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以良好的心情去面对学生,并在教育中影响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教育和待人处事。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教育,其实质就是心情传染。开展“心情”教育,教师的爱心是关键。“心情”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以满  相似文献   

2.
心情树     
崔鹤同 《师道》2002,(12):29
在某小学四年级(4)班的讲台前,“长”着一棵“心情树”。树上挂着红、黄、灰、黑四种颜色的心情卡,代表全班学生很好、好、差、特差四种心情。卡片是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有太阳形、月亮形、心状形等。每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心情好坏,挂上卡片,谁的心情如何,使人一目了然。“栽种”这棵树的便是班主任徐秀莉老师。一天,学生蔡唯犯鼻炎病,心情不好,挂了黑卡,大家都主动关心他。徐老师还告诉他吃什么药效果好,使小蔡唯的心情很快“阴转晴”。一般而言,孩子们的性情是很不稳定而又易于外露的。作为老师,应该善于“察颜观色”,及…  相似文献   

3.
在某小学四年级(4)班的讲台前,“长”着一棵“心情树”。树上挂着红、黄、灰、黑四种颜色的心情卡,代表全班学生很好、好、差、特差四种心情。卡片是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有太阳形、月亮形、心状形等形状。每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心情好坏,挂上卡片,谁的心情如何,使人一目了然。“栽种”这棵树的便是班主任徐秀莉老师。一天,学生蔡唯犯鼻炎,心情不好,挂了黑卡,大家都主动关心他。徐老师还告诉他吃什么药效果好,使小蔡唯的心情很快“阴转晴”。一般而言,孩子们的性情是很不稳定而又易于外露的。作为老师,应该善于“察颜观色”,…  相似文献   

4.
微情报     
《音乐世界》2013,(2):16-16
经过了“是芥末日”的洗礼,大家是否都有一种仿佛“一夜长大”的心情?对自己“重生”后的未来是否有了更憧憬的期盼昵?让我们看看艺人们有哪些“末日心情”吧!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她晚年所作的名篇之一。其中“满地黄花堆积”一句,有资料(如《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吴铜运主编,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把其解释为“庭院里黄花遍地盛开”。这首词是反映词人晚年独居的愁苦心情.满地黄花遍地盛开是一种很绚烂的情景啊,这种美丽的景色与词人的愁苦心情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6.
宋人范晞文《对床夜话》卷二引文:“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里的“虚”是指思想感情,“实”是指景物形象。如果只在诗中写“虚”,干巴巴地抒情,当然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堆砌景物,定然缺乏生气。因此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是一种将某种心情加以物化来表达的手法。所谓将心情物化,就是将无形的抽象的心理状态,用有形的景物状态去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7.
朱倩文 《成长》2006,(4):96-96
“玩”好像应该是个欢快的主题,但本期策划做下来却觉得心情非常沉重。最爱玩的花季,却过早地凋谢了。“玩”作为一种本能,被妖魔化地冠予玩物丧志的恶名,而“玩”作为一种能力,被无端端地误解为竞技和争取荣誉的砝码。  相似文献   

8.
何嘉昆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6,19(6):F0002-F0002,F0003
对于摄影,谈不上热爱,谈不上“发烧”,仅仅够“玩”而已。玩的是一种感觉,玩的是一种体验,希望能用镜头记录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摄影协会的朋友们,是你们让我多了一个玩活儿。  相似文献   

9.
心情卷画     
有人说最不能丈量的、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心情。同是六月天的阴阴晴晴,赵师秀看到“黄梅时节家家雨”,曾纡觉得“梅子黄时日日晴”,戴复古则称“熟梅天气半晴阴”。———不知是心情播云撒雨,还是云雨笼罩心情。也有人说,有一种美好,是以心情等待心情;有一种快乐,是以心情发现心情。生活赐予你美好的快乐的感受,也会以痛苦和寂寞的滋味来告诉你该对生命如何去珍惜和享受。其实心情是自己营造的。不是有成语“自得其乐”、“自我陶醉”吗?正如烦恼多是自寻、忧愁皆为心生一样,快乐是自己体会的。那动的和不动的人生之景,有时会让你灿笑成花、泪垂成瀑、惆怅似雾、欢歌如风。于是,出现了一幅幅多彩的心情卷画。  相似文献   

