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后现代历史小说中,作家多偏向对历史进行重构和再思考以满足小说的结构发展需要,多克托罗也不例外。传统历史小说以历史开始,在历史文本模糊甚至空白的地方加以虚构,而后现代历史小说则倾向于通过在事实与虚构之间创造一种二元对立,以此来重构历史。通过结合文本分析,指出多克托罗意在使读者能够跳出虚构历史的陷阱,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事实。多克托罗开创了小说和文学批评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
非虚构小说作为历史上一种文艺类型,复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国内鲜有评论家对其作出相近评述,关于它的可信度的探讨必须从文化和历史背景入手。作为对主流权利话语的挑战,非虚构小说揭示出凶杀、越战和反文化是其觉醒的必要条件。与主流媒体大为不同的是,非虚构小说以主观化、个人化为依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反映在非虚构小说中有血性的知识分子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公羊的节日》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00年出版的小说。作者以多米尼加共和国独裁者特鲁希略被刺杀事件为背景,通过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采用“结构现实主义”小说的新颖结构,用丰富的语言技巧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本文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公羊的节日》中历史与虚构相结合的叙述手法以及小说中三条结构主线及其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巴尔加斯·略萨和结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4.
《夹边沟记事》以其纪实性和非虚构性特征成功实现了对历史真实的逼近,在文学观、美学观、价值观、历史观上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世纪中国小说叙事范式的转型。本论文以《夹边沟记事》为研究支点,以"非虚构"作为切入点,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非虚构"性特征,辨析其与"纪实"之间的异同。且从文学生产体系、知识生产机制观察新世纪小说叙事立场与文学旨归的位移;从文学/历史、文学性/历史性、虚构/真实的处理方式上,发现文学历史叙事的新理念、新方法;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的转型中,探索背后的小历史观之于文学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真实与虚构以及二者之问的关系是小说理论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相关理论的追溯与爬梳,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关于真实性与虚构性的问题,并由此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虚实”范畴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格非的小说之所以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小说中对故事的一些处理方式。格非小说中的故事处理方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神秘主义、情节淡化、拆解与重组、虚构;格非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格非的小说都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小说。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小说认同危机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文学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纠结,或者说,新世纪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新闻化特征。新闻话语注重以时尚的趣味和流行的尺度传达特定受众群体的狭隘的公共表情,它表述的是一种局部的真实或虚构的"整体"经验,满足于根据现实生存的逻辑来新闻化、功利式地"再现"生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儒林外史》中的几个典型形象进行原型考证,分析了作者吴敬梓是如何对生活原型进行艺术虚构和艺术想象的,从而进一步揭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为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儒林外史》这部伟大的小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卡波特作品《冷血》以其独特的非虚构小说形式解读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矛盾.在分析产生主人公佩里现象的基础上可以发现,这一悲剧人物是美国特定社会下产生的不和谐而导致其成为博弈出局者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0.
梦与文学的糅合是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景观。卡夫卡的小说实现了梦与现实的融合,而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梦则是复调的对照;文章以卡夫卡《城堡》与昆德拉《慢》为例,通过对梦的解析,对两位大师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作以比较,探讨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四库全书总目》、《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小说类唐代书籍的异同,进而分析《四库全书总目》中小说类唐代书籍的可信度,发现这些书籍总体可信度都比较高,并非杜撰、虚构,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长征文学作为中国革命战争文学的重要构成,其记录的历史进程与精神财富对中国文学有着历久弥新的价值意义。作为“非虚构小说”,庞贝的《乌江引》具有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特征,其虚实相间的创作笔法成为长征题材的新文本。《乌江引》既是对非虚构文学创作的突破,也是长征文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茶人三部曲》是一部写茶文化的小说,但对茶文化的客观介绍与小说重虚构、想象的文体本性有着内在的矛盾,随着矛盾逐渐较好地解决和文体的自觉,它最终被构筑成一部很有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史传著作在题材、笔法和语体这三方面对中国小说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而在限制想象虚构、偏执历史题材这二方面又阻滞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中国古代小说在克服了史传文学的阻滞后才走上了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5.
胡海 《美育学刊》2021,(5):44-52
梁启超接续以政教为中心的文艺传统,立足政治革新和思想启蒙目标阐述小说的特殊功效,揭示了小说的审美本质与艺术特征,开启了文艺功用与本质同一的审美功利主义观念,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在教育极度落后的情势下,小说及其他通俗文艺形式对于儿童启蒙和大众启蒙都具有特殊效用;小说可以在政治革新和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不可思议之力”;启蒙事业和文艺创作都需要灵感、热情、意志和动力,美和艺术具有并且能够激发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小说借助想象与虚构广阔反映生活、深刻表现心灵,具有熏陶、浸染美好心性、激发思想和热情、提升精神境界的功效。文艺功效与审美本质、形式技巧密切相关,审美与功利统一于现代美育话语。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蕴含着强烈的荒诞意识,特别体现在其小说的结尾中,通过对人物命运不同存在方式的描述,展现了个人与现实的割裂、个人与他人的割裂以及个人自我的割裂,这种荒诞意识是对真实人生的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空间环境都有着相当程度的现实指涉,要将之转化成绘画而又要忠实于小说,就需要画家对小说所指涉的现实内容有所把握,也即图像要与语言具备某种"共相"。丰子恺熟悉江南的地域特征与人物特色,又对语言与图像这两种符号的基本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努力追求"语图共相",因而他的绘画取得了成功;而其他如刘岘、刘建庵等同时代画家的作品与小说缺少"共相",往往归于失败。因此"语图共相"的概念可以为以图像演绎具有较强现实指涉的文学文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长在微山湖畔的作家李贯通,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在他的小说中,提供了充满民间文化意蕴的原始风景;运用理性的眼光对时代变革中的传统意识与乡镇生活作出审视与评估;注重从现实的生存经验升华为人生的普遍哲理;在近年创作中,通过对知识分子的心灵拷问,努力托举民族的人文精神.在艺术上,李贯通的小说富有中国古典美的风韵.  相似文献   

19.
《尘埃落定》中具有大量的民俗描写。小说通过对民俗的场景化叙事、民俗的文本构成和民俗的意象化叙事,使得民俗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一部分。民俗经过审美择取与变形,成为反观藏地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20.
庄子所谓“寓言”,以“藉外论之”为基本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后来小说的同义语和代名词。作者通过以自觉的艺术虚构为主的新颖奇特的小说手法,创作了大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离奇完整、语言风格怪诞风趣的所谓“寓言”,即粗具规模的早期小说,取得了杰出成就。这种有意识的前所未有无所依傍而成就卓著的创作活动,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的发轫和开端。《庄子》一书,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的千百代不祧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