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95年,美国遗产制作有限公司曾经公布、出版了一套李小龙1969年前后部分家庭训练纪录片录像带,取名为《李小龙截拳道》(Bruce Lee's JeetKune Do)。影片的主要部分,是李小龙好莱坞明星弟子詹姆斯·科本所拍摄的、李小龙为他进行私人授课的家庭纪录片,穿插以李小龙截拳道助教大弟子伊鲁山度、李国豪等的现身说法。使我们今天仍可有幸一睹李小龙当年截拳道训练的真实风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自李小龙所写的许多截拳道随笔中的一篇。这些随笔(李小龙计划完成一篇题为《从传统功夫中解放自己》的文章,而这些随笔中的大部分构成了该文的草稿)蕴涵着对于截拳道非凡深刻的洞察。所有这些草稿都已被收入一本新书:《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该书作为深受专业赞誉的李小龙图书馆系列丛书的第六册,由波士顿的查尔斯·E·图特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3.
赫伯·杰克森 赫伯·杰克森也是李小龙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同时,像乔治·李一样,他也是李小龙的训练器械制造师。当年,赫伯从一位同事那里听说了李小龙和他的振藩截拳道,便兴冲冲来到洛杉矶唐人街小龙的“振藩国术馆”报了名,当小龙听说赫伯是一名能工巧匠,便邀请赫伯来到自己家中,协助制做训练器械。赫伯还记得有一次自己手持  相似文献   

4.
鲁云 《中华武术》2002,(12):34-35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曾经在好莱坞影视圈拼搏,凭一双铁拳为自己和中国功夫打出一块天空。当时众多的好莱坞名人,如动作片巨星史蒂夫·麦昆、詹姆斯·科本、李·马文、著名导演与制片人罗曼·波兰斯基、著名编剧斯特林·西利芬特乃至发型师杰伊·西布林等,纷纷拜入李小龙门下,学习振藩拳法与截拳道等中国武功。 本文节译自李小龙的夫人琳达·李的著作——《李小龙的故事》(THE BRUCE LEE STORY)。追忆了李小龙在好莱坞的私人教练生涯。——译者  相似文献   

5.
李小龙截拳道思想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龙堪称功夫哲学大师。如果我们单纯地把“李三脚”、“蔽目粘手”、“寸劲拳”等绝技视为截拳道,甚至望文生义,简单诠释截拳道为潜步接近或半路拦截的一种武道的话,我们就根本不了解李小龙,更不了解李小龙之所以博采众家之长,经过长年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而创立截拳道的初衷。 李小龙是这样的人:只要认为有用的东西就吸收过来,并不断发展更新的一种方法、思想和概念。如果我们沿着李小龙成长的足迹进行透视,会惊奇地发现,李小龙截拳道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把“一定之规”的东西加以深化和提炼,从中抽出更精辟的而社会又更容易接受的东西,舍去一切冗长的论述,把广阔的思维空间留给了后人。这种截拳道不仅仅限于武术方面,同时也是我们人生的指导思想。那么,截拳道思想能冲出众多技击流派的荫庇,而闪闪发光,其奥秘何在呢? 1、战而胜之 就李小龙的体魄和动作,并不见有什么惊人之处。  相似文献   

