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  李文昌  赵梦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9):149-154
分析不同类型专利权人的专利失效影响因素,为专利维持时间和失效风险的预测提供依据.选择江苏省2010年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个人组、院校组和企业组,以专利失效为结局变量,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组专利失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组专利有效率明显高于个人组和院校组,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审查周期是3组专利失效的保护因素,延伸申请是个人组和院校组专利失效的保护因素,是企业组专利失效的危险因素.不同类型专利权人的专利失效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药是我国医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大国人所认可,但国内的重要中药市场中国外企业却占据了较大份额。本文通过Incopt数据库采集了中药领域日本籍专利权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信息,并对这些专利信息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日本籍专利权人在中药领域中在华申请专利的发展趋势变化,并根据数据的变化趋势推断出中医药领域日本在华市场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可供用户做的法律状态检索包括:通过查找专利交费情况确定专利是否提前失效,通过查找撤回的专利确定专利是否在授权或公布的同时被撤回,通过查找专利保护期延长的具体时间确定专利的最终失效日期,通过查找继续数据确定专利是否有继续申请、部分继续申请、分案申请等相关联的情报;通过查看专利权人的变化情况确定专利权是否经过转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江苏省的1个副省级市和12个地级市专利权人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回归模型对专利权人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申请大量的专利,专利权人越来越看重专利能够获得的保护水平以及专利在转化方面的效果,且发现鼓励专利转化的政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优秀专利的奖励等因素都能对专利权人满意度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5,(8):20-24
基于专利引用关系视角,以专利池领域的典范MPEG-2专利池为例,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比较分析了技术标准制定前期、专利池准备阶段、专利池运作阶段专利池中各专利的引用关系,探求了专利池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引用与被引用关系相对集中有利于专利池形成;"活跃型"专利权人和"权威型"专利权人的专利引用影响专利池的形成;大多数专利权人居于专利池的边缘,发挥着协同作用;虽然存在"活跃型"与"权威型"专利权人,但专利引用网络中同时控制专利引用与被引用的专利权人较少,且其分布相对分散和独立,有利于形成稳固的专利池关系。  相似文献   

6.
技术标准创立中的专利引用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技术构成的复杂化,技术标准涉及的必要专利迅速膨胀,形成了重叠交织的专利群。以WCDMA标准及其必要专利为研究样本,采用Ucinet6.0软件,以中心度为测度指标,分析技术标准涉及的专利权人的专利引用网络。研究表明,专利权人之间存在紧密连接、高凝聚力的专利引用网络,少数专利权人对网络内专利引用关系具有控制作用,高被引专利权人是专利引用网络形成的基础,在技术标准创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专利权人共被引的企业技术创新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文献蕴含了宝贵的信息.本文以皮肤洗护类专利为例,开展专利权人共被引分析,并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态势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当一项新的技术产生,具有不同程度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对此技术的研发活动表现是有所不同的,专利信息能够较为客观地对这些现象进行反馈。根据光催化氧化水处理技术相关专利数据信息,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专利申请年代、专利权人构成、活动年期、专利平均年龄以及专利价值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相关专利数据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两国科研活动在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创新主体构成、专利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我国专利法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以来,已有10余年了。一个新的词汇——失效专利——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对于失效专利如何评价,它的范畴、定义及其效用怎样,众说纷纭,笔者在此发表一点浅见。一、失效专利的范畴专利是在哪些状况下失效的呢?1超过了专利法的规定期限而成为失效专利:按修改前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有效期限为15年,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的专利权均为5年,期限届满前办理续展手续的,可续展3年。专利法自1985年实施以来,早期申请的专利大多已过了期限而成为失效专利。2专利权人提前终止专利权而成为…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专利侵权适用专利使用费赔偿的条件、经济依据和赔偿倍数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当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都难以确定时,可适用专利使用费进行赔偿;专利使用费是专利权人在专利产品市场上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可视为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以专利使用费的一定倍数作为赔偿额具有经济合理性,应该根据诉讼成本和侵权发生的概率对赔偿额的弹性来确定赔偿倍数.  相似文献   

