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高校是为四化建设培育高级人才的最高学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德才兼备,还要体质健壮。高校普通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要增强学生体质,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变化规律,分析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的影响,有目的地进行改革,这就是本文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全民健身、终身健身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终身健身的关键所在,对于社会体育而言起着奠基作用.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因此在目标上要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应注重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身能力,增加学生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3.
曹石见 《体育世界》2011,(11):23-24
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性阶段,对学生加强终身体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必须确立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更新观念,注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更注重育人并与终身休育接轨,发挥其特殊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认为,要创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的体育教学新体系。构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注重学生情感优先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多种收获与体验,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份。其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总体而言,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放在“发展三基”上。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其教学形式还是苏联五十年代那种传统传习教学模式。满足于近期效益,把学生在校体育课期间体质的增强,某些运动项目技术的提高,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也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和体育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应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体育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把体育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  相似文献   

7.
1 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现状与危机1.1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从高校体育教育本身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主线。它是在师生共同参与下,运用适当的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进取精神,铸造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过程。在高  相似文献   

8.
高校普体课要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便他们能够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以便更好地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为达这一目的,体育课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是:(1)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指导锻炼.(2)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应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技术与技能的传授。对于体育基本知识的教学一直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当前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效性分析,旨在探讨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出:要正确对待学生兴趣与体质健康细节,并通过理论培养兴趣;通过理论贯通实践培养兴趣;通过及时回馈培养兴趣;通过学校体育优势培养兴趣;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指标要明确来增强体质健康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谈对高校女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全面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参与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锻炼自己,完善自我。本文重点对如何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从体育教学对中学生体质的影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2个方面简单论述了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问题,希望基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多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1体育教学对中学生体质的影响学生体质水平有所提高是体育教学给学生家长及学校交出的较为直观的答卷。但通过体育教学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则成了体育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注重合理性,即教学内容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如长期对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适应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社会提供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健康是人们的共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片面重视身体素质训练,却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却较为普遍。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增强自身体质,更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必要的重视。这样才能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劳中兴 《体育科技》2001,22(2):86-87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应该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浅析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对高科技人才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现行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无论是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眼前效应上,还是在锻炼习惯、终身体育思想的长远效应上,都与体育教学目标相距共远。要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体育教学内容必须立足现实、注重发展、着眼终身,从根本上扭转只注重眼前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终生健身思想为指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终生健身的提出是当代我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全民健身衔接的特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终生健身作为指导思想。为此,首先要对运动教学进行整体改革,根据健身学的原则和规律,制定以锻炼学生身体内容为主体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高校体育教学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为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树立终生受益的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6):27-28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校不仅承担着不断为体育后备队伍输送人才,还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责任。传统体育文化走进学校,以学校传承为主,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文化内涵,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以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彰显文化育人的教育价值,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跨世纪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大业。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它不仅要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和能力,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