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而目前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迅速适应新形势,走进新课程。那么,如何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呢?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的要求,对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这一新课题谈谈看法。一、在思想上统一认识第一,切实关注学生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得  相似文献   

2.
正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很少考虑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教材转。结果是老师辛苦,学生痛苦;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课堂看似丰富,学生体质下降。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而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将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养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研究的核心问题.现在的课堂仍旧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师左右着学习者的思维和学习活动的始终,学生课内跟着教师、教材转,课外围着作业跑,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幸福成长的课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编写思路开展课程改革实验需要有体现课改先进理念的教材作为操作平台。由教育部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和十二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编写的语文课标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教材按照时代育人要求和素质教育理论,力图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适应现阶段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套继承和创新的面向…  相似文献   

7.
朱淼 《快乐阅读》2011,(25):184-185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标准,很少考虑互动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学生"身顺而心违"成为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机器,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全面体现课程理念,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笔者先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体现新课程理念初中物理教学依据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要从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相抵触。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目的是为了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决不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的适当改变,需要有更高、更宽的眼界和统领把握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的课程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耍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更要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较好的落实了新课程理念,才能算是真正理解。“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叶圣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以及学生发展之间的有效联系,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最近通过听课发现,某些教师在如何处理教材这一问题上尚须一场艰苦的“蜕变”,才有可能达到新课程设计者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新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就是以培养人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要求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方法.经过对新教材、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新教材最主要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一“、同课异构”产生的背景1.新的教材观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对话,也有利于实践和探索。2.新的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教学应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教师的独特个性教师的独特个性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教师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教师自我提升和成长的需要我校以“终身教育,终身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达到“最佳发展区水平”作…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前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教材的编排,对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改变与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一、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法》学习提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提纲原则上依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法》对各章节学习要点作陈述,个别章节的内容略有增加,个别章节不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绪论学习要求:理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新课程的价值追求1.理解为什么说新课程是为了教师的发展?(1)学习化的社会需要教师终身学习。(2)教师是课程的改革与实施的实践者。(3)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发展。2.了解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3)…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应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应体现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  相似文献   

16.
高帆 《考试周刊》2012,(3):138-139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新课程资源,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初中化学如何开发新课程资源呢?我们的思路是:  相似文献   

17.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以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充分以教材为素材,设计出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如何才能做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呢?一、做好教学设计前期分析十分重要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由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不提高,课程改革中“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也将持续。课堂教学设计要素的重构以课程标准、科学教学的新特点、新课堂的现实要求为起点.由学生、教师、学习内容(教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策略、创新空间等十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对话”为教学主旋律.围绕学生发展.共同构成新的互动关系模型。在新模型中,各要素的地位与作用比较明确.教师与学习内容(教材)构成了学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能初步适应新课程教学设计上的需要.对新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的具体实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摒弃那种"教教科书"的课程生活,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不是师生课程生活的指挥棒,也不是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产物,它本身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激活和利用校本教学资源呢?  相似文献   

20.
金丽 《辅导员》2013,(18):53-5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摒弃那种"教教科书"的课程生活,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不是师生课程生活的指挥棒,也不是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产物,它本身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激活和利用校本教学资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