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的自画像     
讲自己挺难,还是先从我小时候说起吧.我从小生长在美丽的杭州,在我看来,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我和水很有缘分.听我父母说,我小时候体质很差,一感冒就咳嗽,发烧、哮喘.正好离我家很近的地方就是市体校游泳池,父母就把我送去学了游泳.那时候只要说游泳,我总是特别高兴.我小时候学过的东西很多,先学的是跳舞,但因为我的两膝并不拢,后来不学了;我还背过古诗词,很小就能背《店诗100首》中的相当部分了;手风琴我也学过,可能是我父母对我寄希望太多了,尤其是我妈妈,什么都想让我学.迷上游泳之后,我妈妈对我说;“不能什么都学了,手风琴和游泳,你选哪一样?”我说:“游泳.”  相似文献   

2.
昔日,巾帼女杰奥运争光今朝,武坛元老永葆青春无钱买药才练武我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古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里,从小体弱等病。当时开封练武术的人很多,父母因我身体不好,又没钱买药,就希望我能受益于武术锻炼,借以祛病。所以,我从小就开始学习武术了。我的老师白天劳动,晚上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来教我们。我是白天上学读书,晚上练拳习武。我学武术是有很多困难的,在封建思想束缚下,亲友、邻居们的闲言蜚语,就像初春时分开封常常刮起的风沙那样灌进父母耳朵里。有人说:“闺女家连脚也不裹,男男女女混在一起,蹦蹦跳跳真不像话,难道想…  相似文献   

3.
董秀佳 《乒乓世界》2007,(4):I0010-I0010
“我从小就特别羡慕那些衣服上绣着国旗的国家队队员,当我终于进入国家队后,我对自己的希望很高,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拿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吴圣元 《集邮博览》2013,(12):77-77
我是一个“80后”,由于从小受家庭收藏氛围的影响,我对连环画,尤其是对电影版连环画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满江穿了件黑的瘦身衬衫,同色的西裤,坐在椅子上一脸阳光灿烂。已经出了一张专辑《多变的海》的他,总是谦虚地称自己是“歌坛新人”,这位“新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极会讲自己的故事,于是采访满江变成了极轻松、愉快的聊天。没唱歌以前,满江说他搞了8年的体育,确切地说他以前是个半职业的篮球运动员。于是我问起他跟体育的缘份。“其实,我从小就跟体育没分开过,因为我父母都是搞体育的,他们是篮球教练。按“惯例”来讲,我应该继承他们的事业,这也是他们一直所想的,可我不知为什么,并不太想从事体育,而最大的梦想就是拿着‘麦克风’站在舞台上唱我喜欢的歌给别人听,观众也能十分喜欢,现在就算是愿望成眞了吧。”“我从小一直就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从来没违背过家人的意见,长大后没从事体育可以说是惟一一件违背我父母愿望的事。高中毕业后,  相似文献   

6.
用功     
《围棋天地》2011,(24):101-101
用功这个词汇似乎从小就伴随着我们80后一代,每次父母开完家长会,总会教育我们,你看XXX这次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别人为什么能考第一?就是因为用功,你和人家比比,你像话吗?如此云云,至少在我身上,绝非罕见,无论是学习还是下棋。  相似文献   

7.
《精武》2006,(6):62-62
一、看到李小龙健壮如铁的身体,很多人以为他从小就那么壮。其实李小龙幼年时体弱多病,还挑食偏食。他7岁时跟父亲学习太极拳,为的是健身祛病,15岁才正式拜师习武。二、李小龙的小名叫做“细凤”,就是小凤的意思。起这个乳名是因为他从小多病, 迷信的父母给他起个女孩的名字,希望躲避小鬼们的纠缠。  相似文献   

8.
“好动”,她与乒乓结缘 金健兰出生于1944年,在江苏南京的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小时候没人想到她会与乒乓球有任何联系,而父母似乎也没有看到女儿这方面的天赋。她的父亲是铁路职工,铁路有个俱乐部文化宫,从小好动的金健兰非常喜欢打球,是铁路俱乐部文化宫的常客,尽管父母并不喜欢自己的女儿成天打球,但是忙于工作的父亲母亲又怎么能拦得住好动的金健兰?“我小时候基本上就是把板子往后一插,就溜出去了。”  相似文献   

9.
吴薇薇 《新体育》2010,(2):14-18
那些在赛场上力挽狂澜担当重任的,其实早就由“80后”主演了。 80后的爱情有点不一样。 80后们很自我,他们说:“嗨,爱就爱了,当然要大声说出来!” 80后们很低调,他们说:“嘘,小声一点,爱情是我们自己的事,别人不要来打扰。” 80后们很清醒,他们说:“嗯,事业爱情两不误,事业是主力,爱情是动力。” 长大成人的80后啊,我的事业我努力,我的爱情我做主!”  相似文献   

10.
我从小失父母,后又惨遭迫害,劫后余生却病魔缠身死神判刑。但我竟奇迹般的一次次战胜了病魔和死神,这全靠我的健身功。我按病之轻重缓急编了几套功,现将最简单易学且最有趣的“每日三嬉”奉献给亲爱的读者朋友。1.嬉水。清晨和晚上睡前洗净手脸,  相似文献   

