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波 《华章》2007,(3):136-136
话剧要想抓住观众的心,在于导演和演员的配合,即一部话剧,真正与观众发生直接交流的不是别的,正是导演的手法、演员的表演、舞台的调度、灯光及音乐.吸引观众观看话剧正是通过这种现场交流而达到多种交互共振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
她是《爱情公寓》里的唐悠悠,也是如今《宝岛双雄》的静文』今年一年她用众多电视、电影作品侵袭着观众的眼球,更用话剧的舞台证明自己的实力。她正在用自己的热情在塑造这样那样的角色,给观众带去快乐。  相似文献   

3.
崔学宝 《文教资料》2005,(33):110-111
刘淑芳虽年逾七十却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原因之一是她探索的“科学唱法”对她的歌唱青春和活力起着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她认为,一个好的歌唱家首先要有科学的歌唱方法,其次要有个人独特的演唱风格,第三要善于和观众交流,用歌声沟通彼此的情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暗恋桃花源》是享有"台湾现代剧场的创造者"美誉的赖声川导演的经典之作。话剧《暗恋桃花源》以"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争抢彩排场地为主线,两个剧组时而并行各自展开故事情节,时而交错互为干扰。在这种看似混乱的氛围中,导演以独特的戏中戏结构,灌之以韵味儿十足的语言,将剧中人物交错繁杂的三角关系呈现得淋漓尽致。更在舞台与观众、现实与幻想中间给足了观众玩味儿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舞蹈家,跨界艺术家。金星的舞台是多维的,从舞池到剧场、从时尚圈到荧屏,她如同荆棘鸟般,一生都在演绎一场舞台剧,永不停息地忙碌。作品从风靡欧洲的现代舞《上海探戈》到话剧《狗魅Sylvia》《阴差阳错》……
  【金星语录】
  我是艺术家,不是明星。
  我永远是一个舞蹈演员,但是只要有好的话剧角色,我一定会去演。而相比电影和话剧,我更喜欢话剧,因为电影演员虽然容易出名,但是大部分电影是导演过瘾演员不过瘾,演员只是导演的一个道具。而话剧,演员直接在台上就可塑造一个角色,完全靠自己的表现力去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6.
就像"肯尼迪"这个在美国政治圈影响力非凡的姓氏,冠上"科波拉"的名号在电影圈行走,别人会不自觉地对你肃然起敬。索菲娅·科波拉是好莱坞"任人唯亲"的受益者。索菲娅早年在父亲的电影中皆有出场表演机会,那些让多少人争得头破血流的机会,她唾手可得。她不缺乏机会、贵人、名利和奉承,但她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认可和赞美。所以,她努力过,尝试过,摔倒过,思考过,终于,在导演这条路上,她找到了自己一直需要的如鱼得水和刮目相看。她的导演风格与父亲的恢弘大气完全不同,她喜欢小情调、小地方,她热衷于用女性的细腻捕捉那些生活中的曲调和故事,直戳观众的心窝。  相似文献   

7.
她是爆红的话剧《蒋公的面子》的“传奇”编剧.所描写的是70年前的知识分子的轶事与人性。遣洞造句之“文”,引经据典之“深”,一度让不少观众大呼“听不懂”;舞台上.她是那个说话不紧不慢,有理不在声高的“时太太”;  相似文献   

8.
近日,作家余华、导演孟京辉与演员黄渤现身杭州西子湖畔,为话剧《活着》举行发布会。据悉,今年9月4日至9月9日,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话剧《活着》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也是该小说首次登上舞台。导演孟京辉坦言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说:"面对《活着》,我现在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样的形式把诗意的文字化到舞台上。现在我有三个想法:一是循规蹈矩的传统叙事;二是  相似文献   

