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亚洲区足球十强赛中国队快速进攻运用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视直播观察统计,对中国队4个主客场8场比赛中运用快速进攻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快速进攻是中国队占据较大优势的一个有效进攻战术手段;抢断技术在发动快速进攻的时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个人快速突破,中、前场抢断发动快速进攻的效果最佳 。  相似文献   

2.
持球突破技术及时机的掌握与运用,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直接关系到全队进攻的成败,而且关系到集体配合的效果,与最终的比赛结果也紧密联系.通过分析持球突破技术及时机的把握,从进攻队员如何能更好掌握与运用该项技术的特点出发,提出如何把握瞬息既失的时机,以及训练把握该时机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手球比赛中 ,进攻队员合理选择射门区域、掌握射门角度与时机 ,完成射门技术是提高射门命中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 2 0 0 1年世界男子手球锦赛亚洲东亚区预选赛中日、中韩比赛中射门区域特点的分析研究 ,找出目前中国队与日、韩两队在射门技术上存在的差异 ,为中国队在今后的训练与比赛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采集法等方法,对世界优秀拳击运动员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比赛中进攻技术特征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塞尔丹巴是一名典型的远距离打法型,技术运用全面,隐蔽性强、击打准确,具有较好的距离感和掌控进攻时机的能力;进攻技中移动较少,能较好控制重心,多以控制距离的方式移动;以直线性拳法运用为主,速度快,且突然攻击;但他攻防技术运用相对单调,变化不大,很容易被对手发现防守破绽,比赛中失点主要集中在进攻起动和与对手在相持阶段被对手用后手直拳击中。本研究对中国运动员制定参赛预案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中外男排在比赛中后排进攻情况进行统计,就其发展趋势、效果和作用作了研究分析,针对男子后排进攻在重大比赛中运用的情况,对它在比赛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今男子排球比赛中的后排进攻运用非常广泛,并且成功率也很高,这也说明后排进攻将在今后的比赛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球门正面2、3区域进球最多,是防守的重中之重,6、7区是远射的最佳区域;比赛的最后15分钟是进球的高峰期,防守时应集中注意力;直接抢点射门进球最多,前锋队员是进球的主力;中路进攻入球最多,突出中路进攻、加强边路进攻是趋势;通过定位球战术进球53个,比例在上升,已成为球队进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选择有效的进攻方法,找出适合在橄榄球比赛开阔地和空隙中创造出自己的进攻空间和最实用的进攻战术打法,通过比赛中战术的运用,对实际空间(纵向空间和横向空间)利用的分析与研究,为创造橄榄球比赛进攻有效空间作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2011—2012赛季NBA总决赛热火与雷霆五场比赛录像,对热火队在阵地进攻中零度角区域所发生的有球进攻技术进行分析。将有球进攻技术划分为直接得分和间接得分两部分,其中直接得分包括:中远距离投篮、内线强攻、持球突破;间接得分包括:突破分球、二次进攻、制造对手犯规。结果显示,发生在零度角区域的进攻技术中有球进攻中内线强攻和二次进攻对比赛的优胜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外优秀篮球队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提高篮球进攻的训练水平,以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从快攻、外围个人进攻、内线进攻、进攻篮板球和强攻等多角度对进攻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快攻能力是当今篮球比赛进攻能力的重要体现:外围个人进攻能力和内线中锋进攻能力是集体进攻配合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进攻篮板球的获得可以增加进攻次数,提高投篮命中率和增强投篮信心;在严密防守下的强攻能力影响比赛胜负,并与比赛精彩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世界高水平足球队比赛进攻节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规范研究的操作定义和观察指标,然后运用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英格兰足球队、德国足球队、巴西足球队、阿根廷足球队4支球队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各自4场比赛,总共16场比赛进行录像观察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比赛进攻速度、比赛进攻发起的场区、传球形式、传球方式、通过何种方式发起进攻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比赛进攻节奏;英格兰和德国的比赛进攻节奏要快于巴西和阿根廷,这四支球队在不同的比赛比分、不同的比赛时间段都会通过各种技战术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比赛进攻节奏,这也是世界优秀足球队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东京2020奥运会”的推迟为国乒积极应对深入备战争取了时间,同时也对日本新星伊藤美诚为代表的现代颗粒打法带来了机遇。在传统三段法的基础上,运用卡方检验对伊藤美诚与国乒主力近期的比赛样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伊藤美诚的发球落点和第3板抢攻方式对比赛结果无显著性影响,接发球击球技术对比赛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相持段最后1板的击球方式对比赛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影响,同时验证了回合中按照时间序列所运用技术对于比赛效果的显著程度。发抢段中发球质量高,“中路长球”的威胁最大,“反手弹”和“正手拍”是第3板抢攻的主要手段,抢攻配套稳定,“正手拍”技术特点突出。接抢段中“反手侧喇”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接发球体系,但是过于凶狠的弹打技术以及对反手的依赖也会造成较多失分。相持段防守技术的运用是伊藤美诚的明显漏洞,直接导致了相持段得分率不高。建议在与其对阵中必须抢先上手、占据先机,提高击球质量以遏制颗粒打法“弹”“拍”等特长技术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跆拳道后横踢4种战术动作的击打速度效果及对运动训练的启示。方法:以跆拳道后横踢"进攻""迎击""反击""近身"4种战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Motion-Analysi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研究在"空击"状态下部分关节转动幅度,人体重心位移变化,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速度、加速度;并运用电子护具采集后横踢4种战术动作的击打力量。结果:进攻、反击战术动作在骨盆、髋关节旋转上与迎击、近身战术动作有差异(P<0.05),而在躯干、膝和踝关节旋转上没有差异(P>0.05)。进攻、迎击、近身战术动作的提膝向心加速和踝关节离心加速好于"反击"(P<0.05)。进攻、迎击、近身战术动作的提膝速度、击打速度均高于"反击"(P<0.05),击打力量也高于"反击",尤其是"进攻"(P<0.05)。"进攻"和"反击"重心移动速度高于"迎击"和"近身"(P<0.01),向心加速度也高于"迎击"和"近身",尤其是"进攻"(P<0.05),但"反击"移动方向与击打方向相反。结论:跆拳道后横踢4种战术中,"进攻"与"反击","迎击"与"近身"动作结构类似;"进攻""迎击""近身"在整个过程中各环节动作肌肉收缩用力、动量传递、击打力量方面均优于"反击",特别是"进攻"显著优于"反击"。在运动训练中,要以比赛规则为导向,了解战术运用现状,科学提高击打速度,提升击打效果策略,更新运动训练思路。  相似文献   

13.
