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来生 《成才之路》2011,(9):3-I0001
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已106岁了,除了耳朵需要带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辍,每月都有一篇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一次,央视主持人崔永元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认为:"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百年人生的智慧,更是对人们的忠告。  相似文献   

2.
5岁的儿子刚从围棋兴趣班回来就吵着要我陪他下棋,我欣然答应了。针对他一贯先出棋的做法,我微笑着说:"每次下棋都是你先走,这不公平。"他眨了眨眼睛说:"让你先走也不公平。"我想了想说:"我倒有个办法能决定谁先走。""什么办法呀?"他几乎要站起来了。"摸棋子。"我一边说着一边把4颗白棋子和2颗黑棋子放进一个盒子里。"闭上眼睛,在盒子里随便摸出1颗,如果摸到白棋子我先走,摸到黑棋子你先走……""不行,这不公平!  相似文献   

3.
祁晓松 《文教资料》2011,(22):74-75
陈子庄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可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意义,尤其是他的艺术思想对于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他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以一种清醒的眼光,站在现代中国画在现代社会的高度,对中国画传统进行批判的审视和扬弃,并由此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独立自由的艺术思想和理论。他主张艺术的真,提倡发自天心的机趣。他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自我"精神,他那特有的哲学理念,他颇具传奇的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大变动的特殊历史时期造就了他,他在不断艺术创作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郭辉 《小读者》2011,(6):63-63
梅珍太太向智多多求助。她说:"我有个弟弟,比我小5岁,叫查理。三天前的夜里,他从太平梯上摔下来死了。警察以意外结案,可我总是觉得有问题,请您帮帮我。"  相似文献   

5.
周振甫先生对语文教育有深刻的见解。他在《怎样学习古文》一书中,谈到的"立体的懂",就非常精彩。文中说:怎样学习古文?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  相似文献   

6.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28):I0002-I0002
1982年8月1日,32岁的魏书生与陈桂芹结婚了。结婚前,许多人问过他择偶的标准,他只是说:"支持我看书,支持我工作。"魏书生是幸运的,陈桂芹就是这样一个好妻子。  相似文献   

7.
"中"是胡瑗理学思想的重要基础。纵观胡瑗的所有论述,无不显示其"中道"的底蕴。他把"中"看成是"正"的前提,无论是谈自然,还是言人事,都离不开一个"中"字。胡瑗一方面继承了中庸之道,另一方面又发明创造把中庸之道改造为"大中之道"。他把天下为公看是"大中之道"的前提,认为守"中"必须以天下为重,以民众为重;把刚柔相济看是"大中之道"的本质要求,强调顺时顺势、有刚有柔、动静有常;同时他认为"大中之道"具有灵活性的特征,不能死守"中道",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8.
爱的力量     
万玮韡 《江西教育》2010,(11):45-45
"万老师,我们上六年级时您还教我们吗?"我抬起头,循声望去,孩子的眼神中流露出的依恋和期盼,令我震撼。 他叫梅培,是我班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生,比同龄人晚了三年才入学,今年已十四岁了。十四岁本已初中毕业了,可他才读完小学五年级。  相似文献   

9.
赵克芳 《师道》2009,(11):5-5
闪回——许科,坐姿懒散,摊手摊脚,似乎决心把硬板凳化成沙发,做操也是"打折了骨头连着筋"。我说:你怎么总像个baby?他答:老师,您怎么知道我的小名,就是贝贝。二十几岁以后,妈妈爷爷还叫他"贝贝"。  相似文献   

10.
Q编辑老师:您好!女儿亚林的小表弟因故要到我家住一段时间。对此,女儿很不高兴,不仅埋怨我和她爸爸偏心弟弟,不疼她了,还老是冷冰冰地对待表弟,有时还故意呵斥、吓唬他。我实在忍不住,批评她说:"你都12岁了,弟弟才4岁,又是小客人,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如果是妈妈生下来的、你亲生的弟弟你也这么对待他吗?"她居然气鼓鼓地说:"我不要亲生弟弟,如果有,刚出来我就扔了他。"她的话真让我寒心,本来以为乖巧的女儿,怎么会如此冷酷自私,  相似文献   

