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视角审视翻译研究和戏曲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从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这两个元功能入手,尝试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关汉卿杂剧《单刀会》(《关大王单刀会》)英译文本与剧作源语文本的意义切合度。杨宪益《单刀会》英译文流畅优美,传神达意,但在一些细节上仍有可商榷之处。该剧英译文在词语层面,一些文化典故词语漏译和误译,或进行文化简化,造成译文文学性降低,同时也造成概念区分度缺省。在小句层面,译文改动了原文的及物性,关系过程误译为心理过程,造成译文意义溢出。相对于概念上的误译,译文在人际意义上的误译漏译更多一些,混淆或过于弱化了原文称谓与数字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的有意误译与无意误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的不断完善,中国与英美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于是涌现出大量英文汉译、汉文英译的翻译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也不乏误译现象的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有意误译与无意误译两方面分析误译产生的原因,通过大量翻译实例的对比,提出读者在读译文时要了解原文和译文的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译者在译文时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在原语中心论的影响下,追求译文完全“忠实”于原文的传统思想长期占据翻译理论的中心位置。因此,误译常常被斥为“劣译”。随着国内翻译研究范式的逐渐转变,译者的创造意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误译,特别是文化误译也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从接受理论、哲学阐释学等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误译的不可避免性,并以霍克思译《红楼梦》出现的部分文化误译为例证,阐明了文化误译与译者的再创造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几部汉译日翻译作品中的惯用语误译进行分析,探讨了汉语惯用语日译的主要方法。惯用语的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但根据文体风格,应灵活采用意译和套译,否则会词不达意,偏离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在国内翻译界造成了很大影响。该丛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学家张培基先生所撰稿的译文集结出版,受到了英语专业尤其是翻译专业学生的喜爱。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意译、增译、减译和替换四个方面探讨了张培基译文(以下简称"张译")中所使用的归化翻译策略,认为张译中的漏译、误译、增译、改译等现象是译者为了达到某种翻译目的所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的体现,是散文翻译中较好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译文学"学科建构的基石是若干学术概念与学科范畴,需要从自古及今、源远流长的中国翻译史与翻译思想史中加以发掘、整合与提炼,还需要将外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思想加以参照。为此,在"译文学本体论"层面上,提出并界定了"译/翻"、"可翻不可翻/可译不可译"、"迻译/释译/创译"三组概念,以此作为译文生成的概念;又提出并界定了"归化/洋化/融化"、"正译/误译/缺陷翻译"、"创造性叛逆/破坏性叛逆"三组概念,以此作为译文评价与译文研究的概念。这两组概念又都涉及"翻译度"这个概念。通过论证这些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了"译文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又在"译文学关联论"的层面上,阐述了"译文学"与一般翻译学、与译介学、与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关联性,从而确立了"译文学"的学科定位,论述了其独特的学术功能。今后,还需进一步强化"译文学"的理论自觉,使其在翻译文学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误译是对读者造成误导的翻译单位或翻译现象,翻译策略选择失当是导致误译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翻译界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概念还有混用的现象。翻译策略体系包括译前信息取舍策略、译前文化导向策略、译中语意转化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若干,译者需由译前策略到译中策略逐项作出选择判断。翻译策略体系研究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三个概念进行剖析,明确翻译策略体系,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等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自不待言,但各家对翻译对等标准却不尽相同,对翻译偏离的容忍度也是不同的.然而,在语言等交际活动中都存在着"偏离",在翻译过程中偏离往往不可避免.尤其对于翻译这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偏离有时是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行为.文章从偏离的限度出发,以"翻译目的论"为理据,以海事翻译为实例,对"变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奥巴马就职演讲英文版的"有道"翻译汉语译文为语料,摘录其中定中短语误译的语例,对其错误做出描述及分类,发现其主要误译类型有漏译、增译、将状中结构混淆为定中结构、定语与中心语语序颠倒四种类型。建议有道翻译今后能够:增大词库容量,多收录常用短语;增强对常见句型的识别能力;更多地结合语境灵活翻译;增强对to引导的不定式和介词短语的辨别能力;提高人类翻译例句库中汉语译文的规范性;提高对定语从句的识别能力与翻译准确度;在翻译中注意汉英语定中结构的语序差异。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的"文化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翻译被看作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用其分析翻译中的文化误译现象可以发现,充分照顾到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有意误译,使得译文读者只需付出很少的推理努力便能找到原文与其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译者也应发挥主体性与创造性,避免无意文化误译的产生,并充分运用有意文化误译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是一种有关言语交际的理论,从其二次交际原理出发来探讨翻译过程中文化误译的原因,揭示了有意误译存在的必要性。译者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品的优劣,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一种体现。为使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为译文读者所识别,应再现原文的最佳关联,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误译虽不可避免,但应适度。  相似文献   

