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收藏界》2015,(3):16-17
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旺势头,是历史上所罕见的。这自然是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国人生活富裕度的大幅提升所催生的,也与信息化的媒体和公司规模化炒作不无关系。尤其各种公司的大规模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加上各个阶层的人怀着各种动机和目的,介入艺术品收藏市场。有人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为收藏而收藏;有人是想通过艺术品收藏,使艺术品能得到保护和文化传承;有的艺术家为了通过收藏艺术品的过程,品赏艺术品的  相似文献   

2.
奇幻陀飞轮     
陀飞轮是机械腕表技术皇冠上的那颗璀璨明珠,拥有极为神圣的地位。我们不知道发明陀飞轮的宝玑先生看到现在那些创意十足、颠覆传统的陀飞轮腕表会不会很欣慰。陀飞轮已经由最初的一种实用技术,变成了为腕表点石成金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3.
赝品横行一直是艺术品市场上令人谈之色变的话题,也是影响艺术品市场繁荣发展的痼疾。在艺术品市场引入保险无疑是抵御赝品的有力武器,国外的大保险公司都普遍开设了艺术品保险业务,而在国内面对个人的艺术品保险业务几乎还是空白。本刊特刊发赵阳先生对在国外知名保险公司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艺术品投资专家马天先生的专访,希望能对国内艺术品界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陈鹏举 《收藏》2001,(5):19-20
对于艺术品市场而言,“打假”无疑是当前最令人关注的问题。然而,如何“打假”,如何正确.客观、深入、理性地看待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关于此,由孙轶青先生首发于我刊的《艺术品市场散论》一文所引发的全国性大讨论,已将其引向深入。《解放日报》发表的陈鹏举先生《不是打假的问题》一文,便堪称其中的佳作。今将陈鹏举先生的文章转录于此,相信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艺术品市场的打假问题会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冯飞龙 《收藏》2007,(3):25-25
回顾中国艺术品市场所走过了的十多个年头,我们看到了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蒸蒸日上,看到了艺术品古玩商人的发达。然而,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也看到,高雅的艺术品有时只不过是一个被炒作的筹码,而有些价值低下的,只要能靠上艺术品之名,买进卖出只要能盈利,就被认为是最好的艺术品。由于评定艺术品的价值标准错误,而导致艺术品收藏的现状更为复杂,这正是艺术品市场初级阶段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7,(6):90-90
4月10日,香港苏富比2007春季拍卖会圆满闭幕,包括中国艺术品、珠宝及腕表在内的1200件拍品,拍出了10.5018亿港元的成交价。  相似文献   

7.
岳岩 《收藏》2011,(10):I0040-I0042
《收藏·趋势》:您觉得中国古董在美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孟斐:在美国。中国艺术和古董市场的确很活跃。美国人喜爱和欣赏中国各个时代的艺术品,从汉代以前到当代。美国人普遍喜欢中国文化。从购买中国艺术品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美国的中国艺术市场是很健康的。  相似文献   

8.
薛宣林  朱同 《收藏》2007,(1):32-33
中国画最佳投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中国画投资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与世界接轨的问题。有数据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5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就会自然启动。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自1992年以来,一直在为数不多的人参与下,不愠不火地进行,可到200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中国画市场突发火爆行情,很多人将上涨的原因归于股市低迷、房地产热退潮,其实,根本在于中国国民收入提高后的必然趋势。如2005年,上海、北京的入均国民收入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艺术品市场渐入佳境,参与艺术特别是中国画艺术品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因缺乏投资知识而欲投无门,当前困扰中国画投资的根本问题,除了赝品之外就是投资方向迷茫。对资本而言,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投资方向,就可确保资本价值的最大化,中国画最佳投资方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艺术品股票”横空出世 谁是最后的“傻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凡 《收藏界》2011,(5):36-42
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艺术品市场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奇:持续飙升的价格、无比诱人的回报率、令人神往的财富神话……但同时也引发了无尽的遗憾:"亿元时代"背景下,艺术品投资的门槛越来越高,于是有相当一部人被挡在了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门外,只有"眼馋"的份儿。这一切当然逃不过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于是一系列"艺术金融产品"面世了: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股票"……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投资艺术品的机会。然而,当艺术遭遇金融究竟会发生什么呢?在中国,最会讲故事、又最难说得清楚的行业有两个:一个是证券,一个是古玩。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陈亚民 《收藏》2006,(2):46-47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而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新一轮的艺术品投资热潮席卷中华大地,介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和收藏者越来越多,而徘徊在艺术品市场外的人则更多。  相似文献   

