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金(Ha Jin)是美国华裔作家中优秀作家之一。哈金的文学创作始于诗歌创作,后才转型到小说创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金创作出版了大量英诗,2017年出版的《哈金新诗选》收录了哈金近年创作的汉诗。论文试从主题分析着手对哈金的五部诗集进行整体性梳理,对哈金不同时期使用英语和汉语写诗的动因做出推测,追踪哈金不同时期诗歌创作语言对族裔性表达的贡献。哈金回归汉诗写作,翻译出版中文短篇小说集、诗集,一方面代表了哈金作品的族裔性的回归,另一方面也难于回避迎合读者群体的动机。  相似文献   

2.
文革结束后,大部分的作家都忙于进行“反思”,批判文革中各种不人道的行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在文坛大行其道。这一时期,汪曾祺带着诗性、温馨的短篇小说重返文坛,他的小说很少直面地涉及文革题材,他更多的是在高唱人性的赞歌,回归民族的传统。九十年代,当“伤痕文学”逐渐淡出文坛的时候,汪曾祺却开始批判文革,直面文革中人性的丑恶。有些研究者认为汪曾祺在九十年代写的“文革系列”使得“作品的美学意味褪减”,但是笔者认为汪曾祺在八九十年代创作的“文革系列”短篇小说看似是对其八十年代诗意化小说风格的背离.其实却暑一种正面回归的蛮调体.  相似文献   

3.
《池塘》是哈金长篇小说创作的开端,作品成功展示了弱势人物邵彬与强权领导斗争过程中自我价值的丧失与幻灭,具有普遍意义。哈金通过细致的刻画和绝妙的书写将小人物的悲剧人生展现得淋漓尽致,对80年代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和群众的奴化心理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冷静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1 在现代乡土题材小说改造农民灵魂这一主题的发展进程中,如果我们把二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作为它的第一阶段,那么,三、四十年代的农村小说创作,则可称之为它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批判”的意向是相当明确、强烈,甚至是占主导地位的,第二阶段的乡土小说,改造农民灵魂的主题意向则有较大的变化,它呈现出一种多重变奏的局面:一方面,“肯定”与“批判”的主题意向交错叠合,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中,或此或彼,或强或弱。另一方面,这种“肯定”或“批判”有时还表现为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的形态。现象纷繁,难于规整,使我们几乎无法描绘出一条大体切合其运动形态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哈金的英文小说获得美国文学界高度评价。他不用美国价值简单地批评中国,也不像某些华人作家那样为了迎合国外市场而任意杜撰,他的“中国人的故事”写得简洁、清晰而诚实。这是哈金的积极意义所在。但他也未能向读者提供观察中国的新视角,其作品大多数缺乏深度和回味。这主要是因为哈金属于“第一代华人新移民作家”群体,该群体既有国内同龄作家的思想局限,又有因为生活在海外而导致的精神隔膜。和现代作家以及新时期作家相比,他们普遍找不到恰当的精神基点,创作上呈现出巨大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6.
《疯狂》是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继《等待》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小说以杨教授的疯狂为线索,通过主人公万坚的描述,揭示了80年代中国小人物的精神困境。悲剧意识一直是哈金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涵,文章立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从疯与不疯,驴子意象,"他人即是地狱"和旁观者的反思四方面深入探析《疯狂》的悲剧性,并从"流散"和"新移民"角度出发,详细探讨哈金的身份以及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作家热捧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今天,哈金却反其道而行,直接走向深广久远的19世纪俄罗斯文学,致力于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来创作“伟大的中国小说”。哈金笔下的人物具有普遍的救世情怀、反省意识和忏悔精神、爱的迷茫和无奈,其作品对于俄罗斯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文化散文概念的提出 中国的散文创作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的,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人们在阅读中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了解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事件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从鲁迅、瞿秋白,到郭沫若、茅盾、巴金、周扬,散文创作者以极大的热情,丰富了人们的阅读生活,现代人更多地从这些作家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对散文创作的束缚,一些作家的散文作品呈现出小家碧玉、风花雪夜、纠缠于个人心灵鸡汤的扭捏流露的迹象,散文创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大约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文坛上曾经掀起一个波浪壮阔、蔚为可观的“文化寻‘根”’热潮,一些以写小说和诗歌而闻名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了以反思批判、张扬个性,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特点,而散文创作在这一时期则表现的平稳、凝重、缓慢,散文作家没有赶上“文化寻‘根”’热,但是,在小说、诗歌中的文化热消歇之后,于八十年代后期却焕发出夺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1):140-145
由于创作主体的文化身份所致,新移民作家哈金的小说创作始终具有东方主义的倾向。其短篇小说集《落地》不乏这种倾向,表现了中国内地移民在美国生活的各种面相。在小说叙事中,既有自我文化的呈现与东方主义的表露,也有对于西方文化的奉迎,中西融合的叙事手法在其文本中大量存在,同时,有关中国的记忆一直影响着哈金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权力”主题是毕飞宇小说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主题。从演绎历史到目光转向现实,毕飞宇执着地书写权力在中国社会持续地存在。毕飞宇小说创作的权力叙事中,对权力的批判或许可以界定为对权力失控和权力无能的批判,并非对权力本身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作品在“五四”前后传入中国,很快在中国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诗歌的清新风格,小说的批判社会精神,契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有助于民众的思想启蒙和反封建斗争。泰戈尔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输入了新的表现手法,影响了中国新文学的一批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文革”结束后,适应国人情绪宣泄和政治批判的需要,“伤痕文学”应运而生。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文革”及“文革”前的政治运动给中国人造成的创伤。“伤痕”文学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当代结束了“非人”的文学的历史。伤痕小说在艺术上一般比较粗糙、直露,但它还是提供了大量可以对某种荒谬的历史加以阐释的信息。继之而起的“反思小说”则把沉重的思考带进了文学,它恢复了文学质疑生活的功能。反思文学由于大多浸透了血泪人生的感悟,反映的又是苦难已被超越的审美心理,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的悲剧力量中隐含的历史批判,也给了从集体迷误中走出来的人们以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3.
“五四”乡土小说的悲剧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乡土小说创作表现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普遍具有的悲凉感伤的美学风格。本文通过对创作者的悲剧思维倾向、作品的悲剧主题内涵和作品的悲剧表现方式三方面的分析描述揭示出了“五四”乡土小说所蕴含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4.
为农民而写、冷峻的现实主义态度、倾听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哀歌、崇尚和批判的双重尺度是朱晓平知青小说创作中鲜明的艺术风格。但为农民而写的创作思想使他的知青小说有非知青化的倾向,从《私刑》后演变为地道的乡土小说。崇尚与批判的双重尺度使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审美向度,使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更加深刻有力。但崇尚削弱了批判的力量,造成贫穷、愚昧、落后、苦难的原因必须得到最彻底的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故事题材的中国文化背景,哈金的英语小说创作折射出鲜明的中国色彩,是一种用英语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的努力,与中国小说英译不无相似之处。不同文化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可以互补,不是相互抵触,而是可以调和兼容。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是在相互调和、相互包容中不断丰富发展。哈金英语小说创作的成功表明,"异质性"不仅不会影响英语国家读者对作品的理解,相反,这种差异为英语增添了新鲜的外域元素。  相似文献   

