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罗 《初中生》2006,(35):38-41
近几年的中考题有不少是由书本的例题、习题改编而成的.这类题具有典型性,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为此,认真研究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以华东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上)第76页第18题为例,分析以此题为背景的2005年的两道中考题.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的中考题有不少是由书本的例题、习题改编而成的郾这类题具有典型性,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为此,认真研究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以华东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上)第76页第18题为例,分析以此题为背景的2005年的两道中考题.教材原题:如图1,已知⊙O1与⊙O2相交于点A、B,过点B作CD⊥AB,分别交⊙O1和⊙O2于点C、D,过点B任作一直线分别交⊙O1和⊙O2于点E、F.试说明:数学学习S H U X U E X U E X I39(1)AC、A D分别是⊙O1和⊙O2的直径;(2)AE与AF的比是一个常数.2005年三明市中考第23题:如图2,已…  相似文献   

3.
<正>课本上例题、习题具有问题的典型性、知识的基础性、解答的规范性、应用的广泛性以及问题的可推广性和研究性等特点,因而成为中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利用课本例、习题命制中考题的常用手段有:利用问题的结论解题,改编问题,拓广问题的内涵等.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02页第5题为例,说明课本习题是怎样通过"基本图形"的建构得到中考题的.先看课本习题:如图1,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AC是⊙O的直径,∠BOC=25°,求∠P的度数.  相似文献   

4.
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都是通过筛选的题目的精华,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它们的解题方法和结论本身都具有广泛迁移的可能.近几年的中考题有许多植根于现行教材,在课本中寻找命题的生长点.因此,重视课本典型例习题的研究,用好、用活课本十分重要.下面以源于课本《圆》一章中部分例习题的中考题为例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品味.  相似文献   

5.
<正>尽管中考题年年在创新,但基本的、典型的问题仍然来源于教材。为此我们要立足教材,适当对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进行加工改造、延伸或扩展训练。下面结合人教版九年级课本第101页的一道有关两圆的习题进行探究,通过拓展,建立联系,整合知识,提炼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一方面具有解题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问题的可拓展性,因此常常作为中考题的"题根",以起到重视教材、重视教学过程的良好的导向作用.以一道教材习题为例,从习题结论的一般性、习题的逆向探究、结论拓展等方面作深入拓展,并举例说明其在中考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以课本例题、习题作为中考题源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将对一道教材习题的深入探究,旨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提升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般地说,教材中的习题(包括例题)是精心设计安排的,它不仅要求学生认真解答,更要求我们教师切实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挖掘习题的潜能,进行探索、研究、推广及应用,有效地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同时,促进思维向创造性方向发展。这里仅以人教版初中《代数》第三册第76页第14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重要教学素材.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是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材的使用,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习题,提升学生思维,渗透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19章的复习题中一道几何题为例,谈谈对课本中习题进行多角度变式探究的做法与思考.一、题目和解法题目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为边BC的中点,∠AEF=90°,EF交  相似文献   

10.
类比型探索题又称“迁移性”探索题,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而且这类题多半是以教材上的例题或习题为背景改编的综合题.现将这种类型有关圆的中考题列举三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高考数学试题,大多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教材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引申、拓展和类比,充分体现教材的基础作用.因此,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从多个角度精心挖掘教材例题、习题的潜能,使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习题的作用发挥极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选修2—1)数学》第73页的第6题主要考  相似文献   

12.
如今不少中考题均来源于课本例题或习题,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对课本典型题的研究.以人教版《几何》第三册P79例2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课本中的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应用的浓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迁移性.钻研课本习题,并对其改造、拓展,是培养同学们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对教材例题、习题的延伸改造等探讨则显得非常重要.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196页第14题为例进行探讨,以使同学们开阔视野,增强创新兴趣.  相似文献   

14.
要想利用较短的学习时间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关键是精选例题和习题分析各地数学中考题,我们发现它们中很多题目源于课本例题和练习题,将课本例题或练习习题进行横向、纵向拓展而来.本文通  相似文献   

15.
郑仰杰 《山东教育》2004,(32):48-48
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示范性、启发性和研究性等特点,近几年的中考题,每年约有60%的试题取源于课本的例题、习题及例题、习题的类化、综合、创新与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对课本的研究,用好用活课本,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感悟其真谛,做到“一石三鸟”。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中考试题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将课本上的某些典型例题、习题改编为中考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时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这也就引导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要关注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对鲁教版教材习题设计的实践,与大家交流探讨.一、立足教材,研透典型例题,提炼通性通法案例1 (鲁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128页例3)如图1,在ABC中,AC=BC,∠C  相似文献   

17.
近年各地部分中考题,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压轴题大多是课本的例题、习题变式,本对这种类型题作简单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进入互联网时代,题目翻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中考题更是推陈出新,让人应接不暇.面对独具匠心、设计新颖的中考题,部分教师开始对课本上基础例题、习题不屑一顾,认为教学价值不高,从网上或教辅资料上找难题让学生训练,将学生引入茫茫题海,竟然美其名日“活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弃教材,课本上的每一...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适当改造、利用,加强训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马军 《教学随笔》2009,(7):49-50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引子,如何正确运用好课本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新教材的编写者在处理教材习题时,费了不少心思,同一道习题力求从各个不同角度传递不同层次的信息。下面以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2页第10题为例说说我对教材习题的几点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