11.
自幼体弱,频入医院,无怪父母在我只有两个字的姓名中硬是放入一个“强”字,而听得最多的除了这名字就是“多休息”的嘱咐了。于是从小好静不好动,及至中年,每日无题慢板三部曲:以车当步上下班,伏案工作一整天,书报电视送我眠。习性是父母惯的,根据却是我从神龟那儿找的,静处勿躁,少能量消耗,少心动加快,终能延续时日,以致长寿。  相似文献   

12.
童年记事薛申:我小时候就爱看球赛、也爱踢球、但常常与伙伴们在胡同口踢塑料球。这可能受我父亲的影响,他挺喜欢足球的。田野:小时候,我拉过手风琴,家里人希望我多学点本事。我老爸以前在业余体校踢过足球,受他的影响,我也喜欢上了足球。10多岁时、我参加“可口可乐杯”少年比赛,得过两届最佳射手。杨璞:我从小在东直门小学踢球,结果让体校的教练给看上了。长大成人薛申:我1992年进卢城体校,1995年进北京青年队,1998年打甲A,接着又进国奥队集训,这么一步一步的,我觉得还挺顺。其实,我从小成绩一直特别好,我小学毕业后,作为“三好生”被保送到师大附中,初  相似文献   

13.
真逗!听——“我特别喜欢体育!你问我喜欢哪些项目,那可太多了!可以说除了地滚球、藤球、曲棍球外都喜欢!”著名京剧演员耿其昌对体育的一片热诚之情溢于言表。“我不喜欢体育!”八届政协委员、梅兰芳金奖获得者、耿的夫人李维康偏偏唱反调,“一点儿也不喜欢!”“我是从小就喜欢体育。因为它竞争性特别强,看着过瘾,带劲!”“看来你这人好斗!”“嗯,我好斗。——我好斗?”“你好斗!我比你温柔。为什么不喜欢体育?不为什么,就是不感兴趣。”“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喜欢的人太少了!”笔者惊讶道。“是吗?那看来我是少数派了!”“哎!我就是多数派!”旁边做作业的女儿回头看着一本正经的父母,笑了。  相似文献   

14.
《时尚球类》2006,(4):41-41
田鹏飞是中国台坛的另一颗希望之星.他比丁俊晖小几个月.目前同在广州国华球房练球。这次他的父母都来陪他参见比赛。因为同是辽宁人.我和他的父亲田忠阳先生谈得很投机。田忠阳也是一位台球迷.几年前他在大连开了一家娱乐城.里面的球房生意很火,这样的环境下田鹏飞从小就痴谜于台球.甚至到了没有空球台就哭鼻子的地步。作为父母他们也非常开明.乐意让孩子选择这条路。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2月6日吃罢晚饭,我去父母家,当我告诉了父母12月8日我要去内蒙古赤峰市所属的林西县出差,大约得一个星期后,父亲惊喜地笑着说:“海龙,真是太巧了,你到赤峰市的林西县出差,离赤峰市一定不远,12月12日是你七爷爷的90岁大寿,希望你抽点时间,买些寿礼,代替我到你七爷爷家给他老人家拜拜寿。”  相似文献   

16.
黄虹 《体育教学》2024,(1):10-13
<正>彩虹,是我追求的人生图腾,这不仅是因为我的姓名中有见证父母爱情的“虹”字,更有我对人生的“虹”愿。我希望每个学生的求学如彩虹,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我希望每个学生的生活像彩虹,经历酸甜苦辣,风雨过后绚丽璀璨;我也希望我的课堂像彩虹般斑斓,辉映湛蓝的晴空;我更希望自己的内心如彩虹般宏大,阅尽世间万物,积淀优雅从容。多年来,遵循这样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17.
张文华 《游泳》2021,(2):42-43
身为父母,如果你确实希望孩子游得快,你的作用必须是帮助他保持安静和快乐。“作为一名进行游泳训练的孩子,我经常处于非常紧张的情况之下。上帝啊,如果我在一场比赛当中成绩不佳的话,我简直等不到这项比赛结束了。在整个回家的路上,我听够了父母的各种埋怨的言辞!每一次我在比赛中游得不好的时候,我妈或者我爸就会不停地唠叨,其中的内容无非是我一切都做的不好。按他们的话说,我工作努力不够,我比赛中转体出现了问题,我的表现非常愚蠢。恐怖,总之,他们感到沮丧的原因就在于我。这样的话,使得我就开始仇恨游泳运动了。”  相似文献   

18.
逄伟 《乒乓世界》2001,(8):30-31
虽然与自已的父母感情很深.但在生活中孔令辉最崇拜、最尊敬的人,其实还是老师。也许是自己的父母都是老师的缘故吧.孔令辉从小就对做老师的人怀有特别深厚的情感。他总是认为:“爸爸妈妈的学生都跟爸爸妈妈好,我也要跟老师好!”尤其是对自己的班主任曹老师,孔令辉不光是特别听她的话,而且每时每刻都把她记挂在心上,一有了什么好事儿,他第一个想念的总是她。  相似文献   

19.
在乒乓界,人们把刘国梁、瓦尔德内尔等人的打法称为特长型打法,而把孔令辉、萨姆索诺夫、王励勤等人的打法称为实力派打法。从而也就有了“特长型选手”与“实力型选手”的不同称谓。但是我认为,“实力型选手”的称谓不妥。  相似文献   

20.
收藏战争     
段生馗 《收藏》2009,(6):19-19
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下一辈,但是,“日本鬼子”“三光政策”“抢掠”“杀人”这些父辈时常挂在口边的话题,是我从小就听到的时隐时现、似懂非懂的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