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经济的勃兴催生了数据这一关键生产要素,厘清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机制与实现路径,推动数据共享与公平流通,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垄断形势较为严峻,数据的价值释放过程受阻。一方面,数据垄断行为界定标准不清,产权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反垄断治理的收益与弊端难以平衡,应尽量避免破除垄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要破解反垄断治理的困局,一是需要规范数据垄断行为的界定标准,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构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二是要不断完善数据反垄断监管机制,加快培育良性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多措并举优化反垄断治理模式;三是增强数据主体对个人数据的控制力,提升数据流通渠道的分散度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期"视点"栏目中,有论者提出我国本科高校转型制度化的实现,需要通过规范性、规制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整体性重构;有论者从组织、动力、成果等三个维度,阐释我国大学跨学科的演进历程,分析新时期跨学科组织的协同创新逻辑;还有论者基于实证,研究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纵观历史,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历了三次大的重要转型: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层次化和制度化的工程教育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化和工具化的工程教育转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以“一体两翼”为核心的工程教育转型。当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探索主要体现在工程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工程教育目标三个方面,表现为国家、市场和院校之间非线性变迁的发展逻辑,政府规制与高校自治相统一的治理逻辑,国际化与本土化共振的行动逻辑,目标与需求一致的人才培养逻辑。这些转型逻辑对于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跨域、跨界协同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适切性。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对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而言,规制性要素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为规制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守约是其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制度固化及价值间距是致其弱化乃至消退的两大主因。在建立和发展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外部政策支持系统和配套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在共识基础上进行共治,方可优化其结构,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合法性,以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法典》出台及近期《妇女权益保护法》修订,职场性骚扰的法律建构逐步趋于明确化和合理化。类比美国法律语境下职场性骚扰中概念用语、法律规则及司法实践的历史演进逻辑,我国以概念用语的发展推动立法规则的革新,从而为司法实践提供合理裁判依据。中美职场性骚扰合规治理在规制理念、规制方法和责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化表现,表现在以禁止性别歧视或保护人格尊严为本质,兼顾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风俗等差异化要素影响的职场性骚扰行为。美国职场性骚扰治理中的单位内部纠纷解决机制、行政申诉机制及特殊的申诉程序与民事诉讼制度对评估中国职场性骚扰的法律规制框架及促进用人单位的合规治理极具意义。中国职场性骚扰的合规治理需转化规制理念,提升规制手段,以期为规避企业风险和搭建恰当的公司合规治理框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市场条件下治理高校教师流动的关键。在要素市场化转型中,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治理出现了双重失灵的困境,扭曲的市场价格机制、高外部性的恶性人才竞争等引发了市场失灵,传统“命令-控制”方式失效、制定法自相矛盾等导致了政府干预的失灵。激励性法律规制因具有尊重市场规律、弱化行政控制色彩、追求教育公平等价值,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克服双重失灵的治理策略。其在原有市场模式和规制结构下,通过“激励相容”的技术逻辑以及权利-义务、成本-收益的分配,特殊待遇、资格、荣誉的赋予等法律激励为主的实践逻辑,引导高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需要对现行法律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检视和完善,以保证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向数据纵深推进,对于教育数据要素的见解提取与价值转化不仅是分析人员的工作范畴,而且开始依赖处在数据生成与应用现场的教育者、学习者。然而,这些用户在数据要素的认知解读及决策转化上还存在较大挑战。数据故事化为教育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与价值转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概述了数据故事化的概念内涵与构成要素,重点刻画了数据故事化的设计参考模型,分析了数据故事化对于教育大数据价值转化的启示。研究认为,数据故事化是数据价值转化的深度设计逻辑,主张整合叙事要素、模型与方法,对抽象数据进行叙述化编排、情境化再植、策展性解释,通过拓展设计要素、厘清设计特征、关注设计事理等新给养,支持非数据专业用户对教育数据的深度认知与价值转化。  相似文献   

8.
