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在汉语中尤其多见,汉语中谐音数量之众多,应用之广泛,是我们重视这一现象的原因.谐音经过与汉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产生了汉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现象.谐音现象对于母语并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很难掌握,所以本文以分析汉语谐音现象特点及应用为出发点,揭示谐音现象的重要性.笔者希望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谐音现象,通过谐音现象更好地帮助留学生理解汉语的词汇、语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谐音现象研究是方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谐音往往与当地民俗有着紧密联系.晋商大院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谐音现象,透过众多的谐音现象,可以感受到中国古文化的精髓,使人沉浸于醇美的民俗美感之中.  相似文献   

3.
谐音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表达技巧,采用非直接的方式将拟表达的内容通过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来呈现。认知语言学视域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按照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谐音中拟表达的内容属于一个“域”(domain),谐音中使用的字词属于另一个“域”(another domain),是一种跨域喻指现象,属于隐喻范畴,所以谐音实际上就是把一个域映射到另外一个域,即一种语音隐喻。谐音并非汉语的独有现象,世界上许多语言都有谐音现象。不同语言的谐音采取了不同的隐喻路径,从而构建起的文化世界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谐音是具有语言性的,甚至可以说,谐音是具有文化性的。  相似文献   

4.
谐音是汉语里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研究汉语谐音现象,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以及谐音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在揭示一些常见谐音现象成因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析谐音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使留学生在深入中国社会生活时,多一些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意识,少一些文化碰撞带来的误区和误会。  相似文献   

5.
谐音现象中包括本体与谐体两个部分,根据表义模式的不同我们将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划分为双关表义、谐体表义、本体表义、本体谐体共表一义、本体谐体各自表义及特殊表义模式6种类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谐音现象进行分类的新标准,并有助于从语义角度更深入地理解汉语中的谐音现象。  相似文献   

6.
谐音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手段。谐音的产生、发展,促成了谐音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具有浓厚的汉民族文化气息和丰富的文化蕴涵。本文就谐音产生的因素做一些探讨。从表面看来,谐音现象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然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的产生又是有必然性的,它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旋 《现代语文》2010,(6):81-83
谐音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网络语言中有了新的发展,具有了新的特点。本文在对"谐音"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网络语言谐音现象的类型、特点、成因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谐音词语及其与谐音双关、谐音析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现象,人们利用谐音手段把本无联系的两个词联系起来,在特定环境中使本词与本词的谐音词的意义建立了稳固的并行关系,造成一个语形中并存两种意义的结果。谐音词语主要有祈福谐音词语、避讳谐音词语、谐趣谐音词语。谐音词语和谐音双关、谐音析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世界中的新的变体。它是网络与语言结合的产物。谐音修辞是网络语言中常见的现象。它的大量出现同网络语言独特的生成环境及使用者的心理相关。网络谐音共可分为汉语谐音、英文谐音、数字谐音、符号谐音、字母谐音、数字字母缩略谐音等共六类。谐音在网络语言中取得了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谐音是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现象。英汉语言中的谐音现象在修辞、文化和学习记忆等方面有一定的可比性。英汉诗歌都借助谐音押韵增强表达魅力。英汉民族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异同反映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中运用谐音词促进认知记忆,英汉民族皆然  相似文献   

11.
试探店名谐音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店名是一种应用语言,既具有语言的一般性质,又有区别于其他应用语言的特征,传达商业信息,同时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文化。目前,店名谐音现象越来越多,本文以南通市为例,搜集众多使用谐音的店名,并尝试分析、探讨产生这些谐音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行语是为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特殊用语和符号。网络流行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谐音现象,据载体不同大致分成汉语谐音、数字谐音、外文谐音和符号谐音四大主要类型,究其主观原因有求快、求趣、求同。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量存在于我们生活中,而谐音广告语作为广告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则倍受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的谐音广告的例子,分析了谐音广告现象,并指出了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的谐音现象是网络词语生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网络语言中新的变体,本文以网络语言的谐音为切入点,分析了汉字的谐音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探讨了面对网络语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游越  周翎 《文教资料》2011,(7):35-36
谐音是一种语言的转码现象,实为同音替代关系。文章以语言文化、认知心理为基础,以信息内容和交际态度为依据,从"本体"与"谐体"间的替代模式来分析谐音的类型,进而探讨谐音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梅 《楚雄师专学报》2013,(8):34-37,41
汉语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汉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文学作品中。笔者试从汉语语音和汉语语义文化特质两个方面探讨汉语谐音的内部形式基础和转化机制。汉语谐音从形式上看是依据语音来延展的,亦即汉语语音是汉语谐音的形式基础;汉语谐音从内容上看是依据汉语语义的民族文化特质来进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转化的。  相似文献   

17.
侯银梅 《文教资料》2014,(15):27-28
网络语言是为了满足网络交流的需要而发展的一种新型语言形式,谐音是网络语言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本文主要讨论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分别从网络谐音词的分类、特点、表达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广告语言艺术中的谐音现象日趋增多,其中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存,而消极影响显得越来越大,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本文通过实例对广告语言谐音的特点和作用等做了阐述,同时笔者认为采取措施对谐音广告加以限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谐音与修辞     
“要向前看,不要向钱着。”“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百姓百姓,一百样信。”这些群众中口头流行的话说来琅琅上口,诙谐幽默,究其原因,是谐音产生的表达效果。其中“前”与“钱”、“部”与“步”、“姓”与“信”构成谐音。谐音即指字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现象,也指同形同音的字和词的异义现象。谐音是一种很活跃的语言现象,其应用很广,不仅运用于语言文字中,就是一些事物乃至社会生活习俗也与其有关。先从民俗来看,谐音常被用来委婉曲折地表达祈求赐福的愿望,比如有些地方送结婚礼  相似文献   

20.
汉文化的语音精灵--谐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作为一种语音类聚,广泛存在于多种语言中。由于语音、社会、民族心理等因素,它在汉语中尤为充牣。谐音经过与汉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谐音修辞,并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