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学校特色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学校特色建设中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注重学校的文化积累,并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和解读学校的文化资源,重构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使之符合时代精神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挖掘内涵,凸显学校文化主题。2015年,安陆市把创建"发展均衡、治理严谨、质量领先、文化鲜明"的鄂中教育名市作为奋斗目标,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到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各学校立足地域特点、历史传统和发展现实,提炼学校文化主题,形成办学特色。紫金路小学发掘汉东书院历史,提出"诗雅"和"墨香"的文化发展方向,形成以"诗、书、画"为特征的传统特色文化。碧山脚下的烟店镇初级中学、太白初级中学都以李白"酒隐十年、栖身碧山"为依托,深入挖掘"李白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历史虽然有长有短,但其发展历程却是一笔财富,是一和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我们看到的校园古老而灵动,那些亭台楼阁,老树古藤,古碑石刻,怎能不让人感受到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的厚实和蓬勃的生命力.还有,稳定的支持学校发展的校风、教风与学风,虽平实,却营造了优良传统、学校精神,形成了每个学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它将对人的精神素质提高提供一种提升力,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提供一种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5,(12):F0002-F0002,I0001-I0003
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是一所具有80年历史的老校.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位于繁华的豫园商业旅游区内.环境优美.与古老的豫园互相辉映。学校以“明德臻理、创新务实、和谐发展、人文见长”为校训.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郧阳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前身为郧山书院,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即1547年,迄今已有461年的历史)。学校在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传承文明,进而不已,明德博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它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光辉旗帜,使学校走上了一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何文 《教育导刊》2010,(4):53-55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质立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形成了“德育为首,以德治教”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先进文化对学校内涵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注重提升学校文化的熏陶力.将积淀了80年的学校办学传统,融会于时代精神之中,进而提炼成为具有校本特色的“和美”文化。“和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丽丽  曲辉 《生活教育》2012,(12):80-82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个性化发展,是一所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既要注重继承学校历史传统,又要植根于地方文化土壤,既要立足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要以开放的胸襟吸纳其它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才能打造出具有特色与实力的学校文化,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学校。今天的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以她九十年的文化积淀为依托,扬起教育改革的风帆,本着“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宗旨,确立了“通过课程结构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主线。  相似文献   

9.
一、对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优良的传统,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和无形的资源。我校创建于1951年,近60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求实奉献”的五小精神。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学校要想在长久而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唯有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0.
戴显志 《生活教育》2014,(2):37-40,122
百年老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优良读书传统。新时期如何发展?经过诊断和分析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从2009年开始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本文从课题的提出、研究的设计及研究成果等方面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于1924年开办,和中山大学一样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确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础”的办学理念,以“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突出的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2006年初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相似文献   

12.
吉林市龙潭区实验学校是一所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校,2003年发展成九年一贯制学校。现今拥有147名教师,2100名学生。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不仅创造了龙潭实验学校昔日的辉煌,更铸就了今天令人瞩目的业绩。2010年初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历史的责任与学校的未来发展都要求我们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重新进行更为深邃的思索。我们认为,学校要想健康持久地发展,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漂亮的校园、一流的设施、新建的大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文化。今天看来,办学水平的竞争,表面上是生源、规模、设施以及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上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前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是一所具有80年办学传统的学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走过了经验主导、校长主导和制度主导的学校管理阶段,“文化管理”、“文化立校”已成现代学校管理的时代旋律。 学校文化作为发展学校和个体生命不可替代的长效力量.表征着现代学校的实力、磁力、张力和个性。先进的学校文化关乎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是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生命之魂。 我们固然需要从一般意义上明晰学校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我们更需要“历练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 因历史积淀、环境资源、思维方式、理想追求的不同,学校文化构建策略亦有差异。学校文化因之而摇曳多姿。本刊将倾情聚焦走在实践前沿的学校。培育学校文化的多元思考、策略建构和多维技术。 从有助于历练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出发.走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学校文化传统分类视角,本期推出的“以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和谐发展”长文,试图通过对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的个案解析,从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四个维度。讨论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培育路径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于学校发展的价值是怎样的。以期把脉先进的学校文化催生现代学校持续走强的和谐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有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名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表现出雄厚的实力和发展动力,在基础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席位,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经风雨的百年名校,都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深邃的教育思想。对历史名校进行探究分析,找寻学校发展路径,借鉴传统教育思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探寻学校历史文化建设的途径学校历史文化建设的角度是多维的,从历史名校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主要是通过对校  相似文献   

16.
木斋中学重视校周文化对学校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协调学校品牌创建与学校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利用独有的“木斋”资源,将已有80年历历的“木斋精神”不断传承、创新、发扬。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等方面促进学生的文化选择、传承、创新。从教育的视角出发,传承与发展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发挥学校在保障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有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播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学校历史教育不能够解决日常生活难题,为此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门无用的学科。具体言之,学校历史教育不能像数学、语文、外语那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实际的用途。历史教育在学校“萎缩”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国家的角度把它抬得多高,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都无济于事。本来源自历史文化的信念,理应成为国家或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的内驱力,但是因为新革命形成的新传统早已模糊甚至拔掉了由历史获取信念的根基,从历史教育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复苏自信的理由!本来源自历史文化的财富,理应成为国民志气与智慧不可或缺的丰富给养,但是因为新时代促动的新意识远没有找到新文化的立脚点,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也从来没有切实地落在公民社会之中,以致从历史中学到的功利全在做政治的附庸。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F0003-F0003,F0004
哈尔滨医科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在近80年的发展进程中,学校传承了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 ,发扬了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综合实习不断加强,形成了相当规模和鲜明特色,跻身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前列,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211工程”院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随着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也逐渐有所扩大,同时也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以,作为一名"九年一贯制"的教师尤其需要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课题,并为此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