第28届奥运会男子篮球赛姚明进攻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第28届奥运会男子篮球赛中,通过对中国队与其他队进行7场篮球比赛中姚明的进攻情况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姚明是以阵地进攻为主.1)阵地个人进攻以有防守的个人进攻为主,都集中在近投篮得分上,而且命中率和造犯规率都较高.2)在有防守的个人进攻中,姚明大多是以强攻作为主要的得分手段,也有较高的命中率.3)在阵地的基础配合中,姚明以传切和策应作为与同伴配合的主要手段,成功率也较高.4)在罚球中,姚明的罚球成功率较高,且占总得分的比率较高,因此,也可作为一种得分手段.通过对以上各点分析姚明的进攻特点、打法以及各种进攻打法的成功率,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Data volley排球技战术信息侦测法和高速摄像视频解析等研究方法,以世界女排强队及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攻特点与技战术发展趋势。认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进攻实力占优,球队内各位置上均有进攻表现突出的顶尖球员担纲重任,不同位置进攻端协同作用明显,呈现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的进攻表现总体强于亚洲国家女排强队的态势;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在进攻核心指标上具有优势,进攻区域选择具有一致性,接应二传参与进攻任务;中国女排球队的进攻依赖4号位强攻,接应队员在击球高度、球体过网高度、击球速度等核心指标方面与欧美国家女排部分顶尖球员存在差距;欧美国家女排强队在进攻区域分配相对平衡且进攻迅速,后排进攻位置多变,与前排队员的协同性强,具有较高的纵深组合度。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全国武术个人散打赛的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提高散打技术水平,通过对参赛优秀选手技术进行现场统计与分析。认为:摔法和正蹬腿以及横拳动作技术的作用,是运动员采用主动进攻得分的主要手段;侧弹腿和摔法动作技术在防守反击中是变被动为主动,并战胜对手最为常见的方法;散手竞赛提倡主动进攻的打法风格,让散手运动逐渐进入商业化、职业化阶段、是增加竞赛打斗气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散打两种侧踹腿攻击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运动学和解剖动力学的角度,采用影片分析法对散打正向提膝侧踹腿与侧向提膝侧踹腿两种不同踢法的特点、优劣及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正向提膝侧踹腿的攻击时间和平均速度均优于侧向提膝侧踹腿,但击中踢靶的瞬间速度却劣于侧向提膝侧踹腿,两者差异均达非常显著性 (P<0.01) .正向提膝侧踹腿比侧向提膝侧踹腿合理主要在于提膝速度快,攻击时间短,隐蔽性强,动作灵活易于完成,提膝时身体正向表面面积较小,有利于防守.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大力踢球的生物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踢球的动作在足球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脚和球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基础是动量守恒定律,决定打击动量的基本因素是打击质量和打击速度。通过对影响打击质量和打击速度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大力踢球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当代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是 :队伍大型化 ,队员技术全面 ,位置模糊 ,攻、守、转换速度快 ,更加注重进攻节奏 ,防守凶狠 ,对抗激烈 ,身体接触频繁 ,防守形式变换多 ,中锋活动范围大 ,进攻能里能外 ,打法更加灵活 ,世界篮球运动朝着职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篮球水平有所下降 ,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但也存在着机遇和希望 ,我国篮球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要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 ,进行管理训练和竞赛体制的改革 ,走职业化道路 ,形成职业篮球和非职业篮球共同发展的格局 ,普及篮球运动 ,扩大篮球人口 ,加强青少年训练 ,多途径培养苗子 ,强化管理 ,狠抓训练 ,振兴篮球事业 ,重建篮球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19.
摘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测试方法对近期国家乒乓球队提出的正手台内进攻技术的创新——直板正手撇拉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直板正手撇拉技术与另外两种台内进攻技术(正手挑打技术、反手拧拉技术)进行了动作技术对比分析、击球效果分析及实战效果分析。其结果显示,直板正手撇拉技术击球后的球速可达到正手挑打后的球速,其转速略小于反手拧拉的转速,而大于挑打的转速;该技术动作结构与正手挑打相似,但有明显的外撇动作,击球方向以向前向上为主,带有一定的迷惑性,球拍运动轨迹像似做一个“勾子”运动。本研究成果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直板乒乓球运动员的正手进攻能力,对于维持我国乒乓球技术训练的先进性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高排球传球技术应掌握好击球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球技术的分析 ,提出在排球传球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击球点这一技术环节。分析忽视击球点的原因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出了针对性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