拉萨植物气候生产力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2~2005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Thom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拉萨植物气候生产力(TSPV),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TSPV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拉萨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27℃,10a;年降水量表现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4mm;TSPV也表现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114.5kg,(hm^2.10a)20世纪50~70年代属于“冷湿型”气候,TSPV为正距平;80年代属于“冷干型”气候,TSPV为负距平,90年代属于“暖湿型”气候,TSPV为近50年的最高值。“暖湿型”气候对植物生长最有利,“冷干型”、“暖干型”气候对植物生长较为不利。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全球海水温度的逐年上升,2019年的海水温度打破了以往的纪录,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值。海水表面温度的升高使得鱼群可向更高纬度进行迁移,这样的迁徙会导致原先区域的小型捕鱼业遭受到致命影响。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在未来五十年内全球海水温度上升,鱼群向高纬度迁徙会对苏格兰地区的捕鱼业造成什么影响,当鱼群迁徙到别的国家时,共渔区会对小型捕捞公司造成什么影响。据此我们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后使用模拟退火模型进行优化共渔区对公司的影响。根据运算结果得出,共渔区会对小型捕捞公司造成影响,造成捕鱼产量受限、员工成本增加,但影响效果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14.
徐策  张力  余静  张瑛 《资源科学》2022,44(2):386-400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是气候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模态之一,不仅对欧亚及北美大陆气候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及渔业资源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影响中国近海环境最主要的气候年代际事件PDO为切入点,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超前滞后相关、一元回归分析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分析了1950—2018年中国近海4种主要经济鱼种(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银鲳(Pampus argenteus)及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渔获量波动与PDO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渤黄东海4种渔获量与PDO的关系变化一致,存在显著的同期负相关;而南海4种渔获量与其他海区不同,与PDO相关性较差。②PDO变化对渔获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年代际尺度,并且在PDO位相转换期间的影响更为显著。③PDO变化通过引起渤黄东海的海温和初级生产力(以叶绿素为表征)显著变化,对渔获量波动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当PDO处于负位相时,中国近海会出现海水增暖、叶绿素增加现象,适宜海温和初级生产力提升,使得渔获量增加。本文结合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对中国海洋渔业发展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下一代发电法冷、热只要与周围存在着温差就可以转化成能源,并且这种天然资源基本上都是免费的,也不产生废弃物和二氧化碳。目前,专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海洋温差发电,这是不使用石油、核能的下一代发电法。占地球表面积2/3的海洋表面,经太阳加热后储存了庞大能量。海水越到深处越冷,在低纬度地区,海面以下千米处和接近海面之间的温差能达到20℃至25℃。海洋温差发电法是利用海洋“寒冷深层水”与“温暖表层水”之间的温差来发电的发电法,这种方法只需要海与太阳,便可无限利用该巨大能量。简单的说,海洋温差发电的原理就是利用温暖的表层海水,…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0,(21):39-39
中东为何会是世界石油宝库? 在几千万年前,西亚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属古地中海的一部分。这一片海洋所处的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海水中生活着大量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着,跟外界空气隔绝了。  相似文献   

17.
第一链接     
新生代时的北冰洋在2004年北极地芯探险(ACEX)之前,人们对北冰洋的环境历史所知甚少。近来,研究人员已经获取并分析了一个430米深的海床沉积芯,将北冰洋从温暖的“温室”向寒冷的“冰室”状态过渡的5600万年的气候记录展现在人们眼前。现在,新生代期间北冰洋发生的一些关键事件得到了确认:古新世/始新世的最热时期(5500万年之前)的海洋表面水温比过去估计的暖和得多;表面海水的淡化进一步证实了约4900万年前的一个强大的水文循环;第一批冰筏碎屑出现在4500万年前,比过去认为的要早3500万年。修正后的北极最早变冷事件的时间与南极一致,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CIA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CIA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值变化范围在48—61之间,顶部突变为69~71,说明阿勒通沟期经历了另一次寒冷事件,并以温暖环境结束。其上的特瑞爱肯组CIA值介于49—53之间,说明第三次经历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扎莫克提组,育肯沟组和水泉组的CIA均值为65,反映温暖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新元古代末期汉格尔乔克组CIA值下降为56,暗示第四次出现寒冷气候环境。以上特征表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的气候环境出现四次冷热交替变化。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阿勒通沟组中下部应为寒冷气候环境,而顶部突变为温暖气候环境,因此该组反映了一次明确的从冷到暖的气候变化过程,可以作为贝义西冰期和特瑞爱肯冰期之间的另一次独立冰期。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地球化学角度支持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划分方案。通过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冰期划分方案的对比,认为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前三次均已在华南板块以冰期或寒冷环境沉积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5-2017年对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类的调查,分析了石油类的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结果显示,2015-2017年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范围分别为0.004~0.161 mg·L~(-1)、未检出(ND)-0.102 mg·L~(-1)、0.005~0.152 mg·L~(-1),平均浓度分别为0.038、0.028 mg·L~(-1)和0.030 mg·L~(-1)。与国内其他海域相比,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季节变化上,2015年和2017年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016年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年际变化上,2016年和2017年含量相当,但与2015年相比略有下降。石油类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近岸港湾,并呈现由近岸向湾外逐渐降低的趋势。石油类污染评价结果显示,2015-2017年,清洁水质所占比例由61%升到88%,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受石油类污染程度较轻,石油类污染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全球海水温度的持续上涨,2019年海水温度达到了新的高度,海水温度的升高使得鱼群向高纬度进行了迁移,导致原先区域的捕鱼业受到影响。为了清楚地了解这种现象在未来的五十年内会对苏格兰地区的捕鱼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小组进行了建模分析。我们首先通过获取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提供的全球海水表面温度和阅读文献明确了鱼群分布位置及生活区域的最适温度,从而进行区域分割,将研究海域定在挪威海、格陵兰海及北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