11.
沈黎明 《下一代》2011,(11):16-17
一位父亲因病截后肢卧床不起,女儿每天给他清洗创口、换药;给他买菜、做饭;为他换尿布、洗衣服……听了这样的描述,你一定会说,这个做女儿的真孝顺,但你恐怕很难想到,这个将"护士"、"保姆"、"护工"工作一肩挑的,竟是个年仅9岁的孩子。小姑娘名叫赵晨曦,家住抚顺市东洲区栗华社区,与父母和哥哥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老舍富有个性特征的创作风格与他那特殊的经历以及由此铸就的独特的性格为人有关。试图从独特的成长经历奠定了老舍平民意识的基调、浓厚的恋京情结造就了老舍小说鲜明的"京味儿"特征、末世旗人的特殊境遇造就了老舍小说浓烈的满族文化内涵;浓厚的宗教情结提升了老舍平民意识的境界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老舍小说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3.
弗朗茨·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文学的鼻祖,他生前默默无闻不被世人关注,他的作品是在他死后才引起世界的轰动,并以"卡夫卡热"席卷全世界,经久不衰。卡夫卡小说的显著特点是隐藏作者思想的真实内涵,将荒诞作为一种特殊体验。荒诞,构成了卡夫卡小说的核心思想。一、卡夫卡作品中"荒诞"意识的表现荒诞(absurd)的起源是拉丁文的(adsurdus),意为"难听的",它起源于悲剧美学,有悲剧和喜剧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初衷     
读书的时候,一篇小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章的名字叫做:读书失落。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9岁的纽约男孩泰勒·韦弗酷爱阅读,在哈德逊瀑布公共图书馆暑期"深入阅读"的活动中,他一共阅读了372本书,整整5年没有小朋友能够撼动他"读书之王"的宝座。  相似文献   

15.
博尔赫斯以"作家中的作家"而闻名,但笔者认为他独特的世界观才是他文学世界的根,他更应该是"思想家中的作家"。在《永生》中,我们不仅领略了他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文学叙述技巧,更折服于他对永生的独特理解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他特殊的人生经历、独特的精神诉求以及由此决定的"宇宙主义"的大世界观和其"卡夫卡式幻想"为特征的文学迷宫。博尔赫斯将我们生活的世界"悬置"了,将我们生活的世界陌生化了。他的文学以独特的观照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充分体验了思想的快乐,拥有了超越现实的"精神财富",他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6.
王宝琪 《下一代》2013,(11):10-10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说话真诚著称。他14岁时参加殿试,宋真宗出了一道题让他做。晏殊看过试题后说:"我10天前才做过这个题目,现在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出题目吧。"宋真宗见晏殊这样真诚,感到他可信,便赐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在史馆任职期间,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员常到外面吃喝玩乐。晏殊因为家贫,没有钱出去,  相似文献   

17.
陈立 《贵州教育》2012,(9):47-47
春秋时期,有名成功人士叫晏婴的有句名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他说,他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所以取得了成功。 因为人有艰难,因为事有艰辛,因为路有艰险,所以我们在一些机会面前裹脚不前,在一些事业面前举步维艰,在一些成功面前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8.
开学第一天,我开车进入学校停车场,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指挥交通,我的车停好后他帮我们打开车门,说:"早上好!"我想他大概是管交通的校工。下午来接孩子,他又特意把孩子带到我的车边,一边给他开车门,一边问:"今天过得开心吗?"孩子说:"开心。"他说:"那你们明天还来吧?"孩子说:"还来。"他又对我说:"开车小心。"等他离开了,我问孩子:"他是校工吧?"孩子说:"好像是校长。"  相似文献   

19.
"我要照张相。"我说。 照相师不大起劲地望了望我。他佝偻着腰,身穿一套灰色衣服,眼神迷迷糊糊地像位自然科学家。不必去描写他了,人人都晓得照相师是个什么样子。"坐下等吧。"他说。过了一个钟头,照相师打开里间的门。"进来。"他声色俱厉地说。我走进了摄影棚。"坐下。"照相师说。"我想要是你这张脸有七成圆,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2013,(4):67-67
龙应台说:"我愿意等上一辈子,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龙应台那样,用一双温柔的双眼,看着自己的学生,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179687145。欢迎入群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