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章移鱼 姑苏才子李章反应敏捷,诙谐滑稽。一次,他应邻居之邀赴席饮酒。客人入座后,开始上菜,其中有一盘鲑鱼,非常肥美,是一桌中的上品。但这盘鱼却摆在主人面前,李章想要吃到很困难。于是他对主人说:“你我都是姑赫(蘇)人,这个‘棘’字有不同的写法,有的人把“鱼”字写在左边,有的人却写在右边,到现在我也不知到底应该如何写?”主人说:“古人作字不拘一体,这个“鱼”,可在左,也可在右,移易从便。”  相似文献   

2.
吃鱼     
小时候,吃鱼被鱼刺卡了喉咙,父亲背着我翻了几座山才找到了一个老赤脚医生,他念了一碗“佛水”,我喝下后才将那根小鱼刺弄掉(至今也没有弄清其中的奥妙)。以后一遇吃鱼便谨小慎微起来,或者干脆不吃它,实在抵不住鱼香的诱惑时,也多是喝喝汤而已。  大学毕业典礼那晚,我们几个好友约了班主任一起吃饭。轮到老师点菜时,他点的全是鱼。大家兴致很高,老师一边介绍鱼的品性一边鼓动大家多吃鱼,见了我和另外几个女生的吃相后说:“其实,吃鱼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勇气。有的人吃得快却没有被刺卡住,而有的人吃得慢反而心有悸,…  相似文献   

3.
初识鱼类     
孙晶 《初中生辅导》2013,(Z1):75-76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中,包括淡水的湖泊、河流还有咸水的大海和大洋,可以说只要有适宜的水生环境,就会有鱼的存在。当我们说到鱼,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有的人可能会想到身体呈流线型的鲤鱼,有的人可能会想到身体扁平侧偏的蝴蝶鱼,以及生活在洞穴中躯体长成棍棒状的鳗鱼,还有珊瑚礁  相似文献   

4.
《江南》古辞是一首乐府相和曲,其辞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历来对于此诗有各种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通过写景状物歌泳嬉游乐趣的诗。如:郭茂信《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真谛     
黄行福 《师道》2003,(5):37-37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竞相注释,说法各异。潘光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我个人认为,潘先生这段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其一,学校犹水。水乃鱼之生存所必需。鱼一离开水,意味着死亡。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专门的场所。没有学校,便没有现代教育。如果潘先生只说到这一层,还不算睿智。潘先生的睿智在于,他说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学校是师生自由探索,自主追求的地方。因为鱼儿在水里是自由自在的,它…  相似文献   

6.
七月的一天上午,学生陶光芒气喘吁吁地跑来对我说:“唐老师,我家鱼塘的鱼泛塘了,我爹请您去看看。”我随他跑到鱼塘边,塘四周已经围了不少人。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可能是坏心眼的人投了毒,马上有人应和着:“这很可能”,我放眼一看,满塘的鱼都张嘴巴,发出“叭喳、叭喳”的声响;有的鱼乱窜;有的鱼不断跃出水面;有的横躺在水面上疯狂打着圈,发出一连串击水声。看了这种情形,我意识到:一塘鱼濒临死亡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说明了鱼一生都在水中度过,所以说在水中游泳是鱼的本能。但是有的鱼除能在水中游外,还能在空中“飞”,如飞鱼;有的还能在海滩上跳,如弹涂鱼。能飞能跳这些鱼只具有二项本领。豹鲂却有爬、  相似文献   

8.
<正>一、鱼之引一天中午用餐时,保育老师把酸菜鱼分到小朋友们的桌上,扑鼻的香味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有的认真看着碗里的鱼,有的用鼻子闻,有的边品尝边讨论。"今天吃鱼了""这是青鱼""这是带鱼"……豪豪说:"肯定是大海里的鱼。"萱萱说:"不会吧,有可能是小河里的鱼哟。"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由此也看出了孩子们知道鱼的种类好多呀。一顿午餐激起了孩子们对鱼的认识和探究的兴趣,为了顺应  相似文献   

