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技期刊网上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的职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马宇红 《编辑学报》2006,18(1):56-57
网上审稿是我国科技期刊专家审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家网上审稿前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初审稿件,协助作者对稿件的电子文本做规范化处理和选择恰当的审稿人;专家审稿后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拟定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回复作者,确保原稿以及审稿人和审稿单信息入库等.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假冒网站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专家审稿意见是决定稿件能否被录用的重要依据.为了有效利用专家审稿意见进行稿件处理,文章归纳了专家审稿意见的类型,针对几种典型的审稿意见进行了实例分析,并给出了如何有效利用专家审稿意见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廖文婷  张普 《编辑学报》2014,26(6):574-575
质量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稿件的专家评审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审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专家评审的质量,应从建立并完善审稿专家库、科学合理地设计审稿单、扩大稿件送审范围、构建审稿质量评价体系、提升专家对期刊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方面来保障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稿件遴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黄雅意 《编辑学报》2015,27(6):531-532
分析科技期刊稿件三审制中专家评审环节采用匿名审稿模式和公开审稿模式的利弊,以及编委推荐制对于科技期刊遴选优质稿件的突出优势.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公开审稿模式尚未建立的现阶段,实行编委推荐制与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稿件遴选机制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审稿专家的困惑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分析部分审稿意见不能令期刊编辑部满意的情况出发,找到困扰审稿专家的症结。认为在审稿意见书中应将刊物对各种类型的稿件的态度明确告知审稿专家,以方便审稿专家审稿。  相似文献   

6.
审稿专家的责任和权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范 《编辑学报》2010,22(6):475-477
审稿专家是同行评议的主体,有其自身的责任和权利。作为一种责任,审稿专家应认真审稿,严格保密,遵循学术伦理,把好学术关;作为一种权利,审稿专家拥有知情同意权,独立评判稿件,获得审稿信息,维护个人权益;作为一种利益,审稿专家因审稿而享有学术声誉,得到学习机会,享受奉献的乐趣,获得审稿酬金。  相似文献   

7.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1,23(4):368-369
学术期刊应向审稿专家提供哪些审稿辅助信息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除特殊情况,论文相关信息一般无须向审稿专家提供。期刊稿件录用率便于专家具体地把握与期刊发表水平相应的学术评审尺度,对专家审稿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同行评议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医学高校学报因学科范围广、来稿量大、"本校性"特点、部分专家审稿积极性差、需专业对口的"小同行"审稿专家等原因,需要不断扩增学术水平高、愿意审稿、审稿效率和质量高、研究方向对口、与待审稿件不存在利益冲突并且身份真实可靠的有效审稿专家,以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我们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通过检索权威文献数据库筛选审稿专家、核实审稿专家身份、登记详细信息、评价审稿质量等环节扩增有效审稿专家.通过实践,杂志的稿件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均有所缩短,稿源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69-69
2019年,有近310位审稿专家参加了《图书情报工作》稿件的同行评议工作,共评审稿件1500余篇,审阅6篇及以上的专家有119位。审稿专家们高质量、高效的同行评议为《图书情报工作》遴选高质量稿件提供了保障。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的审稿篇数、质量和时效,《图书情报工作》评选出61位2019年优秀审稿专家(名单如下,按姓名拼音排序)。  相似文献   

