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语档案馆     
一、题目引出来的话 先立题,再做文章,这是常例。题目立了之后,觉得不象是写学术论文。改成“论”:“论档案馆”或“档案馆论”,好大的题目,写得出来吗?只得“漫”。“漫”者,据《新华字典》解释:“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漫谈、漫不经心、漫无边际。”而《词源》则有“漫语”条云:“不切实、不着边际的话。”妙极了:漫不经心地写点不着边际的话,于我这不学无术者写“学术论文”最为适宜。不妨“漫语”一下。  相似文献   

2.
杨东光 《传媒》2002,(11):32-32
《朝阳日报》作为辽宁省欠发达地区一张对开四版的地市级党报,所承载的使命和负担很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也很严峻。对此究竟作何应对?我们的做法是:提高报纸质量,加强舆论监督。 坚持新闻立报和质量求胜 报纸怎样才能既体现党报特点,又能满足广大读者需求?我们的选择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坚持新闻立报、质量求胜,做到“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3.
章志宏  徐琼 《声屏世界》2010,(10):52-53
“新闻不过夜”的实践经验 树立抢新闻观念,提升新闻质量的意识。新闻立台是广播电视业内人士的共识共为。要做到新闻立台,发挥新闻在提升电视台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新闻的质量最为关键。新闻的质量关乎媒体的形象,是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三十而不立     
对于“三十而不立”.人们并不需要过分地在意.随着旧秩序的改变.“立”或“不立”的评判标准也逐渐多元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近读新闻界前辈徐铸成老人写的《报人张季鸾先生传》,谈到当年新记《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后,“编排参差错落,不像别的报纸那样呆板。特别是头条和几个三栏标题,准确而生动,正如袁子才《随园诗话》所说的是‘立在纸上’,而不是躺在纸上,有强烈的吸引力,引人急于阅读新闻全文。”从而,联想到新闻写作,怎样才能“立在纸上,而不是躺在纸上”呢?笔者认为,写新闻多用巧用动词,是“立在纸上”的一个诀窍。动词的特点,是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成为语言文字中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因素。所以,古今名家赋诗著文都讲究巧用动  相似文献   

6.
一位立了大功的英雄,却有过不光彩的“前科”,新闻报道应该怎样写他?  相似文献   

7.
我在大学学习的是新闻专业,毕业后从事的是新闻工作,从60年代初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屈指算来已30多年了。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新闻战线已过“立”年的我,“立”的根基还欠深厚,更谈不上“不惑”了。过去、现在,我在实践中遇“惑”颇多,将来肯定还会不断地与“惑”结伴而行。惑者,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电视“板块节目”很时兴.而“板块节目”中的各个“子栏目”往往需要用“串联词”来衔接,因此“串联词”的写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板块节目”的整体质量和播出效果。那么怎样构思和撰写“串联词”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9.
才须学,学须志。志不立而事不成。志,是理想、决心、毅力、智慧的“合金”。当我倚坐于巍巍长城之上,情不自禁地赞叹它气势磅礴的雄威之姿时,可一俯首足下,看到筑成这巍巍长城的,不正是那无数块砖、石和泥土吗?  相似文献   

10.
被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出版系统先进单位称号的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始终把提高图书质量看作是立社之本,成功之道,建立了有效的图书质量管理机制,实行了“一条龙”管理办法,促进了图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一、“生前诊断”与“死后验尸” 随着出版社全方位改革的日益深化,在图书质量管理措施上创造了“生前诊断”,“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