商业数据作为市场流通和价值交换的直接对象,亟需法律规制。模拟物权法规制模式的新型数据财产相关权利治理路径、参照合同法规制模式的以合同为导向的特定数据交易规则治理路径,以及沿用既有知识产权法模式的知识产权单行法治理路径,在面对商业数据特有的技术、社会、法律属性时均力有不逮。参照知识产权法“以用设权”的权利建构逻辑,以商业数据为客体创设一种全新的知识产权——商业数据权,可以为解决商业数据的法律治理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教育督导对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教育督导在现代化进程中基本上经历了由行政管控向职能调适再到合规监管的制度逻辑转型。但目前,教育督导仍面临诸多实践挑战,如教育督导与大数据的相嵌问题、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的耦合问题、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估问题以及教育督导问责异体化问题。对此,应采取建立开放共享的教育督导大数据应用平台,探索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的协同整合机制,构建多元合作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完善教育督导多主体问责系统等行动策略,进而有效提升教育督导与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媒介逻辑与政治逻辑高度交织的政治媒介化,使得“以传播为中心”的媒介逻辑正上升为建构社会现实的存在,孕育着新的治理体系。媒介化治理不同于媒介治理、信息治理、舆论治理和技术治理,而是蕴含了独特的价值和实践体系,推动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再造和范式变迁。媒介化治理的价值内涵表现为媒介理念与治理观念共通的媒介化、治理工具与治理场景互嵌的媒介化、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共融的媒介化,从而在价值转向上体现出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媒介化治理强调“治”与“理”融合,植根于中国治理情境,通过发掘以“非对称治理结构”为前提、网络问政参政的“新群众路线”为价值取向、智能化技术运用为手段的媒介化治理本土资源,构建我国新型现代化治理体系,丰富治理理论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治理模式是一种偏好增长、协调有限的“统合治理”,城镇化发展难以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为实现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本文构建了一个统筹多重问题逻辑的“复合型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有四大特质和学术意蕴:依循新制度主义旨趣,主张重视国家与制度结构之于城镇化治理模式以及社会主体行动逻辑的形塑;彰显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现代政治价值理念,主张新型城镇化推进与农民工现代公民身份建构互为一体;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主张以“自主性—嵌入性”方法论把握政府效能与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厘清政府责任、市场决定、社会协同三者的界限及关联,主张以“政府职能配置”新策略革新城镇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数据治理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当前数据治理呈现出场景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但是以管理和标准为核心的静态治理理念难以适应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该文首先从数据治理的视角探讨了教育场景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场景数据治理中存在的数据不够“大”、数据不够“好”、数据未尽其“用”三个核心问题,提出高校教育场景驱动的数据治理方法和治理流程,教育场景中的原始数据经过数据资产化、数据标准化、数据要素化三个关键环节演化为具有计算属性、组织属性和教育属性的场景数据资产,作为关键要素进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数据资产生态,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教育公共事务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善治"。然而,当前区域教育治理仍存在治理理念缺失、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方式不科学、治理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区块链作为蕴含协同治理思想的新型技术架构,在价值逻辑上其技术优势与区域教育治理的共治理念相契合,在目标逻辑上有助于构建多样灵活的区域教育治理新生态,在实践逻辑上可通过基于联盟链的数据治理驱动区域教育治理发展。区块链赋能区域教育治理的实践框架包括教育数据源层、区块链服务平台层、教育组织结构层及教育治理场景层,能够在动态汇聚区域教育场景大数据基础上,以数据流驱动多元主体协同处理各类教育公共事务。未来在推动区块链赋能区域教育治理中,还应加强"区块链+教育"的顶层设计,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监管并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相关法律以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数据流动方式的变革给数据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全球数据流动的话语权竞争中,美国和欧盟立足自身优势在数据层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臂执法,给我国的数据出境规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的相对劣势地位与过分强调数据主权的惯性思维,决定了我国规制数据出境的法律框架呈现出保守的防御趋势,然而数据本地化政策和过于严格的防御手段并不能真正实现对数据层面长臂执法的有效制衡。在转变以往重数据安全轻数据自由之规制思路的同时,应注意到美欧关于数据保护“充分性”认定及“白名单制度”的做法,设立具体的数据出境分层保护制度,推进网络服务商的数据合规进程,积极拓展数据流动协议的签订,形成规制数据出境的中国方案以反制域外的长臂执法,提升中国在全球数据流动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数字化已经进入纵深发展期,呈现全方位协同改革、全要素质量提升、全程化强力驱动、全员化深度参与等新特点。“数据充分赋能”是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于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最新指示,是教育数字化战略纵深发展的关键所在。数据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承担“加速器”“润滑剂”“仪表盘”的重要作用。数据充分赋能强调数据在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全流程赋能、全要素赋能、全场景赋能、全业务赋能,实现对教育组织形式、教学形式、服务形式及治理形式等的模式和流程再造。就内在逻辑而言,数据充分赋能是基于数据环路充分激发数据活力与价值,实现对个体、学校、教育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价值层赋能、行动层赋能以及绩效层赋能,形成“知道—行动—评估”的数据赋能链条。就实践路向而言,为推进数据充分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纵深发展,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包括建设全国一体化教育大数据中心,优化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统筹推进教育数据应用绩效评估,加快建立教育数据要素交易机制,以及着力推进教育数据应用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6.