11.
赵榆 《收藏》2007,(8):24-24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有不少关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卖假、假拍、假鉴定现象的报道,使得一些不太了解拍卖市场实际情况的人,如堕五里雾中,好像目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糟糕透顶,一团混乱。诸如:中佳立信和大得公司是两家不具备拍卖文物艺术品资质的公司,他们要违法拍卖文物艺术品,被管理部门勒令制止,  相似文献   

12.
杜曦云 《收藏》2013,(10):168-169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程度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只有当消费者的收入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才可能去消费艺术品。而且,消费者还需具有文化、艺术消费需求。从艺术品生产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品如果想成功销售出去,消费者能否接受价格,以及能否在艺术方向、趣味上接受艺术品,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艺术方向,决定了艺术品的流向。"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含混的。目前出现的冠以"中国当代艺术"之名的艺术品,艺术方向也是非常多元的。从艺术市场的角度看,这些不同方向的艺术品所面对的消费者也各有不同。"当代艺术"是源发于西方的,西方当代艺术史的逻辑演进很清晰:现代主义在解构了以"再现客观表象"为基点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在2008年显而易见,但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一个现象令人关注,即在所有拍卖的艺术板块中,中国书画的表现一枝独秀,虽然总成交额无法与往年相比,但却是独处风雨、波澜不惊。这说明传统的中国书画一如既往,仍然坚挺,尤其是在美术史上有地位的名家精品,不仅抗跌性强,反而生发出更大升值空间。针对这个现象,浙江骏成拍卖有限公司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策略和方向,毅然放弃了油画、雕塑专场的拍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国书画的征集上。  相似文献   

14.
岳岩 《收藏》2008,(10):8-11
从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发端,呼吁艺术品经纪人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但直到今天,艺术品经纪人仍然是一个神秘的职业。毋庸讳言,艺术品市场是如此充满吸引力,它令人咋舌的行业利润与深不可测的行业特征,让试图冒险逐利的人期待这条河上能有一艘质量超好的船只,可以来去自如。这艘超好的船就是艺术品经纪人。除了经济上的利益,这艘好船还会载着收藏家驶往艺术的深处,看到最绚丽的风景。那么,艺术品市场这条河上的船们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摆渡的生涯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5.
董凡 《收藏界》2011,(2):26-31
对于艺术品收藏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收藏投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艺术品拍卖市场捷报频传、收藏活动此起彼伏,收藏组织更加活跃,每一个收藏者、每一个关注艺术品收藏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行业在这一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回顾2010年,有哪些行业大事应当留存在公众记忆之中?本刊的盘点将为读者深入解读艺术品收藏行业的精彩2010。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14,(8):1-1
如今.只要打开与艺术品收藏市场相关的媒体,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相互矛盾的观点充斥其中。有说艺术收藏市场将陷入长期低迷的,有说艺术收藏市场正在复苏的,也有说艺术品收藏正当时的,很多人对此感到迷惑,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艺术市场的这种迷局呢?笔者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艺术品市场的行情走势是跌是涨其实并非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收藏这种文化活动,看待你的藏品。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9,(3):187-187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波及中国艺术品市场,各大拍卖公司’08秋拍普遍成绩不佳。如何重振艺术品市场,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下收藏,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历来是艺术品市场的一线市场,在各地艺术品博览会纷纷推迟和取消的情况下,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艺术品收藏博览会逆势登场,将于2009年4月30日至5月3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8.
《收藏界》2006,(9)
曾几何时,“收藏爱好”这一高雅轻松的文化活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艺术品投资”,文人雅士闲暇之余的业余爱好也成了很多人寻求的一种“发财手段”,于是一场全民艺术品投资热潮迅速蔓延开来,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业内“涨疯了”之声不绝于耳。直到去年下半年,火热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开始呈现逆转趋势,今年春拍过后,很多人开始冷静下来,更多的人显得茫然和疑惑: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3,(5):170
王立军(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文物委员会主任、古博盛玺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团队主任)为梳理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遏制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的局面,帮助广大藏友解决困扰在心头的藏品真假问题,北京古博盛玺艺术品鉴定中心组织了数十名具有很高知名度、美誉度、权威性的国家级鉴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海内外单位和个人进行藏品鉴定、评估。我与专家团在工作中将会本着"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的宗旨,绝不为利益所驱使,讲原则、说实话,对真品满怀真情地保护、推广;对赝品进行无情的拚弃,为促进我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赵榆 《收藏》2012,(3):132-139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做出的贡献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比,显然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行业,但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是文化企业,它们经营的文物艺术品都是民族文化的血脉,从事的业务都属于建设人民精神家园的神圣工作,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其贡献主要有六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