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严重的农业污染。农作物秸秆污染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源头。如果运用五脱发酵对秸秆进行资源化治理,不仅能够彻底解决农作物秸秆面源污染问题,而且能够使之成为极其丰富的生活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为现代农业转型提供物质基础。淮河流域农作物秸秆广泛使用的五脱发酵,通过对收割的农作物秸秆进行五脱(脱粒、脱尘、脱朽、脱器和脱胶)并发酵,达到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目的。从实际效果看,五脱发酵能够推进现代农业根本转型,实现农业生产多功能化。  相似文献   

2.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循环方式进行耕作的农业。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相比,循环农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模式生态性更强,能够对资源进行更加高效的利用,同时也会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安徽省的农业发展面临着高消耗、高污染物排放、低物质和能源利用等问题,农业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构建安徽省循环农业新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解决资源消耗瓶颈,形成无污染体系,以技术创新、生物循环利用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圜道观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化”“更新”与“创新”的包装废弃物再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循环利用、简化设计、易拆卸和可替换为核心问题导向,在改变材料、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再设计,以实现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环保化,从而促进包装物生产的可持续性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大量未进行有效处理的家禽养殖废弃物进入环境,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针对这些问题,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养禽废弃物的危害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以期有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家禽养殖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公园地表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现有公园的雨水处理系统提出"绿地"和"管道"两套系统的设计思路,例举雨水过滤、收集和净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提出结合公园造景进行景观化设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按照循环农业运行模式内涵及机理,循环农业可以有四种运行模式可供选择:土地重叠复合产出模式、农业生物共生互利高效产出模式、水资源综合利用高效产出模式、利用废弃物延伸产业链模式。这四种模式下,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呈现出多种具体的模式,诸如稻田种养结合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废弃物能源化模式和功能产品化模式等,具有明显的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循环利用化学实验试剂和废弃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 循环实验是循环经济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所谓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是指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利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模式,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创新,在这里,没有“废弃物”这一概念,所有的废弃物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循环经济通过形如输出、输入的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业大量的废弃物未能得到合理利用,使得我国宝贵的农业资源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加上化肥的大量甚至超量使用,造成水体硝酸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并导致蔬菜等农产品中硝酸盐积累,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针对农业废弃物带来的种种弊端,必须合理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从无机农业向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才能实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确保我国农业持续生产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校本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德育走校本化发展之路,是彰显师范院校德育特色和个性、满足师范生德育需求的必然选择。校本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高师院校德育实现校本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从精神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方面对高师院校校本化德育资源的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教育化与学校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教育化是社会和教育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社会教育化赋予学校教育新的内涵与外延,学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教育化提供示范和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使社会教育化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实现共生与连动,必须引导学校和社会树立大教育观,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进行学校内部系统的改革,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共享,构建学校与社区的教育互通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对油页岩的特和油页岩灰渣利用技术进行了概述,重点对油页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油页岩渣在制备建筑材料、精细化工产品、农业肥料和废气和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油页岩渣的综合利用能取得良好的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对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求得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物质基础是土地。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不仅是保护农业的基础,也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走旧城内涵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则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工程。文章以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结合苏南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提出了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南五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熵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独立性和不相容性,需要考虑不同指标的属性.文章基于信息熵的分析方法,通过获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信息熵,由指标信息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属性识别模型,实现对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和排序.此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被应用到西安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西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Hengshui Ci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15 indexes of Hengshui City, such as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 water resource condition, environment condi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were conducte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method from 2004 to 2008. Although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has been growing from 2004 to 2008, the situ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not optimistic because of the severe water shortage in Hengshui. In the future, improving the supply capacity is the key target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区域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看,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存在三个方面的特点;(1)资源数量差异较大,开发仍以内涵为主;(2)资源区域分布特征明显,丘陵地区潜力较为突出;(3)各类资源分布零星分散,潜力优势和开发难度并存,对照这一现状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利用现状类型区可划分为10种类型,依据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客观要求,对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农作物秸秆种类多、产量大、分布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及目前技术发展的动态,并就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技术前景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物种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近20年来沿海经济发展引起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采捕、围海造田和滩涂开发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包括法规建设、污染治理、保护物种多样性、发展远洋渔业及可转让的捕捞证制度等各种措施,保证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总结了我国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文化底蕴、参与性与体验性不足等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在借鉴国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依托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农耕文化以及民族文化,深度开发多元化、特色化、文化性强、体验元素丰富的高品质农业旅游产品,科学推进我国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发现目前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水质检测和灾害防御能力欠缺、水域局部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也制约了伊犁地区的农业发展;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该重视流域环境保护、加强水利设施的基本建设、提高水利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确立并完善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以期为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走可持续道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