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94年以来,国民党人之所以能够在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中时散时聚,一直保持着相当的政治凝聚力,一个基本的原因,就在于有孙中山的政治威望和他的三民主义政治旗帜。国民党改组之后,由于孙中山实行了联俄容共的政策,宣称其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并无二致,使相当部分党员对三民主义发生了疑惑。但有孙中山在,尚可维系其组织的凝聚力,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统一自然要受到空前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何梅协定》生效后,在河北省,有的县国民党组织依然暗里存在,且党员也有秘密活动。七七事变后,河北省城市大多沦陷,乡村大部又逐渐地被中共所控制,政局动荡急剧变化,所以河北省国民党员分化严重,党员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国共合作抗日时,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内,国民党党组织在中共的帮助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的爷爷     
刘景军 《山东教育》2009,(7):113-113
我的爷爷兄弟三个,爷爷排行老大。就像小时候经常看的电影里的剧情一样,爷爷和二爷爷是国民党党员,三爷爷是共产党党员。,爷爷和二爷爷1949年由青岛去了台湾.三爷爷一直在老家——河北景县,我是1971年出生的.按照现在的话叫70后。小时候,我只知道有奶奶.对爷爷是一点印象也没有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视发展党员数量、忽视党员质量的问题。从党员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上阐明党员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从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上提高其质量,对于切实解决党员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3月中旬,宣恩县教育局机关及局属二级单位28名党员来到李家河乡板栗园利福田红军桥、板栗园伏击战战场旧址,缅怀革命先烈。红军桥木头柱子、拦板上的累累弹痕见证着1935年贺龙指挥红军在板栗园利福田全歼国民党八十五师的激烈战斗。在红军桥头,全体党员聆听了板栗园伏击战红军英勇杀敌的感人故事,重温了入党誓词,举行了党章知识测试。随后,全体党员在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跃阶带领下,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弱化,其原因有:大学生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大学生党支部的各项活动没有完全围绕大学生党员这个群体来进行,大学生党员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还不够强。必须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充分重视落实大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从而最终确保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7.
对于处在项目上的一线党员,由于其流动性大,进行先进性教育困难很大,党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一线党员有“家”、安“家”、治“家”、爱“家”。使公司的先进性教育能够顺利、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持续扩招且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力度的加大,高校毕业生党员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毕业生的特殊情况,使得部分毕业生党员游离于学校党组织之外,不利于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不利于我党的自身建设。本文在分析毕业生党员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管理,以期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对毕业生党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应强化党员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培养和强化其党员意识是关键。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以下简称党员意识)是大学生党员学习和实践的产物。强化党员意识对大学生党员保持党员先进性有着重要作用。强化党员意识,需要大学生的主观努力,也需要高校党组织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时期的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经济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党员的流动频繁,流动党员在党员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各种问题正在凸显,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问题也成为了我党需要正视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分析,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训政前期,国民党用党法规定中国是一党制度。所以,这个时期的治国方式是名副其实的直接党治。从形式上看,党和国分别有一套组织系统,它们通过中政会来联系和沟通。从实际运作来看,由于党与国舍为一体,党政之间还有其他的附属联系管道。它们是中执会、中常会和中监会。  相似文献   

12.
政党领军模式的出现反映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欲建立一支与旧军队相区别的新式武装的情绪,也反映了党在军队中影响的现实。它为整合国家军政关系、改革军制、建设现代武装力量、消除地方割据:完成政治统一诸多问题发挥了重大的历史性作用。其发展演变更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军政关系的曲折演变提供了器物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政党领军模式的出现反映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欲建立一支与旧军队相区别的新式武装的情绪,也反映了党在军队中影响的现实。它为整合国家军政关系、改革军制、建设现代武装力量、消除地方割据、完成政治统一诸多问题发挥了重大的历史性作用。其发展演变更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军政关系的曲折演变提供了器物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采取何种方式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经历了党外合作到党内合作的转变,其转变的原因:革命斗争的需要;孙中山坚持党内合作;共产国际及其代表马林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建的新常态。党内民主,从根源上说,应建立在党员主体地位基础之上、实现于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之中。党员主体地位是"权利主体"和"权力主体"的统一,重点涉及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关联着党内民主管理、选举、决策和监督。从理论层面看,党员主体地位蕴含着"四种主体"与"四项权利"。从实践展开来看,党员主体地位,则是"四种主体"与"四项权利"的对接与落实。  相似文献   

16.
学生、政党与国家:近代中国发展的特殊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学生的介入给近代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转机.一方面,学生在思想文化方面具有优势,这有利于它参与政党意识形态领域的构建和宣传,从而使政党在革命与国家建设中为整个社会提供信仰支撑;另一方面,学生因其没有经济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阶级,这反而便于它做有力的各阶级之连锁,便于政党结成各社会阶层的联合战线,以构建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学生、政党与国家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逻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中间势力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当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之时,中间人士满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最先提出了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以及谋求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具体办法,对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国共矛盾愈演愈烈之时,他们又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调解矛盾,平息内争,沟通歧见,防止国共矛盾进一步激化,维护了团结抗日的局面,对坚持持久抗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间势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特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抗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抗战,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国共产党对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表示“基本上拥护此纲领”,并结合实际时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内容作了新的解释和有益改造,同时就如何开展这一运动在党内党外都作出了明确部署,使得这场运动在抗日根据地得以积极、有效的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几乎未涉及过训政前期的司法党化问题。实际上,司法党化是司法中党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特别司法制度的党化、法官和陪审员的党化和审判实践的党化等三个内容。  相似文献   

20.
1 92 7- 1 935年 ,由于共产国际的影响以及党自身的原因 ,使党没能理智、正确地认识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中间党派 ,反而将其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从而给中国革命及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这为今天中共在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及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