6.
熟悉李小龙生平的人都知道,他成名以前曾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哲学系,是地地道道的“科班”毕业,同时,他还刻意研读了中国古代哲学论著,这在他关于截拳道的论述中多有表述。无疑,他的哲学修养是构成截拳道的思想基础。他死后的挽联中有如下文字:“哲人其陨·艺海星沉”。对于这一评价,李小龙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读下他的悟道体会,无疑会使我们对武术、截拳道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最初发表于2008年5月期《黑带》采访文章的前言介绍中,原采访者鲍勃·兰德斯写道:“过去十年间,截拳道世界发生了很多事……黄锦铭师傅是主流认可的李小龙截拳道的正统传人,我们应该把他的口述历史记录下来。”遗憾的是,在持续采访过程中,黄锦铭师傅于2010年11月离世。鲍勃·兰德斯原计划是通过提问,解答那些长期困扰着武术家们,且未经黄师傅及其弟子回答过的,有关李小龙和截拳道的问题。黄锦铭师傅当时70岁,却仍致力于通过系统训练增强他的身体机能,加深对截拳道的体悟。他毕生对武术,特别是李小龙截拳道的传承贡献,使他在2006年荣膺黑带名人堂年度人物。采访过程中,黄师傅依然不知疲倦地遍访全球,教授学自李小龙的原传截拳道的科学格斗体系的精髓,籍此缅怀与他亦师亦友的李小龙。有鉴于此,《黑带》杂志2014年9月号重温整个经典采访,以纪念李小龙的学生和朋友——黄锦铭。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二、世界李小龙迷大观以下是世界各国的12位李小龙迷和有关他们的简介,通过这些简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李小龙在世界各国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在广大青少年功夫爱好者心目中的地位。1、杜加金·穆拉哈撒尼(南斯拉夫,科索沃)现年29岁的杜加金原籍阿尔巴尼亚,从事截拳道研究与练习已颇有些年头了。他的收藏品包括欧洲各国出版的有关李小龙的杂志、书籍、海报等。他认为功夫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功夫影星。杜加金鼓励自己像李小龙般进行肌肉训练,通过长期坚持训练,他现在已能摩仿…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都知道李小龙的拳技刚猛凶狠,却不知李小龙还有“柔”的一面。中国内家拳刚柔相济,截拳道源于泳春拳,诛春拳讲究刚柔相济,有“鹅手”训练——其实就是推手(柔化敌人来力,从而有效地发放敌人,“引进落空合即出”为推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丹·伊鲁山度(Dan Inosanto,直译“丹·伊诺桑图”)现年61岁,是“功夫之王”李小龙的截拳道大弟子,美籍菲律宾人。他年长李小龙4岁,同时又是李小龙的双节棍和短棍老师,以及“龙子”李国豪的武功导师。做为当代美国最著名的武术家、《黑带》杂志多届“武坛导师奖”得主,长期以来,伊鲁山度一直是北美的武术偶像,他三十年如一日,把“振藩/截拳道”——这门由李小龙传授给他的格斗体系和哲学艺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培养了一大  相似文献   

11.
李恺师傅,出生于中国上海,李小龙亲传弟子,实战派武术家。10岁时开始练习少林功夫和气功。13岁开始进行西洋拳击的学习,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于1948年参加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取得轻中量级拳击冠军。1952年留学美国,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后又于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6年,跟随杨式太板拳传人董虎岭(董英杰之子)学习太板拳。1967年,正式拜师李小龙,学习截拳道。并成为李小龙在洛杉矾开设的“振藩国术馆”的首位注册学生。之前,李凯师傅曾达到柔道棕带、肯波空手道黑带级别。正是由于李凯师傅深厚的武术知识以及丰富的搏击经验,而被李小龙挑选为“后院训练对手”之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系统地接受了李小龙的训练。 1988年,李凯师傅被美国《黑带》杂志选为“黑带群英殿”年度名人,曾任“振藩截拳道核心”总会创会核心成员之一。为了弘扬截拳道,李凯师傅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了研究与教授工作,同时继续致力于中国武术(杨式太板拳)在美国的推广。 以下这篇文章来自他的网站,我们把他翻译过来,希望能够对一些传统武术家有些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运 《精武》2007,(4):6-8
李运常说:我真希望在我21岁时就已接受李小龙的指导,但事实上我比李小龙大了二十多岁,因此这件事是不可能的,虽然我学习的较晚,但总比没有学习咏春拳要好得多。李运192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市。李运对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体操、举重和角力。1932年,他代表奥克兰市的青年会举重队参加比赛,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北加州举重记录。他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拳击选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李运应征入伍,在夏威夷的海岸基地服役,并开始学习柔道。1962年,李运回到旧金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学习其它搏击功夫。1965年,李运结识了李小龙,并改练咏春拳及截拳道。李小龙的弟子中只有三个人是李小龙亲自训练的,李运便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3.
振强 《中华武术》2003,(1):22-23
关于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坊问历来有很多传说。这其中,有些是真实可信的;也有一些是民间传说,需要加以澄清。本文将依据事实,阐述截拳道的传说与真实(译者注:由于本文英文原稿是针对“概念派截拳道”一家而言,因此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同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4.
史旭光  叶寒菲 《精武》2006,(6):32-32
这是李小龙嫡传弟子黄锦铭(Ted Wong)师傅在1999年4 月25日接受美国一家格斗杂志记者 Paul Borrett采访时的内容精选。将此文翻译过来主要是想通过黄锦铭师傅的经历来告诉大家一个截拳道练习者所应持的正确态度——WALK ON(不断进取的精神)。实际上,黄锦铭师傅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刻苦练习了,因为他已经在截拳道界以及格斗界得到了认可,但他依旧那样,我想就是李小龙的那种精神在激励着他。这种精神以及不断求知的能力应该是每个截拳道修习者所应该具备的。  相似文献   

