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的发展需要,以及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论述了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途径,即转变教育观念,结合专业课特点;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开展课外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建设对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专业实验室在培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高校体育专业实验室是新形势下促进体育学科发展的关键。以新文科视角对体育专业实验室建设革新进行思考,梳理和分析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教学模式改革、促进资源共享、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开放模式和规范化管理等角度阐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讨论了当前实践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思路.针对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由五部分实践模块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新一轮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历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举办的项目与方法,对基本功大赛的概念、办赛的目的、项目以及参赛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提高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是举办基本功大赛的根本目的,基本功大赛对专业培养方向有导向作用,比赛项目要体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基本功,因此提出需要调整与改进比赛的项目与方法,以使赛事更为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5.
采用调查法分析社会对体育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天津体育学院设置体育艺术教育专业的案例为切入点,探索中国体育艺术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体育艺术复合人才既是当下社会迫切需求,也是体育院校开设艺术专业的特色所在.天津体育学院体育艺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清晰,方案设置合理,注重社会实践,为同行业的定位与发展提供良好借鉴.建议在专业建设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办学方针、注重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服务社会的清晰定位.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根本是要解决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问题.由于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状况、企业条件、合作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具体形式需要园地制宜探索不同的途径与方法.三福百货和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构建“2+1”的产学研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依据校企共建专业模式要求,按照对接行业、工学结合、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建设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开展连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以期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鲁勇 《体育世界》2009,(4):68-7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针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身的改革滞后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进程,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方式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重点.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发展的学生——准中小学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8.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个案,从专业建设和发展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和专业特色等方面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专业建设和发展首先要确定专业的定位问题,专业定位要适应社会需求、依托学校特色、以生为本。大学要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的未来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点,休闲体育专业应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性和应用性,以能力为基础,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休闲体育专业特色可概括为面向未来,引领发展,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休闲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师专体育专业的现状和专业特点,指出开展素质教育要明确目标,转变教育思想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等体育院校冰上舞蹈表演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由于哈尔滨体育学院是国内开设冰上舞蹈表演专业方向的第一所院校,因此,本文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个案,从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时分配,到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教材的选择与编写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冰上舞蹈表演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应充分结合学生的专项特点,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的平台,构建符合办学特色的“2+2”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培养社会急需的冰上舞蹈表演艺术人才.研究形成的结论将为我国体育院校舞蹈表演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舞蹈表演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