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誉为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界“奥林匹克大会”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于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 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组织了165场学术专题研讨、22场影视专题会议、23部人类学影片展映和6个展览活动,有5位国际权威专家和14位著名学者在会上分别做了主旨演讲和名家讲座,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The Olympic Values Education Programme,简称OVEP),作为国际奥委会全球青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奥林匹克价值观在全球范围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文章梳理了OVEP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其实施特征,回顾并展望OVEP在中国推广的历程,为今后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相关计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志愿精神教育,既是内化奥林匹克所提倡的理性和基本伦理原则,又是传递爱心,培养高尚情操,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过程。它不仅是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更是传播文明价值观、教化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奥林匹克志愿精神,开展志愿精神教育活动不仅是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论证北京奥运志愿者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奥林匹克教育是大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教育体系构建以及实践途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奥林匹克运动的落实程度。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看,奥林匹克教育体系的构建是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资源。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以历史为线索连接起来的奥林匹克运动史、以组织为特征的奥林匹克运动管理和以文化为特征的奥林匹克教育等特定主题,构成大学奥林匹克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成为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参照系,引导着大学奥林匹克教育走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4年至2008年正式立项和完成的奥林匹克教育课题的研究,总体描述奥林匹克教育"北京周期"中相关立项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过程、主要观点和存在局限分别进行概要和评述,归纳出研究者关注的若干热点,分析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研究趋势,旨在为正在进行的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对整个奥林匹克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2000年以来奥运会各主办城市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各主办城市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实施的基本特征,指出计划的完备性、广泛性,实施过程的创造性和政府的强力推动性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显著特征,认为充分发挥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是有效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志愿精神教育,既是内化奥林匹克所提倡的理性和基本伦理原则,又是传递爱心,培养高尚情操,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过程.它不仅是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更是传播文明价值观、教化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奥林匹克志愿精神,开展志愿精神教育活动不仅是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论证北京奥运志愿者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4年至2008年正式立项和完成的奥林匹克教育课题的研究,总体描述奥林匹克教育"北京周期"中相关立项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过程、主要观点和存在局限分别进行概要和评述,归纳出研究者关注的若干热点,分析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研究趋势,旨在为正在进行的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倪明 《数学教学》2006,(12):F0002-F0002,1,2,49
马德里数学家大会宣布:华裔澳大利亚数学天才陶哲轩荣获菲尔兹奖,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解决了庞加莱猜想却拒领菲尔兹奖.他们都曾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陶哲轩12岁学习微积分,佩雷尔曼在圣彼得堡大学附属数学物理学校(列宁格勒第239数学物理中学)成长两则新闻提醒我们,关注少年数学英才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对整个奥林匹克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2000年以来奥运会各主办城市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各主办城市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实施的基本特征,指出计划的完备性、广泛性,实施过程的创造性和政府的强力推动性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显著特征,认为充分发挥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是有效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教育主要是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以奥林匹克运动知识体系为内容,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倡导奥林匹克主义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筹备北京奥运会过程中,奥组委与教育部制定和实施了针对全国中小学校学生的《“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课程体系,营造校园奥林匹克文化氛围,发挥大众传媒的快捷作用,加强奥林匹克研究,特别要加强农村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苏长滨 《职业技术》2006,(10):72-73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层面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高职院校加强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奥林匹克教育既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和精神,也符合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方针与目标,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应采取编写教材、培养师资、校园文化传播等有效途径进行奥林匹克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4月21日,河北省远程教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平山召开。全省50多名会员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的主要议程是选举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和通过学会章程。河北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黄冬贤副局长宣读河北省远程教育学会筹备成立批准书,河北省社科联学会工作部祝寿恒副部长代表河北省社科联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八月中旬,笔者有幸应邀参加由泰国华文民校协会、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的,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的迈向21世纪的世界华文教育论坛大会。来自中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一百多人出席了大会。大会就21世纪华文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作为大会东道主的泰国,更是借大会之东风,以进一步推进该国的华文教育。 一、泰国华文教育的源流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梯山航海到南洋探险谋生,此后,不断有华人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定居。1914年,泰国华侨己多达150万人。如今泰国华侨己占该国总人口的六分之 泰国建…  相似文献   

15.
《数字教育》2015,(3):83-8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于2015年5月23—25日在中国青岛召开。此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举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本次大会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知名企业的300余名国际代表和200余名中国与会者出席,包括50多位教育部长、副部长。  相似文献   

16.
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大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2年10月14日至16日,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是全世界比较教育学者的一次盛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化与教育改革”。来自五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98篇。大会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层面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高职院校加强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奥林匹克教育既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和精神,也符合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方针与目标,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应采取编写教材、培养师资、校园文化传播等有效途径进行奥林匹克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教育包括奥林匹克历史知识教育和奥林匹克人文知识教育,本文主要从奥林匹克主义、宗旨、理想、精神等方面,探讨了奥林匹克人文知识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第十四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1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hemicalEducation,简称14thICCE),于1996年7月14日至7月19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昆士兰大学举行。国际化学教育大会是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组织的、两年一次的研究化学教育的国际会议,在世界各国化学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化学:正在扩展着边界。来自6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国派出的代表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田荷珍教授。大会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及许多知名学者作学术报告,介绍化学科学的最新发展,并组…  相似文献   

20.
周蕤 《考试周刊》2009,(19):135-136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展现的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理想、教育的内容。本文指出,我国高校应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以此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