11.
专利信息分析可以分为外部信息(著录项信息)分析与内部信息(专利技术文本)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理论,运用IPC分类、专利名称、摘要字段、设计人和专利权人等专利著录信息的五维属性,设计一种新的专利信息识别分类方法,并以船舶工业技术进行实证测试,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从创业板推出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专利门"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公司在未缴申请费视撤、答辩或修改不合格视撤、补正逾期视撤、未请求实审视撤、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避免重复授权的专利放弃、专利无效案件使得专利部分或者全部权利要求被宣告无效等情况出现之后,依然将这些失效专利申请或失效专利列入其有效专利名单之中,不仅引起公司股价波动,而且还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专利法律信息公开行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3.
如何稳操专利侵权官司的胜券柏智勇专利权人要在专利侵权官司中胜券在握,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学会正确判定自己的专利是否被侵权,不然,匆匆起诉,到头来是劳神费力破财,还可能陷入十分尴尬的败诉境地.那么,专利权人如何正确判定自己的专利被侵权呢?根据我国专利法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开发利用失效专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随着中国失效专利光盘的诞生,国内掀起了一股开发利用失效专利的热潮,从而拉开了我国公众开发应用失效专利的序幕.大家知道,专利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中国领域规定时间内对该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在专利法规定的有效期间内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专利无形财产的产权,与有形财产产权相比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三大特征,这就决定了保护期届满以及届满前因法律规定的种种原因将导致专利失去效力,即不再受到法律保护,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失效专利",这种"失效专利"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的公共财富,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自由享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利用网上专利检索系统是获取专利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用户网检索可通过专利分类号、申请人、专利权人、专利文献号、专利申请号、主题词、化学式、专利申请或专利公布日期进行定题检索。网上主要检索系统有:  相似文献   

16.
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延误了缴纳专利费用的期限,或数额缴纳不足而造成专利视为撤回或视为放弃专利权和专利权被终止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因延误缴纳专利费用而造成专利权丧失的情况不仅给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造成损失,也给专利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对专利费用的缴纳期限的监视应引起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以及专利代理人的高度重视。 造成没有按期限缴纳或专利费用缴纳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专利申请人没有委托专利代理人办理专利申请手续,而专利申请人自己对缴纳专利费用的规定和期限不熟悉…  相似文献   

17.
当专利权人和被许可人存在关联关系,专利权人主动放弃专利或在无效程序中"放任"专利被无效的情况下,应如何计算发明人报酬的支付期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信息不对称纵向差异市场专利定价的逆向选择问题。专利权人持有一项可以改善产品质量的专利,向某厂商出售专利,而信息不对称存在于厂商的市场需求,厂商可能是高需求或者低需求类型。通过信息甄别模型,得出专利的线性两部制价格。针对高需求厂商的价格总是纯固定费制,而针对低需求厂商的价格总包含正的提成项,某些情况可能是纯提成制。无论专利权人关于厂商类型的先验概率如何,都应该通过分离契约出售给两类厂商。  相似文献   

19.
禁止反悔原则,是指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期间或者维持阶段通过对权利要求、说明书的修改或者意见陈述放弃了某特定权利要求或者对专利保护范围进行了限缩性的说明,则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不得将专利保护扩及其曾经放弃了的领域。禁止反悔原则要求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审查和无效过程中声明的对保护范围的限制,必须被继承到专利侵权诉讼中,不得反悔,  相似文献   

20.
采集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专利权人在美国授权专利的数据,利用Innography等分析工具,通过专利数量、专利引文、H指数、专利强度、技术主题分布、专利权人等方面对金砖五国专利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专利涉及的国际专利分类号数量、专利权人数量、专利总量三项指标综合评估五国专利技术的创新规模。从而揭示金砖五国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挖掘金砖五国专利情报,为科技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