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中课外体育活动课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株洲市示范性高中实施课外体育活动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提出学校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保证课外体育活动课时间,健全组织机构,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才能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胜利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调查发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大部分学生以自发组织的锻炼为主,主要目的是增进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爱好体育活动、受同学或朋友影响。建议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努力解决高校中体育场地问题.开展多种体育项目活动,加强体育组织建设,加强理论指导,加强高年级学生体育活动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非常喜欢或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且每周参加2次以上,但时间偏短;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以散步和慢跑为主,其次是排球、足球、乒乓球和篮球;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其均种数为2.5;场地不足、条件差、缺少体育老师辅导、生活规律性差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加强组织管理、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活动条件、配备教师指导是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闫景红 《家教世界》2013,(8):240+239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的校风、校貌的外向体现,是完善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一途径。课外体育活动即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重视学生的健康和对其体育意识的培养,所以课外活动的组织是极其重要的。目前虽然较多专家从各层次、各角度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仍较为淡薄,对于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尽理想,对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通过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探索课外体育活动新形式,使课外体育活动更有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惠州市市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较全面了解市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为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提高其效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客观现实的反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化,关键是强化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体育终身化中的作用,阐明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法、内容和途径,为进一步深化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曾鸣 《成都师专学报》2002,21(3):107-10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很大,它能充分发掘人的大脑潜力,加速学生智能的发展;它能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它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8.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的改革提供一些依据.据统计分析表明:高职院校约有73%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21%的学生从未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约有48%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场地、器材短缺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客观原因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建议通过不断完善并认真贯彻有关制度及措施,改变目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明显不足的状况,改善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9.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思想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找出课外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过渡的重要途径。然而它在学校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在学校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应多于体育课的时间。在活动中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加以运用,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之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东营市、滨州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作了调查 ,发现如下问题 :初中有 67 80 %学校不开展早操 ;课外活动开展率为 65 % ,远低于全国学生的 86% ;课程负担重是导致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运动队学生文化课成绩与其他学生文化课相比较差 ,有随年级增高逐渐下降的趋势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结合东营市、滨州市的实际 ,提出了加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福建省、湖北省、重庆市两省一市21所中学学生参加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作了调查,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有关体育活动的规定,对如何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评价量表研究工具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影响河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以此改进大学的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和就业压力,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寄宿制聋校学生在校课余时间长,加上学前交往障碍导致的心理缺陷增加了管理难度。要保证寄宿制聋校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须以得力的管理措施和严密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并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加以充实。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及学校实际,设计了快乐周末、传统的大型活动、外出实践活动、团队主题活动、日常课余管理活动等系列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对高校体育和创新素质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就实施体育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丰实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创新体育教学中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育课程创新与教学实践模式。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有较多的课外自由时间,但由于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发展的需要和能力,以及教师在课外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大学生将自由时间主要用于物质享乐方面,缺乏自我发展。教师指导学生课外自我发展意义重大。具体指导包括自我发展目标的确立、客体内容的选择、自主活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郴州市8所中学的1560名学生为对象,调查了他们的闲暇活动.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闲暇时间以听音乐、体育锻炼为主,学生最喜欢从事的活动是听音乐,其次是体育锻炼,并且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目前所在学校组织和安排的校内课外体育活动感到不太满意.因此,呼吁中学各级领导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应重视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锻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对健康体适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审视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存在的问题.大致有:选项教学等同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内容重实践轻理论;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以技能与竞技体适能为主忽视健康体适能;课余体育以竞赛类为主而忽视健身类活动;场地器材多以竞技体育为主.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依据健康体适能理论,未来高校公共体育改革与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教学内容注重健身娱乐与生活化;俱乐部将成为主要教学模式之一;体育理论课受到重视;评价注重健康体适能测评技术;课余体育竞赛更加注重健身性与全体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加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学生第二课堂坚持创新原则、能力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为理论支点,以组织结构创新和活动内容创新为实践路径,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