9.
感悟生命     
有一位诗人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咀嚼这读来矛盾而内蕴深刻的诗句,把生命的含义,穿透在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0.
BEST Words     
《音乐世界》2014,(1):152-152
不相信世界就是这样,在明知道有的时候必须低头,有的人必将失去,有的东西命中注定不能长久的时候,依然要说,在第一千个选择之外,还有第一千零一个可能,有一扇窗等着我打开,然后有光透进来。  相似文献   

11.
前一段时间,通过与一些学校、学生及家长的接触,发现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尽管老师、学校一再努力,但有不少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回家务农,有的当上了小老板(父母是大老板)。对此,一些人辩解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孩子长大了,应该成为父母的帮手挣钱了。”看到这种现象,听到这种言论,笔者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主要的是作为一位孩子的家长,为这些失学的孩子们感到惋惜,更为这些孩子的父母们感到痛心。  相似文献   

12.
朱华贤 《师道》2003,(5):12-12
怎么?当老师的不要太像老师?你有没有搞错呀?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也许会这样想。这句话出自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之口,他是在介绍实施新课程标准时这么说的。初听时,笔者也着实吃了一惊,但过后仔细想想,觉得颇有道理,这正是现代教育新理念下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太像老师,意思是什么呢?老师给人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尊者,这恐怕是最突出的印象。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老师总是以尊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总希望时时处处都得到大家的尊重。因而,有的老师下课像上课,上课像领导,摆架子,用官腔;有的老师不苟言笑,一脸正经。有的师…  相似文献   

13.
导入新课时,我提问:鳄鱼是不是鱼 ?有的学生说鳄鱼不是鱼,因为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而鳄鱼有时生活在陆地上;也有学生说鳄鱼不是鱼,因为书上说鳄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   看来,学生对于爬行动物的了解已不再是“一张白纸”,学生的回答提醒我,学生已经通过多种途径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我应该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建构新知。   我接着问: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动物是爬行动物 ?学生纷纷举手──海龟、蜈蚣、蜥蜴、蚯蚓、蛇、蚂蚁、鳖、壁虎、鳄鱼……是爬行动物。但认识并没有统一,“蛇没有脚,它不是爬行动物”,有学生提出反对…  相似文献   

14.
卢勤 《职业技术》2006,(3):24-25
其实,机会是公平的,它会不偏不向敲响每个人的房门。而对这种时刻,有的人早有准备,迅速、勇敢地冲出来;有的人或许躺在那里,对敲门声充耳不闻呢!还有一种人,明明已经听到了敲门声,却躲在那里瑟瑟发抖!原因只有一个,害怕!  相似文献   

15.
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可以说自教育产生之日起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是现在,仍有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有的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有的主张教育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有的主张教育是不能用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范畴来归类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呢?即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郝穴镇上有的人常爱拿着钓鱼竿到河边或附近乡下去钓鱼。这可吸引住了我校一些小朋友:要是钓了鱼拿回去做碗菜该多好啊!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学校搞大扫除,四年级学生小童和小陈却跑到乡下亲戚家弄钓鱼竿去了。同学们对这事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逃避劳动,有的说这是违犯纪律,主张对他们狠狠“刮一顿”。  相似文献   

17.
范秀娟 《早期教育》2001,(23):32-33
又到了玩沙时间,中班的一群孩子跳着蹦着来到了沙池旁。周老师轻轻的一声“孩子们,今天你想怎么玩”,就像热油里撒进了一把盐似的炸开了锅,有的说挖洞、有的说堆沙堡、有的说玩拣石子……周老师不慌不忙地说:“你们的本领都这么大。我们来一场比赛怎么样?”“好!”孩子们欢呼着噼哩啪啦地使劲拍起小手。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先摸清楚底细,再处理事情。”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不露声色就把坏人处死,有勇有谋。”还有同学说:“西门豹是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哦!”这时有个同学犹豫着说:“我觉得西门豹这叫做草菅人命!”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人说,成功是一个个预期目的的实现。因为每个人的预期目的和现实都有距离,需要跨越,所以有的人把成功喻为彼岸,有的人把成功喻为山峰,这些确切的比喻说明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条,只不过有的近些,有的远些,有的顺利些,有的艰辛些,只要确立适合自己的预期目的,努力、勤奋、向前,就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熊红春 《南昌教育》2007,(10):16-16
一提到创新教育,有的人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认为是创新。其实不然,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于这个人来说否新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