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学会》2009,(9):21-24,56
王鸿举:重庆是自主创新的“试验田”;邬贺铨:信息通信技术正在酝酿重大变革;张曙光:2012年火车“一票难求”状况将基本消除;郭位:研究可靠性可使环境对生活产生最好影响;科研不入市场就是空的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重庆高新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两江半岛中心地带、成渝经济区重庆门户,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是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2016年,重庆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  相似文献   

3.
<正>定价:216.00元(含邮费)本书是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组织开展的"2009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TOP100企业自主创新总报告,TOP100企业在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生产制造、价值实现和组织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分报告。同时,本书还收录了TOP100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案例以及自主创新十大人物的成功经验,全面展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业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学会》2009,(9):4-7
<正>今天,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重庆隆重开幕。我们将以"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为主题,开展深入的学术讨论,交流科研的最新成果,推动科学思想的传播与科学技术的普及;我们还将积极建言  相似文献   

5.
金奇 《科协论坛》2006,21(2):25-25
2006年月7日,作为重庆市十大社会化事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之一的重庆科技馆在重庆中央商务区建设工地隆重奠基,汪洋、王鸿举,刘志忠,姜异康、黄奇帆,陈光国,范照兵,陈雅棠、陈邦国等市领导出席奠基仪式。  相似文献   

6.
<正>定价:216.00元(含邮费)本书是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组织开展的"2009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TOP100企业自主创新总报告,TOP100企业在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生产制造、价值实现和组织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分报告。同时,本书还收录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历程进行了分阶段的追溯与回顾,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由"引进"走向"自主创新"的轨迹;通过对中国科技创新演变历程的反思,提炼出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经验、教训表明,推动自主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制造业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重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基础能力、环境及模式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专利保护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机制不顺等问题.本文在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源强度的分析框架,通过收集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能源强度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高能耗工业部门,提高了能源强度,其"量变效应"为正;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提高了各省级行政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了能源强度,其"质变效应"为负;但外商直接投资的"量变效应"强于"质变效应",在整体上提高了能源强度。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优化引资结构、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高效利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ODI与中国自主创新: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ODI对母国的自主创新效应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新颖的论题,自主创新效应也是中国"走出去"过程中国家战略预期的关键之一。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ODI与母国自主创新之间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ODI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适当模型和1991—2006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经验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ODI在整体上对中国自主创新存在显著正面的反向溢出效应,ODI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越明显,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越强,而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效应则存在较大差异。充分利用ODI实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是要提高我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概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特点,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算西部地区(11个省市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四川、重庆、内蒙等省市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甘肃、宁夏、西藏三省市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处于垫底位置。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个提法很好。"十八大代表、天津市科委主任赵海山开门见山,表达了他的报告研习心得。他是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这些关键词放在一起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旨在提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研究了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内涵;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的六种路径:原始的自主创新、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官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集群大企业合作的自主创新、基于跨国技术联盟的自主创新和基于跨国并购的自主创新;在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分析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来源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或规律,指出动力不足之处和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建国60多年来,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的演进.认真梳理这一历史进程,可以看到"自主发展"是贯穿中国科技发展的核心要义.在推进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进程中,进一步明确中国的自主发展的内涵及历史地位,对于深刻把握自主创新战略、坚定地走自主创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做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基于此,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重大课题.本文用"自主创新"作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在精确匹配条件下对清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查询,共得到了2779条查询结果.列出了1994年以来167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459篇自主创新论文的定量数据,对自主创新研究论文的时间、空间和著者等文献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6.
运用重庆制造业2000-2007年12个行业面板数据,定量评估FDI的R&D溢出及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该行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就行业整体而言,FDI、企业自身R&D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其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FDI和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对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提高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研发资本投入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FDI对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企业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中国本土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利用1999至2003年间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和T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制度因素差异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效应,为研判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来自制度层面的解读.结果显示,在制度环境越是完善的省份内,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越高;进一步,从估算结果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在中西部地区,制度因素都是影响本土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92—2010年中国工业的时序数据,利用VAR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检验了FDI技术扩散、本国自主创新与环境规制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扩散、本国自主创新和环境规制间具长期均衡关系;FDI技术扩散和环境规制互为Granger原因,且FDI技术扩散对环境规制具负影响,而环境规制对FDI技术扩散具正影响,二者形成"两难"互动;环境规制是本国自主创新的Granger原因,且环境规制对本国自主创新呈先负后正的累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60多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作为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追赶者,是实行自主创新政策的极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科技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与美国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文章对中国实现科学技术的追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进行了梳理概括:从"向科学进军"到"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中国未来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原因:中国特有的历史基因和历史传统,中国特有的大国特征和大国优势,中国未来实现"中国梦"大战略的客观需要和巨大需求,中国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及其意义为切入点,分析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规划,并进一步从FDI、自主创新、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等方面设计进一步发展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