10.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用“焦虑”两个字来描绘他对如何加快培养我国自己的世界级“大师”人才的担忧心情(参考《报刊文摘》2006年第2307期)。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工作者,我们为此心情十分沉重。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果我们不能在若干年内培养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希望的世界级政治领袖和科技人才,是一种耻辱。总理的“焦虑”也应是我们的“焦虑”,因此,我想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咖啡高三     
有人说.高一是“梦想派”,心情尚在梦中飞翔:高二是“理想派”,心情还带着想象的翅膀;只有高三是“现实派”,它是脚踏实地耕耘,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而这种心情就像一杯咖啡,香香的,浓浓的,够你细细品味。咖啡闻起来刺激喝起来香.正如高三。早先听上几届的学哥学姐们说高三紧张,终日马不停蹄,一幅兵荒马乱的景象,现在自己也成了高三人,觉得高三的紧与松、走与停也只是一种心境、一份心情而已。  相似文献   

12.
考试前夕保持良好心境三法高考前夕,如何保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境从而精神抖擞地迎接考试呢?一是干脆与学习“绝缘”。两三天的“临阵磨枪”“磨”也“光”不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是养精蓄锐。实在放心不下的同学,可以带着一种轻松消遣的心情进行浏览式学习,但这种学习应...  相似文献   

13.
此文在对“距离与美”的正反阐述中,都突出“距离是一种心情”。从“距离是否产生美”切入,升华出旨意“距离是一种心情”,这种升华是植根在正反阐述中的:在正面阐述中,“明月美”是因为“充满了希望”,“牛郎和织女美”是因为“源于……苦难”;在反面阐述时,“墙不美”是因为隔绝了“亲情、友情、爱情”。此文以“美”为弓,“情”作箭,射“距离”——构思巧妙,立意独特。  相似文献   

14.
补白     
蔡方华 《学习之友》2012,(10):61-61
“7·21”特大暴雨带来的更深刻警示,是全民性、立体式的防灾减灾体系还远远没有形成。“7·21”特大暴雨降临之初,多数北京市民还持一种看热闹的心情,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场降雨可能带来严重的灾情。  相似文献   

15.
“五一”长假的到来,即预示着高考脚步的临近。莘莘学子们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等到了收获季节。紧张和期待的心情此时已成为一种心境,考后回味,你会觉得其实这也是人生中的一种美好享受。  相似文献   

16.
何环永 《甘肃教育》2003,(12):25-25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选有袁宏道《满井游记》一文,“阅读提示”中对该文的诠释是:“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生动表达了一个‘城居者’整个冬天‘局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笔者熟读全文后,思忖再三,觉得其中“表达欢快心情”之说似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一年前,我积极倡导我班家长参加帮幼儿记“心情日记”的活动。所谓记“心情日记”,是指幼儿将一天中发生的、与自己情绪有关的事情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家长则帮助幼儿记录下他们的语言。活动开展一年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厌倦在日记本上抒写心情的传统方式,追求时尚、个性鲜明的中学生找到了一种新的记录成长的方式——写博客。到相关网站申请空间,不时上传点个人信息,比如字、图片和录音件,在网上“晒晒”照片,“晒晒”字,“晒晒”心情。内容从对其他网站的歪批酷评到自己的流水账、照片、诗歌、散、科幻小说……只要喜欢,就可以尽情地在Blog上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七子”的作品,可以发现“七子”在归顺曹操后,既有热情洋溢的颂赞之作,同时“七子”也有反映郁闷心情的作品。对曹操的颂赞也是“七子”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而郁闷心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所引起。本文主要就这两个方面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20.
[团员备忘录]矮小的篇幅,承载不了所有记忆的重量;不如撷取一个片断,来对众人诉说一种“忘不了”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