12.
翻译研究离不开对"伪译"现象的探讨。分析"伪娘"的必备条件、"伪娘"的实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伪译"的本质。"伪译"与重写不同,"伪译"在主观上是一种翻译活动,而重写却是一种创作活动;"伪译"也不同于改编,改编在主观上对源语文本进行了改写,而"伪译"往往是由于某些客观因素而不得不对源语文本进行创造性翻译,从而偏离了源语文本。"伪译"是对源语文本的创造性翻译虽然在语义上有悖于原文,但却做到了功能上的对等,在某种程度上为译文作者实现其翻译目的或为目的语文化输入新的活力、引进新的文学形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电影Mulan的中文字幕虽然具有"伪译"的性质,但却让中国观众获得了与外国观众类似的观感和体验,因此,"伪译"和"伪娘"一样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等值翻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争取全篇章的最大等值。在英汉互译时,有时需要译,有时需直译,但只有等译才能使译作与原作等值,才能使译文尽善尽美。尤其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等值翻译可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保留愿意,能使读者更深切地体会原作。  相似文献   

14.
误译是对直译和意译的曲解.误译包括死译和胡译.死译不是直译.胡译也不是意译.汉译英中以死译的情况居多,而死译的结果造成翻译不足或翻译过头的错误.避免误译可以采用直译法、调整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5.
胡萌萌 《考试周刊》2013,(36):17-17
在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指导下,本文通过分析原文与译文的语域,对比概念和人际意义偏离,对夏乙琥译《大钱饺子》做出质量评估。认为偏离对译文质量没有损害,译文保持了原文的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司显柱先生提出的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从译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偏离两方面入手,对徐志摩译拜伦的名诗"今天我满三十六岁"的中译本进行翻译质量评估,一方面检验了这一模式在诗歌翻译质量评估上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对"今天我满三十六岁"的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洛阳伽蓝记>校释今译》一书译文存在的"误译"、"未译"、"生译"、"漏译"几种问题,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翻译事业的发展,唐诗的翻译越来越受瞩目.但在热译的同时,误译的现象同时存在.文章从唐诗中的“郁金”意象入手,浅析人们对“郁金”意象的误解,并对其翻译处理(误译、译香、译色、色香共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是我国译介最多的日本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我是猫》更是深受人们的欢迎,迄今已有八个全译本,为其已译作品译本最多之作。然而,研读这些译本并核对日文原著,我们发现译文存在诸多句子误译现象。本文拟以尤炳圻、胡雪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名著名译插图本》为主要例子,并以其他译本为辅助例子来分析这些误译现象。如果此类误译问题能够引起日语工作者的注意并成为误译研究的范例或翻译批评的根据,则笔者之幸莫大焉。  相似文献   

20.
林译小说中有大量的增补、改译和删除等形式的有意误译。林纾和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也不例外。根据传统的翻译理论,该译作被视为不忠实的翻译。然而,这部译作在晚清却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传统翻译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翻译伦理却能为此提供理论支持:林译小说中的有意误译具有不可避免性;有意误译中包含着忠实性的因素;有意误译实为一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