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从声调与音乐中基本音符之间的关系入手,围绕如何听辨与控制普通话中四个声调的音高变化,笔者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授和练习声调教学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李霞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5):111-114
以往的普通话教学中,声母,韵母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忽视了声调应有的作用,普通话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对方言语调纠正效果不尽人意.通过对安康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比,找出安康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存在的差异、常见声调错误类型及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普通话教学和训练,提高学习普通话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探讨普通话中与焦点副词并存的对比焦点的音高变化模式,及声调、位置与焦点的相互作用.对比焦点位于句中及句末目标词的第一个音节上.结果显示在焦点副词并存的情况下,普通话仍运用音高调节来体现对比焦点.音域扩张在2声和4声中尤为突显,其次是3声.1声则提高音高均值.各声调的音高峰谷值在焦点条件下虽有变化,但变化并不显著.句中和句末位置对焦点的音高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普通话学习者是否具有自身声调范畴及具体的表现形式,对3名初级和3名中级普通话学习者进行发音实验及听辨实验,以被试听辨自己普通话声调的判定与实际声调是否一致作为标准。结果显示声调范畴感知没有阶段性差异。但有相对固定声调感知范畴者,一部分是因为本身发音和辨别音高变化的能力佳,其声调感知范畴与普通话声调范畴相似,另一部分采取了特定的感知策略,如通过音长、音强等声学特征辅助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佤族普通话单字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研究分析发现: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四声音高调值的难易顺序为:阳平〉上声〉去声〉阴平;这些偏误习得主要与母语、汉语方言声调、学习策略、教材与教学等因素有关。据此,应根据佤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际情况,遵循5个原则和6个步骤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袁亮 《教师》2010,(21):118-118
一、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在汉语里,音节的高低升降能够区别意义。这种能区别意义的高低升降叫做声调。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具体来说,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主要由音高构成。这里的音高指的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只观察声音高低的变化形式、变化幅度的相对音高,所以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系统中,调值不会因人而异。我们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调值的相对音高,即把最高音定为5度、  相似文献   

7.
益阳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差异较大,注意调形变化和音高高度,解决调值偏低和调形变化不明显的问题,是益阳人学普通话要特别重视的。  相似文献   

8.
益阳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差异较大,注意调形变化和音高高度,解决调值偏低和调形变化不明显的问题,是益阳人学普通话要特别重视的。  相似文献   

9.
以维吾尔语为母语的人发汉语普通话的声调调值会出现偏差,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应以纠正声调调值偏误为主,并进行声调的组合教学,从而提高声调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福建方言式声调的特征与普通话声调正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作为汉语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普通话学习中经常被忽视。通过福建方言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比 ,分析了福建人方言式声调的发音特征 ,强调方言式声调是构成普通话方言语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出纠正福建方言式声调发音的方法 ,以免方言式声调影响福建人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谈辽西方言声调缺陷及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调是汉语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话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声调教学是教师口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针对辽西方言在声调上存在的缺陷,从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训练教学的科学性两个方面论及了教师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具有常熟(虞山镇)方言背景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普通话声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增长曲线分析”法,将其与标准普通话声调系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除阴平外,常熟口音普通话的阳平、上声、去声三个声调与标准普通话在声学层面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策略,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普通话单字调调素的音高,得出调素的音区特征和曲拱特征。实验发现:普通话声调包含三个调素,分别是高音区调素H、中音区调素M和低音区调素L,普通话四个声调用调素表示为阴平HHH、阳平MHH、上声LLH、去声HML。调素有曲拱,每个调素都是平拱,各声调的曲拱样态由平拱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14.
袁亮 《教师》2010,(18)
一、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在汉语里,音节的高低升降能够区别意义.这种能区别意义的高低升降叫做声调.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具体来说,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主要由音高构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造成壮族人学习普通话声调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除了本身壮语的声调系统影响以外,还受到壮族人居住的方言区方言声调的影响,提出纠正及训练普通话声调的方法,以提高壮族人说普通话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中的轻声是一种变调情况。它由于读得轻而短,所以就失去了原先的调子。语音学家研究得出普通话中的轻声由于前面字的声调不同,后边轻声的音高也有所区别。从西安方言具体的语音图谱中观察分析得出:普通话四声后的轻声在西安方言中音高也有所区别,大概排列的顺序为:阳平(35-24)——高;阴平(55-21)——中;去声(51-55)——半低;上声(214-53)——低。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声调教学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发准声母、韵母、声调是说好普通话的基础,声调是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长期以来,普通话教学重视声、韵母而忽视声调,在声调的教学中“千地一法”的现象日益突出,这种不顾各地方言实际的情况严重影响教学的成效性。如何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地区方言特点,探索出声调教学的新方法已成当务之急。这篇文章从零陵人学普通话声调方法入手,以探求普通话声调教学的新方法,就正于方家。一、零陵话声调及其特点零陵话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声调种类数量不同。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零陵话中北方言保存了入声调(主要是祁阳、东安两地),…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汉语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最能够显示各方言的语音特征,但是声调教学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声调在普通话中的重要性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以及声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声调教学的策略:转变观念、先声调后声韵、说读并行、调值比较训练、类推和强化记忆等。  相似文献   

19.
从语音格局角度入手,通过声学实验和统计分析,利用T值公式、停延率公式、音量比公式分别考察位置类型、语法结构和性别类型对普通话双字组声调音高、音长和音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位置类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字位置的声调音高要显著高于后字位置的声调音高;语法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宾结构的首音节的音长和音强均比其他语法结构更长、更强;性别类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女性发音人双字组后字位置声调音长和音强都要比前字位置更长、更强,而男性发音人双字组前、后位置声调音长和音强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0.
声调作为汉语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常因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存在着明显差异而成为教学难点。本文着力细化、分析重庆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调型对应关系,如何利用方言识别古入声字,以便在普通话声调的教学与训练两方面真正做到明确、具体、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