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士英 《新疆教育》2013,(7):129-129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互动合作过程中进行。这种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强调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互动探究合作”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本文就新课程下的语文互动合作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丁昌华老师的诗词阅读探究性学习课例,可以说是从“双促双发”课题实验中掬取的一朵小浪花,全面展示了“双双”课题的风采。大家知道“探究性学习”既是目前的热门教学方式,又是“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的核心理念。丁老师的课例无疑是站在中学语文课改的最前沿,凸显了诗词阅读的新视野、新思维和新方式。不论从其教学流程,还是从学生的丰硕成果上看,都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这种“探究”课型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和反思,从而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的首要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因此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可贵地关注了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要知己知彼,知己是进行教学设计;知彼是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和课堂生成。语文有效教学是在知己知彼中以彼来调整己的过程,即是生成调整预设的过程。有些语文老师可能忽视了知彼,尤其是从教经验不多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教育学研究结果表明,教学的目标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以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把学生“白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②,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提倡的“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式,正在被广大语文教师逐步接受。但是。“合作探究”游离出文本、流于形式、实效不显-tO.很常见。那么,初中语文老师究竟该以什么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下面。笔者以三个教学片断为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也是老师教授能力的一种间接体现。如何发挥教师在学生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文,要是老师经常自己动笔写,或者写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什么,就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写作进步”  相似文献   

7.
张绍宏 《学语文》2005,(4):50-50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许多老师为此做了不少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但不能让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学生思想的野马必须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去奔驰。语文教学是研究语文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的传输、存储、反馈、变换等问题,它是有目的地、有标准、有重点地进行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  相似文献   

8.
王秀荣 《考试周刊》2011,(73):57-57
时下,每当上新课程教学公开课,总有一部分同仁在课堂上教学不敢教,一味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自主、合作、探究;每当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时。老师总是一股脑儿地评价“很好”、“正确”……不敢做任何评判,生怕被别人扣上“传统教学”的帽子。结果学生的自主读成了自由读: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质上还是教师问、学生答,但学生却又不知答案对否。也许有人要问:阅读教学课堂要不要教学生?我想,问起这个问题,连问者也觉得有点失言,答案是肯定的。那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结合教学尝试,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哪些东西。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自主、合作”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与团结协作意识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改在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同时,倡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但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条地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读书”,教学随心所欲,想怎么上就怎么上,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语文教学改革将面临着从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11.
林少芳 《广西教育》2009,(20):37-37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最令语文老师头疼的是作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最难的是写作文。为了克服这令人头疼的“顽疾”,我们语文老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新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语文教学探索更新、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 ,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手段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如教学《寓言两则》时 ,课前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老师让大家听两个…  相似文献   

14.
胡滨老师提出的“言意统一”教学理念,是一种反对老师满堂讲、满堂“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品读,多感悟,多演练,多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与新课改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原则是相吻合的,而且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是科学有效的。但许多教师也注意到,迄今“言意统一”的教学理念主要应用于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张建兰 《云南教育》2003,(13):27-28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但笔者常常发现:课堂上的一些讨论、合作等方式还流于形式,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很少。有的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号令下被动地、机械地讨论、交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引发求“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效果。泸州市江阳区熊生贵老师倡导的“练能教学模式”正是以合作为载体的教学方式。许多一线教师,特别是偏远村小教师更是热火朝天地践行着“合作”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这些基本理念给我们以创新的启迪;魏书生老师又以他实施民主化教学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给我们以佐证。毋庸置疑,师生解放思想,开创一个民主自由的写作环境,方是全面激活整个语文教学系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在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一思想无疑给处于困境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指导,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语文学习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王福利 《数学教学》2014,(12):12-14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打断老师原定的教学节奏.有的老师是把问题留到课后跟学生解释.但是如果在课堂上能跟学生一起合作探究,探索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来说会有更大的收获.下面就笔者的一节向量复习课作为案例,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