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金胜 《快乐阅读》2011,(12):58-5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对于物体间是否有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怎样计算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所做的功,都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是同摩擦力有关联的,学好摩擦力可以使学生解答生活中许多的问题。摩擦力也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考点,我是从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去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3.
对《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再探》一文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7,28(2):27-28
对本刊2005年第2期刊登的《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再探》一文中(以下简称文[1])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剖析,笔者认为有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提出下列问题来商榷.1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不为零图1文[1]明确提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一定为零.其理由是:功的位移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而非质  相似文献   

4.
两物体间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2种.本文按这2种情况讨论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摩擦力有无、大小、方向的判断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一道摩擦力习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学中,一般主要讨论滑动摩擦力,滚动中的摩擦力讲座较少,在滚动中,由于情况不同,轮子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方向不同,作功也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沈瑞清 《物理教师》2006,27(11):34-36
最近看到本刊2006年第2期、第4期上先后登载张、杨老师的两篇文章,重申了两位作者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新观点”———即在计算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公式里的位移不能如通常情况那样,理解成物体的位移;而必须用一个包含“滑动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上滑移”的“无法知晓”的东西.这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是普物力学和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摩擦力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力求通过典型例题,启发学生思维,弄清概念,释疑解惑,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0.
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如图1,将物体轻放在匀速传动的传送带上,在物体速度达到与传动速度相等之前,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对传送带做负功.若使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滑上静止的传送带,则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对传送带不做功.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有无、大小、方向的判断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一道摩擦力习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是历年各类考试中的常考内容,摩擦力的突变的考题常有出现,且类型多,特别是静摩擦力随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发生变化,其大小与方向均有可能变化的情况对应于物理过程的转变及临界状态,在分析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对摩擦力"突变"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深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求解"功与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物理教师》2006,27(4):7-18,20
从本刊2005年第9期所刊《再论滑动摩擦力做功的问题》一文(下称“再论”)及其引文看,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之争仍在继续.争论是件好事,真理会越辩越明,力学体系亦会随之更趋完善.滑动摩擦力做功仅是功能问题中一个较典型的实例.在中、外大、中学教材  相似文献   

14.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殷中伟摩擦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人们充分利用它.例如在自动传输、车辆制动等。人们又在极力减小它。因为它磨损机械.减少机器寿命.消耗能量。有关摩擦现象的本质众说纷坛.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认识。有人认为摩擦力是表面的啮合作用引起的切向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自行车的行驶过程中都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新课教学中,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年青物理教师而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摩擦力教学中难点突破作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肇庆市端砚文化村展览馆工程中,利用桩土固结提高液压方桩的承载能力,通过对其进行静态检测和应用,提供了相关数据供研究、设计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东 《高教论坛》2004,(2):133-135
本文探讨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和大小等几个问题,并讨论了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  相似文献   

19.
周春平 《考试周刊》2011,(34):184-185
摩擦力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的知识,是该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因此,要真正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并不容易。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区分弹力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正确认识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摩擦力做功问题,一直是初、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难点.在具体问题中涉及到摩擦力是否做功、做功的正负,以及作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一对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的正负等问题,学生往往纠缠不清,理不清思路,甚至发生谬误,本文拟根据实例就此类问题作概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