16.
四、五十年代的“土改小说”虽然有对“五四”时期开创的乡土文学传统的传承,但在主题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这个时期的作家们大都在作品里对中国传统乡村礼俗社会在土地革命的冲击下遭受颠覆和重建的状态做细腻的展现,并以之为基础为读者重构了一个乡土世界。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土改小说的这一主题来对作家的创作和土改本身做些许反思。  相似文献   

17.
纵观老舍先生的小说创作,我们可看到一个似断实续的基本主题——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反思与批判。老舍先生延续了从鲁迅先生肇始的对于“国民性”和“民族性”的深刻思考,在有些方面还显示出了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死亡”的主题贯穿了《白噪音》的始终,唐·德里罗的《白噪音》被一些美国学者将称为“美国的死者之书”。借助拼贴、戏仿及结尾不确定性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德里罗在该小说中以更为新颖的方式呈现了死亡的主题,其意图在于启发读者对语言与现实社会进行全新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诗集》是加西亚·洛尔卡诗歌创作的起点和其诗歌艺术形成的标志。在洛尔卡的创作中对意象的组合、叠加加强了诗歌与世界的关联性,而复杂的节奏则增加了诗歌的感受性。本文从《诗集》中的意象与节奏分析洛尔卡的诗歌艺术,以及这些创作手法在其中后期作品中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20.
<特蕾莎的流氓犯>的作者以严肃的反思态度来面对文革,作品却蕴含了更丰富的意蕴.主人公的两次改名,折射出文革中青年的命运轨迹;作品对忏悔的执着和质疑将忏悔主题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主人公微妙心理的展现使小说更具文学性和动人魅力.另外,从美华文学文革题材小说的整个链条上看来,<特>显示出美国华人作家们从以文革为背景进行文学试验向重新反思文革的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