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囚此,探究来源于有问题,没问题就没有探究,没问题就无法探究。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彻底抛弃“授受式”的传统教学,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方法、科学能力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所以我认为在科学探究中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不仅是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从学生出发,是学生的需要。下而淡一谈笔者在教学中的儿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李文星 《教育》2009,(1):54-54
在化学课教学中,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关键是要积极地、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中注重这方面引导,要通过探究这个载体,使学生把学习这块蛋糕做好、做大,并在“做”的过程中体现自主、参与和合作,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机会,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但是,科学课程的教学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科学探究。那么,怎样才能把探究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呢?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主要关键词之一。科学探究它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方式。以往的自然(科学)课教学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对“研究后的研究”,40分钟以外的科学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注重教材中问题的探究,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关注与研究。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以来,“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等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渐为广大科学教师所接受和实践,他们正力求按这些新的理念组织教学。然而,科学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①教师对学生在科学课提问方面没有界定,造成学生所提问题范围过大;②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总想把自己思想完整展示,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学生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更失去了研究的动力“。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探究的机会,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科学课不应以下课作为教学的终点,而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科学课堂,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课外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后续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增长探究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这恰是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所在。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科学课堂科学学习是一个充满发现与乐趣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科学探究的…  相似文献   

7.
周春林 《中学理科》2005,(11):44-45
此次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大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本文从化学教学过程的不同层面,论述了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活动情景、科学史、问题条件、学习方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突出学生的过程学习.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科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对物体、生物体和科学现象进行参与性的研究,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标,建构有价值的问题是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实践的有效保证。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小学科学探究中问题构建策略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67-68
材料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以供学生探究。但在上课时,常常会因为材料而引起课堂纪律的混乱,究其过程有以下原因:1.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每次出示探究材料,总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动的欲望。2.教师准备的材料太多或不够典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知所云而失去了研究的目标。3研究任务过于复杂,学生不能长时间对某一个问题倾注全力,导致探究失败。那么,能否利用材料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纪律呢?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科学课程(以下简称《科学》)要求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尝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探究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究:课后布置生活中的趣味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定位 1.问题探究式学习的界定。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目标,问题探究式学习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已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对于“什么是问题探究式学习”,“问题探究式学习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类问题,学者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笔者对问题探究式学习的界定是: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化学新课程为什么要倡导科学探究呢?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际准(实验稿)》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探究”主题中将“提出问题”列为第一要素。科学地设计化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基本理念第三条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口标,又是科学学刊的方式。”探究是科学的根本,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素养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这些理念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以试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注重探究教学中的知识问题,即“形似”,而忽视了探究教学的另一面“神似”——即学生从探究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否则探究教学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探究教学活动要做到“形似”又“神同”,追求“形”“神”兼备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6.
贺学松 《中学理科》2007,(10):82-83
科学探究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探究法”是科学探究中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为目标,以教材实验为主,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在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翎 《青海教育》2006,(12):46-46
“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化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总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非常重视通过实验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构建都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的,所以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科学探究。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来获得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了解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就要求学生能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从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提出问题并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1科学探究的现状分析目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一种教育思想,还是一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转变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在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实践研究中,由于教师的理解不完全统一,或是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亦或是实验条件的缺位,导致科学探究氛围缺乏浓厚性,不能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到最佳状态;还会导致探究问题和目标的设置缺乏可操作性,无探究的必要和价值;也会导致科学探究的组织方法缺乏科学性,不能确保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甚至导致探究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当,教师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更会导致对学习小组缺乏激励性,不能使学生继续保持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并延伸到下一阶段的科学探究中去。  相似文献   

20.
万代珊 《内蒙古教育》2002,(2):21-22,45
全国主体教育实验协作组于1999年5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主体教育实验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有条件的中学要进行‘科学探究’课的课程改革实验”。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协作组又于1999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召开了中学“科学探究”综合课程实验研究规划会议。会议围绕“科学探究”课程的基本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理论研讨,并形成了《“科学探究”综合课程实验研究课题组会议纪要》。我校根据“科学探究”综合课程实验研究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总体规划的要求,于1999年12月制定了《通辽二中“科学探究”课程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