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院系在体育教学中强调技术教育,而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问题,是目前存在于体育院系术科教学中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本文就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方面进行论述,为体育院系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院系篮球术科课教学中师生冲突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篮球术科课教学中存在冲突,主要表现为学生偷懒、逃课、迟到等不良现象。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师生对体育价值目标追求的差异,在不同体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产生冲突是必然结果。提出通过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在教学中通过科学的、生动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是可以化解教学冲突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教学反思能力的3个维度中,理论反思这1维度水平最高,经验反思维度水平居其次,毅力维度水平最低。学历对经验反思、理论反思和毅力反思3个评价维度的影响不存在明显差别。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在不同教龄、职称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欠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家俊 《体育学刊》2007,14(4):72-75
对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欠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近年来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志向中的体育目标和技术基础明显不足、教学改革无视学生实际情况、扩招导致学校施教条件不足以及术科师范技能教学失效等是主要原因。并对此提出加强术科教学改革,强化术科师范技能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莫斯顿互惠分组教学模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教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莫斯顿互惠分组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院系术科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对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有效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这一模式比传统模式更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师体育专业术科研究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观在教学领域的体现。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如何在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了论证,以期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体育师资服务。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问卷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国20所高师体育院系术科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剖析了术科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我国高师体育院系术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但它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体育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应抓好如下几方面教育。一、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唯物辨证法体育观的教育在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注意结合教材的特点,启发诱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该项教材对锻炼身体的价值和实用意义。通过讲解、报告、个别谈话和座谈讨论等方式,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心灵和思想的症结所在,运用革命前辈和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辩证唯物的观点,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文中提出: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能使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体育观的教育;进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教育;进行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从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出发,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实施现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路径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发现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的实现途径与学生存在矛盾等问题,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业学生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中实施,旨在更好地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术科水平。通过把握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现途径来实现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课堂教学不单是纯粹的技术传承,而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想、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国家把武术作为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必修课程,对培育广大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立德树人”和传统武德的现代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国武术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思想道德建设、“四观”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方面,并针对武德教育的价值体现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武术对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的历史重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通过“课程承载思政”、将“思政寓于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实施“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文章以普通高校排舞课程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体育课在同向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构建排舞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探索高校排舞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以期充分发挥排舞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政治功能,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功能,只有研究隐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济要素,才能全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把高校经济观教育贯彻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是摆在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阐述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济观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领域的有益尝试,拓宽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范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辩证分析法,以"三全育人"为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在阐释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之上提出践行路径。研究表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包括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目标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可为性。提出制度主导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系统育人相结合、常规路径与方式创新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课程设计与德育规律相结合的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推进的践行路径,以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拔节孕穗"的积极作用,助力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使大学生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一体化建设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要求,尤其是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更加需这样的素养,这就要求加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既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又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敬业、诚信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本文通过介绍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遵循原则,最后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心不仅聚焦在体育学科所直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层面,而且直击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适时融入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实施的全过程。文章以寓德于体理念为指导,剖析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抉择。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了资源挖掘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有限、评价体系失衡等问题。提出:深挖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体育课程德育共同体;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及素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动力等决策。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脱离了社会生活,这种弊端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因此,我们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置于生活,突出生活世界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当代教育的一种趋势,也体现了教育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在深度挖掘和精准凝练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及优化思政教学模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运用文献资料、辩证分析及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全媒体时代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表现出具象流变的育人话语、立体多维的内容传播模式、科技加持的育人方式、多方联动的育人主体等时代特征。针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造成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不成熟、育人内容传播碎片化、全媒体支撑要素不健全、体育教师媒介思政素养不足等推行阻碍,从顶层设计、理念更新、资源整合、科技加持、能力提升5个方面勾画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蓝图,完善“全媒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育人内容体系,深化全媒体技术,助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度,全方位提升体育教师思政媒介素养等创新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陆清  陶志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69+103-69,103
学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体育应发挥和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应和功能,寻找学校体育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快速发展,分析了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途径,为促进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