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唤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培养创造能力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改变教材上的先通分后加减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计算可约分的加减法,接着将…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因素。因此,如何挖掘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主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造能力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创造性使用教材,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启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教学“并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改变教材中先通分再加减的教学模式,先计算可约分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接着将其约分,引导学生思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方法有:通过挖掘数学教材中形象、直观、巧妙的素材,创造优美的情境来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数学美的能力;利用揭示数学本质特征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能力;抓住学生思维的点滴火花,培养学生创造数学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但具体怎样培养,有的老师却无从下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本文就是具体谈谈如何利用语文教材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是在多种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激情,培养创造意志.利用教材本身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淑敏 《教师》2010,(6):61-61
小学科学课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所以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教材蕴涵的创造因素,研究和探究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蒙、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在新事物面前有采取对策的能力.体现为善于联想,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对所论问题能作初步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发挥教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导作用.一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发散”因素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以宏观体系和微观环节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在学生对审美内容经过充分感受和鉴赏的基础上,利用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一条提向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两种我在教学中以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做法。一、启迪想象创造美的意境。教材中一般体现自然美的课文,均以其美的意境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中,凭借这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中美的因素有了充分的感受后,可以启迪他们的再现性想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实践性强。中专物理是一门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打好基础,培养能力。运用创造教育理论与方法改革中专物理教学是当务之急。 突破教材旧体系,侧重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现行教材由于长期受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因此改革教材必先改变指导思想,以创造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侧重发展能力。教育当然需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继续获得新知识,善于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的理论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创造意识和创造个性的培养。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爱好等心理素质是培养创造个性的先决条件。根据创造教育理论的目的,结合中专学生年龄特征所具备的心理素质,新教材的编写应加强趣味性。通过阅读,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通过与自然物质的接触中,自己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善于应变、勇于创新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创造能力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创造性思维。因此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积极思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因此 ,创设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 ,深入钻研教材 ,从教材中发掘出…  相似文献   

12.
宋敏 《学周刊C版》2010,(9):182-183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感受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语文教学除教会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外 ,更应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何进行创造性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从三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创造因素  要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加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挖掘教材本身的创造因素。  通过对教材中包含创造性内容的课文的教学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材本身的创造因素 ,随处可见。从内容方面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人在建筑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如《长城》…  相似文献   

14.
高志成 《成才之路》2010,(10):51-51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善用教材巧设任务,能有利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具有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而地理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培养创造思维的材料.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问题教学,尽量挖掘教材的创造性要求,设置一种有利创新思维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创造思维品质,使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具有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只有首先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才能使学生认识美和感受美,激发学生的愉悦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着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等等。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呢?我以为,运用课堂提问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1、运用提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历史教材图文并茂,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造了条件。但多数学生阅读历史教材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表层上,效率很差。历史教学中,通过课文内容提出思考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寻求答案,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  相似文献   

18.
蒋小英 《文教资料》2009,(4):121-12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材、学生心理、学习上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成为可能甚至必能.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为此,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表象,培养其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新编物理课本着重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新编物理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时代需要的大问题.本人结合新编教材的学习,撰写在新编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用于培养想象力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善于发掘,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