学术聘任与绩效评估作为大学内部的重要组织机制,对教师学术活力以及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提升而言至关重要。利用制度逻辑理论,对瑞典大学学术评聘制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国家逻辑的影响力逐步减弱,影响方式从正式的法律规章转为基于产出的经费体制。在放松规制的背景下,管理逻辑在学术治理中的影响力增强,学术人员的专业自主权受到限缩。由于瑞典大学对外部研究经费的依赖,教师的经费获取能力等适合于竞争的外显性价值凸显,竞争导向的市场逻辑渗透至学术聘任和研究评估领域。为了增强学术职业的可预测性和国际可比性,许多瑞典大学还引入了组织导向的终身轨制度,并将其用作一种控制学术工作和提高大学绩效的有效工具。在被多重竞争性制度逻辑塑造和自我演化的过程中,瑞典学术职位体系呈现出问责增强、竞争加剧、标准化和临时化等变革取向。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徒制中企业责任行为的选择主要受两种逻辑力量的影响,即效率逻辑与合法性逻辑,前者体现着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基于效率考量的必然选择,后者则彰显着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基于合法性建构的应然追求。当前,现代学徒制中企业责任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日益突出,合法性逻辑尚未真正确立,这主要表现在企业责任行为的规制合法性不足、规范合法性欠缺以及文化—认知合法性孱弱三个方面。因此,借鉴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思想,聚焦组织行为的合法性逻辑建构,重塑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责任行为,将是解决现代学徒制中企业责任行为合法性问题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应重视规制性要素的主导形塑,保证正式制度供给的稳健长效;加强规范性要素的协同形塑,保证契约制度供给的协调补充;强化文化—认知性要素的内在形塑,保证校企合作文化的积极营造。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和国务院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关系,明确了食品安全面临的监管问题,从多方面、深层次强化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但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食品安全制度和监管层面的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欠缺,体制机制依旧存在障碍并且亟待破除。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不仅应通过立法技术填补法律漏洞、协调监管冲突,还应运用食品安全规制技术进行风险评估模式的革新,推动构建食品安全规制主体的多元化协同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校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破解当前学校治理困局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当前,我国学校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正面临着数据监测机制不健全、数据价值挖掘不深入、运动干预效能偏低下的现实困境。建议从精准监测、精准分析、精准干预三个向度进行人工智能赋能,从数据层、算法层、应用层合力推进,营造“多元主体配合、人机协同共治”的学校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治理新生态:提升数据质量,共建共享数据库,筑牢精准治理基础;训练智能算法,构建可信任模型,把控精准治理核心;智能升级平台,实现人机协同决策,共创精准治理智慧。  相似文献   

20.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企业,合规不仅能促进企业遵纪守法,还能发挥企业自治作用,推动高质量市场的建设。企业合规的实质是企业的自我规制,体现的是“元规制”理念,强调内部动力与外部压力的二元协调。而实践中以外部行政压力为主的合规模式,导致企业合规的内生动力不足,存在滥用和误用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企业合规的工具价值冲突,强规制、弱监管的单向适用倾向和标准化适用合规工具等。为了弥合理念和具体制度之间的差距,促进更好的合规,应从“规则—机构和工具—理念”三个层次完善企业合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