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论述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施内容和途径。认为:在体育院系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强了人文素质修养,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钟楠 《体育世界》2010,(9):99-10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缺乏,知识面狭窄;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行为规范缺失;对体育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的改革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此本文提出以下途径: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严格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入学选拔;加强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社会主导人生价值。变革的阵痛给青年学生带来思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现行教育体制存在功利目的给青年学生带来了人文精神的下坠。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就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体育专业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薄弱,加之专业特殊性,一般具有为人豪爽、爱憎分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特征.因此,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从加强道德、法律及人文素质教育入手,加强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强化主体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得出:综合性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都高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只有人际交往素质高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1)校园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设置与传授途径不符合体育专业学生的接受程度;(2)社会大环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3)扩招导致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同时,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探讨了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范巍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91-91,96
由于高校体育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不高,人文素质相对薄弱。因此,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因素及基本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玮  单凤军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2):48-51,5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树立现代人才观;抓好教学环节,完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强高校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运动员的人文素质.加强运动员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形象,也是我国竞技体育走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必需.文章分析了运动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加强运动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体育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加强运动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应对策.认为在体育院校中“育体”更应当“育人”,通过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导师制,提高教师素质和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等措施,更好地提升运动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运动员学生既有精湛的运动技能又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等体育专业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等体育专业是培养学校体育师资和社会体育指导者的“工作母机”,其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和教改的成败以及社会体育、竞技运动的改革与发展的前景.近年,国家教委高教司,一再强调为培养跨世纪人才,要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探讨面向21世纪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社会发展对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体育专业如何彻底改变过去由于目标单一,重专业、重技术、轻学术、略基础,而致成学生知识面较窄,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的格局,积极进行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能力、突出个性的索质教育,为适应本世纪末高校招生并轨,学生自主择业和体育社会化的需要创造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