9.
双名培养工程的意义实际上是为名校长、名师成长提供舞台。一个好的演员,如果没有机会上台、展示,就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我们就是扮演木匠的角色,用木材搭建几个舞台,让校长、教师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至于在这个舞台上跳得好不好,能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要靠大家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双名培养工程的意义实际上是为名校长、名师成长提供舞台。一个好的演员,如果没有机会上台、展示,就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我们就是扮演木匠的角色,用木材搭建几个舞台,让校长、教师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至于在这个舞台上跳得好不好,能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要靠大家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自莎士比亚的《奥瑟罗》登上中国戏剧、戏曲舞台以来就不断在中国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情愁爱恨、生离死别的悲剧。在《奥瑟罗》传入中国的100年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戏剧家将其改编为话剧、京剧和越剧.在其改编的过程中。溶入了中国导演、演员对莎士比亚《奥瑟罗》的独特理解。《奥瑟罗》中的悲剧主人公在中国舞台上不断变脸,其中既有中国政治的影响.又有现实的、现代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13年6月初夏的傍晚,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一场精彩的话剧展演正在进行,台上倾心参演的是一群年青人,他们用自己的理解演绎一幕幕话剧."有模有样""设计精巧""演技高超""这个小姑娘将来也许会走向专业导演的道路"……这些赞美的词汇和想法不时在观众脑海中产生.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这又是一次怎样的活动?这就是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一戏剧社的汇报展演,据了解参加展演的三幕话剧题材由学生确定,编剧是学生,导演是学生,演员是学生,甚至连舞美、灯光、音响、场务、化妆也全部由学生担任,学校只是在搭建这个"舞台",而这只是学校众多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的活动之一.学校之所以要尽心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都源于学校的育人理念——自主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舞台假定性是新时期话剧演剧的重要美学原则.戏剧家在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的探索与变革,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国话剧舞台斯坦尼体系独尊的局面,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创造更为绚丽多彩.而如何处理舞台假定性与戏剧传统,尤其是舞台假定性与戏剧精神的关系,新时期话剧演剧也给人们留下了必须认真思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峰 《考试周刊》2010,(25):37-37
一、“序幕”设计类型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如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设计,是以学生为“演员”的一场“话剧”,作为“导演”的老师,如何拉开课堂的“序幕”对上好“话剧”的精彩上映关系极为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状态、个性体验等。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世纪以来,陈国峰先后贡献了三部先锋话剧剧本:《精神病患者》《天堂或地狱》以及《好莱坞的蟑螂》,三部话剧具有典型的寓言剧特征,作家通过典型场景、人物、道具的设计,达到对严肃历史性命题的探索。三部先锋话剧因此显示了陈国峰的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和概括,以及追责历史的野心与冲动。这种世界性视野和追责历史的野心是在热闹风格的戏剧表现形式里孕育和表达的,舞台上热闹的戏剧效果和剧作蕴含深沉的人文关怀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张力。如是,戏剧在热闹的氛围里流泻出一种深深嘲讽与无可奈何相混杂的暗黑。  相似文献   

16.
1999年盛夏最炎热的日子里,北京的一群戏剧人为了一部曾经震憾过世界的话剧而呕心沥血。它就是已在全世界演出近50年而不衰的美国话剧《安妮日记》。中文版话剧《安妮日记》在北京七色光儿童剧院演出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魁力跨越了文化、时空的差异,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好评。看过戏的观众无不称赞这是一部难得的好戏。而这部好戏能够跨过大洋,说中文的安妮最终站到北京的舞台上,其中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曲折,像《安妮日记》本身一样令人感动、感慨。跨越国界的制作话剧《安妮日记》,取材于安妮·弗兰克的日记遗作。故事是关于犹太…  相似文献   

17.
看见自己     
<正>姐姐是一名歌唱演员,每次看姐姐演出,无论观众是多是少,她在舞台上都发挥得非常到位。我曾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认真地回答:"看见自己!"我不禁笑起来:"在舞台上,只能看见台下的观众,哪能看见自己呢?"姐姐说:"如果我只是看见台下的观众,那我就无法演唱了。看见自己,才能投入到演唱中,这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素质。"前些日子,朋友借给我看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撰写的自传《蛤蟆的油》,在日本,蛤蟆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为了获取这种油脂,人们把癞蛤蟆固定在镜子前,让它从镜子里看见自己。当这只癞蛤蟆无意间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时,立刻吓出一身"冷  相似文献   

18.
戏曲导演艺术把演员的台词、动作和其他多项舞台表现手法组织起来,使观众感受艺术熏陶。戏曲导演必须在戏曲艺术形式的框架内进行演出风格、情景意境的创新,处理好演员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广大观众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商洛学院学报》2020,(1):45-51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编导赖声川的经典代表作,同时也是当代话剧中经久不衰的传奇作品。作者将两部内容和风格截然不同的悲喜剧别出心裁地展现在同一个舞台上,内涵丰富,结构新颖,布局精巧。这部话剧高度还原剧本,展现了话剧剧本原有的艺术风格。其艺术魅力不仅在于间离因素的嵌入、留白手法的贯穿、三线并进的叙事等艺术表现手法的娴熟应用,更在于对社会潜意识的挖掘、民族艺术的丰富有独特探索,对其艺术表现的探讨对当代话剧创作手法和舞台展示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经典名著《复活》改编的同名话剧,近日在北京保利国际剧院公演。在1936年,田汉与夏衍曾合作公演过该剧,这一次公演是《复活》在75年后首度正式被搬上话剧舞台。话剧《复活》的主创人员马晓伟、童道明、刘元生等,均是来自国内的知名艺术家。该剧导演徐松子说,话剧《复活》的排演,将百年国际经典以中国视角展现给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