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具有重要的育人引领功能,在新时代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有助于引领青年担当责任。历史主动精神是融入青年人血脉的优秀文化基因,是引领青年勇当开路先锋的强大动力,更是保障青年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精神支撑。不断增强历史主动,需要青年以坚决维护党的领导为政治责任、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时代责任、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责任。为此,需要构建起全面的引领路径,使新时代青年在认清历史重任中不断强化担当责任的主动意识,在把握历史规律中不断激发担当责任的内在动力,在顺应历史大势中不断开拓担当责任的世界视野,在总结历史经验中不断坚定担当责任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2.
历史主动精神蕴含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品格,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贯穿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的百年历程,能够为青年解答为何担当责任、为谁担当责任、担当什么责任以及如何担当责任的成长困惑。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青年责任担当,应遵循青年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相融合、利益认同和政治参与相融合,构建多维立体、贯通融合的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自觉能动地认识历史、创造历史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有着严整深邃的生成和发展逻辑,从形态结构是何、生成根基有何、实践理路如何三个维度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态结构主要表现为初心使命的思想境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自信自立的心理状态、团结奋斗的行动意志、勇毅前行的作风品格;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主要依托于由科学的理论基石、独特的文化根脉和强大的培植主体共同奠立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社会实践中生成发展并能动作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体现出以遵循历史规律为前提、以辨别历史潮流为基础、以把握历史机遇为关键、以担当历史责任为支撑、以开创历史新局为方向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4.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崭新命题,也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时代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精神品格,这一精神源于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生动诠释,源于对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源于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选择。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历史创造,坚定历史自信、探究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方位,强化责任担当、践行历史使命。这四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分别体现了历史主动精神在主体维度、认知维度、实践维度和目标维度上的现实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只有把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坚持理论创新的思想自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行动自觉,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自觉,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更好地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衡量新时代青年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加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培养既是承接青年运动主题的历史需要,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培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涵养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青年担当意识,强化青年奋斗精神,提高青年能力本领与品德修为,激励青年在追寻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历史主动精神贯穿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独特优势,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作为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内涵,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深远时代价值,对于新时代青年在新征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担历史使命有着重要意义。培育新时代青年“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可遵循“创境、聚魂、布道”逻辑理路,从环境创设、信念根植、话语创新三个方面,为破解新时代青年发展难题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顺应历史规律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精神成果,是推动青年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更是引导青年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的重要精神品质。在新时代,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培育青年历史主动精神具有重大意义。要科学引导青年理解与吸收历史主动精神,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增进思想认同、增强实践砥砺,帮助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在把握历史主动的基础上,奋力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直秉承历史主动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激励着年轻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勇于担当、勇于创新,更是解决当前发展中诸多挑战的有效武器。以历史主动精神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从高校顶层设计、学团活动、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四方面出发,建构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历史主动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强烈历史担当、伟大历史创造和坚定历史自信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可采取增强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思想自觉、全面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历史主动精神素养、推进历史主动精神与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衔接、创新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途径等,将历史主动精神有机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主动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全过程、彰显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精神密码。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是尊重规律的求是精神、善作敢为的进取精神、人民中心的担当精神和全局谋划的大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武器。在砥砺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赓续和弘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斗争意识、提升战略思维和筑牢“两个确立”。  相似文献   

11.
青年一代关系着祖国发展,关乎着民族复兴。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支撑中国人民不断进步的脊梁。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需要青年践行担当。爱国主义精神滋润广大青年明确时代责任,勇担家国重任,是促进祖国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障;是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之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到“世界向我”的跃迁。这一跃迁离不开历史主动精神的支撑。历史主动精神内含的价值要义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的价值耦合性。其中,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诉求,未雨绸缪的预见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导向,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保障。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从探索现代化之路到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恢弘叙事。如今,站在新征程上,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责任伦理以事先的积极预见为要求,关注后果对于行为评价的意义。在当代,重构责任伦理有助于提升人的责任感和道义担当,塑造当代社会需要的理想人格;有助于克服后现代生活的碎片化、个性极度膨胀造成的“统一性”丧失及道德危机的局面,重构日常生活的意义世界;责任伦理启迪人们理性而审慎地行动,以防范各种可能到来的风险,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由信念伦理向责任伦理的历史转向,使之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乃是重塑当代社会伦理精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主动精神表征历史主体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状态。唯物史观既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又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实践能动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成为能够生发真正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沃土。从应然角度看,历史主动精神以个人、群体和社会为逻辑主体,以生产性主动、建设性主动和创造性主动为逻辑内容,呈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历史性的逻辑特征,是从理论逻辑对历史主动精神进行的考证。从实然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懈奋斗,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明史中贯穿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激荡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苦难辉煌中迸发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从历史逻辑对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现实确证。从必然角度看,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伟大成就、当下化解风险挑战、未来实现伟大复兴,是从价值逻辑对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求证。  相似文献   

15.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是新时代青年成人成才的精神食粮。因此,要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厚植青年爱党爱民情怀,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培养青年艰苦奋斗品质,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引领青年担当时代责任。只有通过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新时代青年才能更好地成人成才,进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代表、赢得和依靠广大青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当代青年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承担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任,担当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广大青年要更好地承担起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弘扬我国青年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全面发展,为振兴中华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彰显的历史思维、担当精神和意志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精神导引。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要以准确理解其内涵为前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主体力量、价值导向、指导理论、主要表现、本质属性等方面准确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丰富内涵。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主体保障,以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依靠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以历史经验提供定力能力,以正确的战略策略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历史责任担当,是每个道德主体应当具备之品质,是检验中学政治教师是否合格的试金石。本文认为,中学政治教师特别需要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原因有三:一是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教师实现"正义价值和崇高价值"的内在要求;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主动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主动性实践中。推动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拓展学科理论的研究视角、破解青年成长的时代困惑具有重要价值。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讲清楚深刻内涵、讲明白生成逻辑、讲透彻现实价值为目标。要顺利推进和实现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须在教师发展、教学内容、实践体悟与教法改革等环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接续奋斗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伟大功业,积累宝贵经验,铸就了历史主动精神这一伟大的精神力量。历史主动精神既是一种精神形态,又是一种理论表达,在中国历史语境中生成,蕴含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深刻历史智慧,形成独特的质性规定。在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中辨析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特点、运行机理及实践路径,对在新时代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历史主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