10.
《图书情报工作》2020,(3):31-31
2019年,有近310位审稿专家参加了《图书情报工作》稿件的同行评议工作,共评审稿件1500余篇,审阅6篇及以上的专家有119位。审稿专家们高质量、高效的同行评议为《图书情报工作》遴选高质量稿件提供了保障。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的审稿篇数、质量和时效,《图书情报工作》评选出61位2019年优秀审稿专家(名单如下,按姓名拼音排序)。《图书情报工作》为优秀审稿专家颁发证书并免费赠送一年期刊的电子版。感谢所有审稿专家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4):112-112
2019年,有近310位审稿专家参加了《图书情报工作》稿件的同行评议工作,共评审稿件1500余篇,审阅6篇及以上的专家有119位。审稿专家们高质量、高效的同行评议为《图书情报工作》遴选高质量稿件提供了保障。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的审稿篇数、质量和时效,《图书情报工作》评选出61位2019年优秀审稿专家(名单如下,按姓名拼音排序)。《图书情报工作》为优秀审稿专家颁发证书并免费赠送一年期刊的电子版。感谢所有审稿专家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2021年参加《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稿件的同行评议工作的专家有390余位,共评审稿件1900余篇,专家个人最高审阅稿件达17篇。审稿专家们高质量、高效的同行评议工作为《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遴选高质量稿件提供了保障。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的审稿篇数和时效、审稿意见质量等方面,评选出《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2021年优秀审稿专家108位(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21年参加《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稿件的同行评议工作的专家有390余位,共评审稿件1900余篇,专家个人最高审阅稿件达17篇。审稿专家们高质量、高效的同行评议工作为《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遴选高质量稿件提供了保障。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的审稿篇数和时效、审稿意见质量等方面,评选出《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2021年优秀审稿专家108位(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送审方式,是编辑部把待审的纸质稿件通过邮局挂号的形式邮寄给审稿专家,稿件审完后,再由审稿专家邮寄回编辑部.由于稿件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因此编辑部一般都会给审稿专家足够的时间审稿,通常为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科技论文在正式刊用前都必须经过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即专家审稿与编辑加工过程,两者在稿件的处理中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一、专家审稿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因为请专家审稿的根本目的是对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等进行把关。因此,这就要求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必须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选择确有专长的专家,并熟悉专家审稿的特点和可能出现与审稿要求不符的现象等,以便在加工稿件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6.
双盲与非双盲法审稿在审稿质量上有差异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家审稿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994年11月以前,本刊与其他中华系列杂志一样一直沿用非双盲法审稿.审稿流程为:作者投稿时只送一份稿件,并在稿件正文内注明作者单位和姓名,编辑部在初审后,先将稿件送给第一位审稿专家审阅,第一位专家审阅完毕将稿件寄回编辑部后,再送第二位专家审阅(包括第一审的审单),即审稿人之间非盲,审稿人知道作者姓名,但作者不知审稿人姓名.论著类稿件一般送二审,个别送三审(前二审意见不一致时),个案送一审.专家审毕,上审稿会定稿.  相似文献   

17.
陆宜新 《编辑学报》2013,25(2):159-160
专家审稿意见是编辑判断稿件质量的重要依据。编辑向作者转达审稿意见的方式不同,将对作者修改稿件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科技期刊审稿环节中专家审稿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编辑向作者转达审稿意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37-37
2019年,有近310位审稿专家参加了《图书情报工作》搞件的同行评议工作,共评审稿件1500余篇,审阅6篇及以上的专家有119位。审稿专家们高质量、高效的同行评议为《图书情报工作》遴选高质量稿件提供了保障。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的审稿篇数.质量和时效,《图书情报工作》评选出61位2019年优秀审稿专家(名单如下,按姓名拼音排序)。《图书情报工作》为优秀审稿专家颁发证书并免费赠送一年期刊的电子版。感谢所有审稿专家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学术稿件专家外审存在的问题与编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生 《中国出版》2012,(14):14-17
稿件的专家外审,是目前学术期刊稿件审理的重要方式。学术期刊稿件的专家外审存在着编辑信息不完全导致审稿信息成本的增加,审稿专家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影响稿件的最优选择和学术资源的最优配置,委托—代理导致的责任外化等问题。编辑可以通过对稿件的初审、对审稿人的选择、以及对审稿专家意见的转化等,实现对稿件学术价值的把握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科技期刊审稿过程中,由于作者和专家信息不透明导致的审稿不公平以及审稿专家选择不合适导致许多稿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找代表座谈的方式研究了公开审稿的机制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公评公正公开”式审稿机制(Public Peer Review System,PPRS),并设计了可与多数编辑部所用稿件采编系统相连通的软件实现系统。一段时间的正式使用结果显示,该系统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审稿过程中找专家难、意见返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