15.
为永存振藩截拳道——这门由李小龙所创立的武道艺术,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在“振藩截拳道核心”李小龙传记作家、研究家约翰·立托的协助下,从1997年开始,陆续整理推出了一套最新的经典李小龙著作——“李小龙图书馆”丛书。 “李小龙图书馆’(Bruce LeeLibrary)丛书计划出版12卷,全部根据未曾发表过的李小龙生前武学笔记、剪报册、接受电视广播采访的谈话录音及大量动作照片综合整理而成。 该丛书编辑者约翰·立托(John Little),是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李小龙传记作家、研究家、训练理论与哲学的整…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交通大学截拳道协会成立于1991年。我们遵循李小龙"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至理名言,鼓励同学们不怕失败,超越自我,以不馁的精神接受起生活中的挑战。协会现任教练是上海墨生截拳道道馆的主教练。他曾学习李小龙技击法7年,修炼太极拳5年,形意拳3年,有10余年的李小龙研究经验和6年的截拳道教学经验。协会在主教练秉承截拳道"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之下,以《李小龙技击法》(李小龙亲著)作为基本技巧教学内容,同时汲取  相似文献   

17.
1959年8月,由香港来美国不久的李小龙,经三藩市来到西雅图。此后的五年多时间,基本上一直定居在西雅图。读书、习武、教拳。这一历史时期,被后来的研究家们称为“西雅图岁月”。在这一时期,截拳道还远未创立,刚刚步入美国社会的李小龙,仍然以练习和教授在香港所学的咏春拳功夫为主。 来到西雅图后不久,李小龙就开始了生平首次正式私人教学。后来在西雅图创办了一所武馆,命名为“振藩国术馆”。黑人杰西·格洛弗.是大家公认的李小龙在美的首位学生。作为李小龙的朋友和学生,格洛弗受益于李小龙的教导良多;与格洛弗一样,当年一位叫作詹姆斯·迪麦尔的街头格斗能手也是李小龙最早的学生之一。在本文中,已值花甲之年的杰西· 格洛弗与詹姆斯·迪麦尔,将追忆他们随李小龙学习功夫的峥嵘岁月,忆述李小龙对弟子们的培养、同李小龙一起度过的那些最难忘的时刻,包括李小龙与空手道武师惊心动魄的比武。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李小龙文化现象的兴起,关于李小龙截拳道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在国际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问——振藩学。文章从哲学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论述李小龙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简单、直接、非传统性”和“自知自觉,忠诚求真,最终迈向自我解放”的哲学内涵,进而延伸阐发截拳道所具有的综合性、实证性、开放性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唐龙 《中华武术》2000,(7):48-49
众所周知,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不但是一位卓越的武术家和电影巨星,同时还是一位非凡的哲学家与艺术家。他擅长绘画,精通舞蹈,对于拉丁舞中的恰恰舞(Cha—Cha)情有独钟,尤为擅长。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李小龙文化现象的兴起,关于李小龙截拳道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在国际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问———振藩学。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论述李小龙创立和传播截拳道对中国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贡献和启示。研究结果认为:李小龙截拳道的创立与传播为中国武术在破除门派观念的思想禁锢,促进中国武术重新正视实战和技术创新以及带动中国武术走上国际化推广道路等方面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文章同时认为:截拳道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中国武术的现代传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